竊國風雲 第四十二章 扇動的幾下翅膀

作者 ︰ 愛卿

丁r 昌是廣東梅縣人,黎元方在江南機器制造局的這段時間很受這位同鄉的照顧,黎元方創造出《化學元素周期表》的事丁r 昌也幫著向他的頂頭上司李鴻章請了功。再加上之前在福州船政學堂沈葆楨答應請的功,在十月下旬黎元方收到家里的來信,黎仁超已受到朝廷方面的嘉獎,賞五品守備餃,並且受南海知縣的任命掌管廣州西關的團練。

另外,信中還告訴黎元方他又多了個弟弟,父親給取名黎文定,倒是沒有繼續在‘元’字上下功夫。

三十得子且先不提,只說黎仁超因子得官,由此可見現在清廷對洋務人才的重視。眼下丁r 昌听說洋人槍械設計師以次充好,居然拿已經過時的技術來糊弄朝廷,當即大怒,立即召來那個槍械設計師來對質。

這洋鬼子剛開始是不承認的,咬緊了牙關只說他交給制造局的圖紙就是現在最先進的。

黎元方馬上站出來說他知道最先進的設計圖紙是什麼樣的,可以畫出來讓翻譯館的各國學者來做個評比。

丁r 昌點頭同意,召集來中西學者與槍炮技師,宣布了這件事情。

待人數到齊準備好紙筆之後,黎元方當堂下筆,畫出了一幅簡圖。

這是一張沒有彈倉和防塵蓋的三八式步槍設計草圖,采用的是與毛瑟步槍一樣的旋轉後拉式槍機。這是一種單發步槍,每打一槍都要拉開槍機拋出彈殼,然後再手動給槍膛重新裝彈,如此反復才能形成連sh 。雖然比彈倉自動裝填要慢很多,但這已經是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槍支設計了。

畫完之後,又經過黎元方的講解,在場的人都認識到這兩種設計之間的差距。前裝式和後裝式步槍互相對比,只要是了解槍械的一點常識就明白哪種更方便士兵c o作,更適合在戰場上使用。

不過那洋鬼子並不打算認輸,他說他之所以會用前膛槍的設計,是因為中國不具備制造後裝槍所使用的那種子彈的能力。

黎元方反駁道中國今天可以制造後裝步槍,明天就能設計出可以裝進步槍的子彈,無非是集底火、發sh 藥、彈頭為一體而已,這種子彈只要中國願意很快就能造出來。

這話讓在場的中國學者感到提神,紛紛表示願意共同努力制造出新式的子彈。

洋人槍械師敗退,以辭職相要挾,黎元方出來道︰「能者上,庸者下,唯才是舉才是正道。設計圖已經出來了,想來找到一位能夠依圖造物的技師應該不難,只要拿這位洋先生‘先進’設計方案獎金中的八成出來,相信就有人會上門求職的,這位先生慢走。」

這次事件影響深遠,首先洋務派成立的這些官辦企業不再迷信西方人對他們天花亂墜的蠱惑推銷,經過幾次測試剔除了一批濫竽充數的外國技師。恢復理智後主動派人去西方國家觀察他們想要學習的先進技術,經過對比後選擇到合適的才會投資學習。

再就是在這些官辦企業中中國學者的地位有所提升,不再只是西方學者的附庸,他們發揮主觀能動x ng提出一個個奇思怪想希望能得到一鳴驚人的機會,當然他們雖然有的成功了但大多數都失敗了。

對黎元方也有點影響,兩個月後他父親黎仁超被朝廷加餃至從三品的游擊,雖然這種有餃無職的空頭官幾百兩銀子就能買一個,但至少以後父親見官可以不跪了。而且作為武官,辦理團練官府會支持一部分餉銀的。

相比于其他商人普普通通的都會捐個四品的道台,從三品的游擊也就堪堪與他們平起平坐而已,不過這官雖然也沒俸祿沒職權但至少不是捐的。

就這麼忙忙碌碌的將近半年,同治七年成為過去,在二姑媽家過了同治八年的新年。這段時間大表哥潘銘鏜更在家呆不住了,自從听說了黎元方在江南制造局各種作為後經常喊著也要游學,讓姑媽姑父兩人發愁的很。黎元方問潘銘鏜想去哪,上海的廣方言館因為離家太近他是不願意去的,于是黎元方沒等胡光墉來送美人計,舍下面子先求了胡光墉一件事,就是求他在福州船政學堂給弄個學生名額。

「信我已經讓姑父托人送去了,不成的話表哥你就安心在家讀書,要是成了的話——那就更要好好的學習,要不然丟的可不只是你一個人的面子,表哥你認為呢?」黎元方一邊抓牌一邊問道。

新年伊始潘諫明去與一些廣東同鄉聚會,因為各人都帶著內眷在一起增進感情,所以潘黎氏也跟著去了,因此幾個還沒過完年假的孩子就在家自己玩。

潘銘鏜看著手中的牌點點頭︰「表弟就請放心,去了船政學堂我絕不會丟你跟我潘家的面子的,我只是不想天天對著那個老夫子搖頭晃腦的背之乎者也這類東西而已。在老家時你跟我講過少年路飛征服大海的故事,我認為我的未來也在廣闊無邊的大海,那些鬼佬的船可以來中國我為什麼就不能去他們那里。」

「……」黎元方無語,原來根子還出在自己身上。

潘家老二銘鈺側頭偷看他老大的牌,很冷靜的說道︰「元方講的那都是故事,天天唱《水手》雖然很熱血,但大哥你要真成了水手……叫曹c o。」他沒再繼續往下說。

「三分,老大的事你少管。」潘銘鏜拿起桌子上留下的三張牌敲了一下二弟的腦袋。

黎元方說道︰「二表哥說得有道理,船上生活很苦的,並且還很無聊枯燥。你剛面對大海時覺得它很廣闊,你要天天面對的周圍都是海時,就會覺得讓人發瘋。這個事情表哥你可要考慮清楚,征服大海不像故事那樣,沒有過人的毅力和智慧,只憑著一時的熱血是搞不定的。」

「知道啦,我肯定能堅持的。三帶一。」潘銘鏜開始出牌。

人都有自尊心和虛榮心的,尤其是青少年,所以作為表弟黎元方也不好說教太多,于是就只玩樂不說事了。

下午姑父姑媽回來,進門了姑父還在說著今年新興的幾個同鄉商人︰「那個徐以璋經商也很厲害,寶順洋行破產他自立門戶,先是請能人幫他改名徐潤變自己的命格風水,接著自開一家‘寶源祥茶棧’,沒想到不到一年就讓他做得風生水起。」

「是啊,人家才跟大哥一般大呢,生意現在都做到外國去了。」潘黎氏說道,她嘴里的大哥說的是黎仁超。

潘諫明點頭︰「那是他在洋行積累下的人脈,不過他最厲害的還是眼光和手段,料到茶葉能夠看漲就下大本錢,不到一年生意就翻了番。」

潘黎氏附和丈夫,轉頭看這幾個孩子還在玩牌,就問道︰「你們幾個餓不餓?要是餓的話我給你們煮湯圓。」

正和弟弟妹妹一起玩七巧板的潘銘鐘說餓了,潘黎氏去煮湯圓。潘諫明問過幾天要上學的幾個作業做了沒,都說做了,潘諫明又問黎元方制造局什麼時候上班。

「後天回制造局,不過年後我就不再上班了,這段時間專心跟子登先生學習時文。再過幾天要回家準備考院試,以後怕是沒機會再跟子登先生學習了,所以要格外珍惜這段時間才是。」黎元方說道。

潘諫明問︰「要回去考試了嗎?」

「等收到胡光墉的回信就差不多該動身了,到時候若是他能在船政學堂弄到名額的話就把表哥也帶過去。」黎元方想這也是順路的事。

過了幾天胡光墉回信,信上先是稱贊黎元方這幾個月在洋務上的一番作為為朝廷做了很大的貢獻,然後說福州船政學堂每年都會向各地招收學生,不需要他去專門弄名額,只要把學生送過來考核後合格的就可入學。

合格的標準雖然沒說,但黎元方相信潘銘鏜送去應該是能合格的。

正月下旬,黎元方帶著整整一箱子一路游學搜集來的書籍筆記,登上前往福州的火輪船,與他一起登船的除了鄭晶、沈強兩個隨從外,還有出門游學的表哥潘銘鏜。

此次游學黎元方收獲頗豐,不但見到了中國人自造的輪船,得到了足夠編寫數理學科基礎教材的各類書籍。並且在沒有動用胡光墉關系的情況下,以幫助江南制造局測試洋人技師真實能力為借口,套取到了水泥和火柴的制造方法。

水泥的制造方法本來就是黎元方此次游學的一個目的,而得知了如何制造火柴就是意外之喜了,中國現在仍然使用火鐮取火。當下喜歡吸煙的煙民幾乎人手一把火鐮,燒火做飯也是使用這種東西,如果能制造出廉價的火柴的話相信會很受國內歡迎。

正向家的方向前進的黎元方不知道,此時家中他的父親正為官府的一項任命為難。

原來兩廣總督瑞麟在得知治下有人熟悉洋務之後,也想辦理洋務為自己增加政績。辦理洋務當然要找熟手比較好了,朝廷最近傳出風聲,廣州的童生黎元方不但會設計最新式的火輪,就連新式洋槍也能制造。自己治下出現這種人才竟然要跑到江南去施展才能,真是自己的失察,幸好黎元方的老爹還沒跑,把他老爹請來給自己辦理洋務豈不也是一條路子。

于是瑞麟就派人請來黎仁超,與他商量辦理洋務的事情,打算任命黎仁超為洋務總辦。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竊國風雲最新章節 | 竊國風雲全文閱讀 | 竊國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