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
「看什麼看!都給我讀書,溫彥博把你手掌給我伸出來!」隨著一聲嚴厲的聲音傳出頓時打斷了剛才出聲的人,從屋子里面傳出一陣戒尺 里啪啦打手掌的聲音,卻出奇地沒有听到有人呼痛,「先智孔明早已有訓誡,‘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yin慢則不能勵in,險躁則不能治xin。’讀書時兩耳不聞窗外事,爾等書都讀哪里去了?」
這一幕發生在並州城西一個偏僻安靜的四合院里,在這個干淨簡潔的院子里此時站著一位眉目清秀,大約二十一二歲的青年。他雖然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廉價麻布儒衫,腳上的布鞋也打了幾個補丁,一看就是庶族貧寒子弟,但是卻被他整理得非常特體,顯得人in神奕奕,落落大方,听到屋內的動靜,他無奈地閉上了嘴巴,微微地苦笑了一下,隨又恢復了認真的表情,朝里面望去。
這座簡陋的小院是典型的山西聚合院建築,坐落在城西一條小溪的岸邊,房前道路暢通,溪水清澈,岸邊垂柳如茵,綠楊成行。房子青s 的瓦礫上長滿了高低不平的苔蘚,牆壁上因為雨水的沖刷也生滿了雨苔,年代似乎頗為久遠。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不起眼的小院內,卻隱居著一位誰也不能想到的有名大儒。
這青年已經在這個小院站立了一整天,屋子里傳出的朗朗讀書聲,以及剛發發生的一幕,讓他情不禁地想到少年時的自己,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當年年少無知的時代。同樣的n末夏處季節,同樣清風和燻,柳枝招展,同樣的手執毛筆,滴墨落梅,手捂螢火蟲研究那神秘的光芒,偷偷地看著前面那沖天的辮子發呆。恍惚中似乎又感受到曾經因為在先生手持戒尺監視下搖頭晃腦讀書,卻趁先生不注意時私下做著小動作嬉鬧被先生抓住打手掌的情景。如今昔ri的同窗早已奔赴各地,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少女,也早已經嫁人,杳無音訊,只是那少年時的青澀,淡淡的喜悅與憂傷,早已埋入心底,成為一生難忘的記憶。
隨著戒尺落下,寂靜的院子里又恢復了朗朗的書聲,寧靜致遠,令人听起來悠然沉醉。那青年不急不躁,雖然額角生汗,他卻絲毫沒有感觸,垂手而立,紋絲不動,似乎已經陷入到了清涼的回憶之中,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的過去。
「子玉,你還是回去!」良久之後,那稚女敕清脆的讀書聲早已經散去,院子里已經恢復了平時的寧靜安詳,忽然從屋里傳出一聲平淡無情的聲音,將那青年從思緒中拉了回來,「隋yin而代周,我輩讀書人,未隨伯夷叔齊而去,已屬失節,怎可再背主棄義,投奔國賊?」
那青年一听頓時大急,「學生請先生三思,天下不同,情勢不一,先生斷不可以古論今。聖人制學,其核心乃是一‘仁’字,亦即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古之聖賢,雖求殺身已成仁,然先生不聞仁者愛人呼?自漢以來,天下倫綱紊亂,朝代更迭,便如東升西落的旭ri一般平成。東漢以來,三國之後兩晉之後,中原為北蠻族而亂,鮮卑人擁建西魏,後建北周取代西魏,演繹著一幕幕成王敗寇的征戰,只是苦了我中原百姓,使人心思安,渴望南北統一。斯夫百姓為重,社稷位次,君次之!先生不為朝廷所思,也應為百姓所想。如今,漢人重奪政權,且文帝自代周以來,勤儉節約,躬耕政事,朝廷四年來的變化巨大,豈非天元皇帝那昏君所能相比?」
「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仕。如今佛道相爭,天下士子才俊莫不如兩教之榖中,空談玄講,不知古之四書五經,三聖六藝,這才致使天下綱紀紊亂,人倫失常,天道晦暗。如今正教衰落,天下又處一統之即,如無賢人立世以正天下,則將來天下雖統一,而不可長久,生民將有墮入流離之中。正為此,學生以為先生才更出仕匡扶天下,為天下穩定做出先生的努力!」那青年握緊自己的拳頭,目光火熱,激動不已地望著屋內,激昂地說道︰「如今晉王建招賢館,立龍淵書院,使百家各施所長,正是時候,望先生為天下人為念!」
「己y立而立人,己y達而達人,己所不y,勿施于人!唉!子玉,你去!今後不要向人提起你乃是我王通的弟子!眾逐利而富寡,賢讓功而名高。利大傷身,利小惠人,擇之宜慎也。天貴于時,人貴于明,動之有戒也。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切記!切記!」良久從屋里傳來一聲嘆息,感慨一番後隨即寂入一陣壓抑的沉默之中。
那青年听到王通的這一番話,如遭重擊,呆呆地盯著屋內看了良久,兩行淚水情不自禁地落了下來,站立了半響,跪倒在地朝王通磕了三個響頭,然後落魄地踉蹌離去。
這一幕全都落在趴在窗口朝那青年張望的少年人的眼里,這番對話,在他們充滿憧憬的心中引起了一身不小的波瀾,其中一個長得虎頭虎腦的少年,拉著伏在窗台最前面那個眉目清秀的少年,好奇地問道︰「溫彥博你一向消息靈通,可知子玉師兄所說的龍淵書院是怎麼回事麼?」
「嗨!老董你真孤陋寡聞,難道你沒有听說晉王要在咱們並州建立一所僅次于國子監的書院,不分貴賤,招收天下才俊,邀請天下名家,有教無類,大興文風,重現並州文武並舉的盛世麼?」未等看起來年少持重的溫彥博回答,旁邊一個少年已經急不可待地搶答道︰「龍淵書院雖然未立,已經听說有藥王孫思邈、書畫名家閻氏畫法大家閻毗、南朝禮學名家賀德基,本朝大儒王道、道家袁天罡、佛教三宗高僧、法家趙卓等人都已確定會來講學,如今天下誰人不知,你卻還沒有听說。」那炫耀的表情,即便是經過掩飾,也不難看出,看著同伴一副訝然的樣子,姚義不禁更加的得意。
「真的?听說晉王昨晚才回來,這消息你哪里得到的」
「愛信不信,懶得理你!」
那虎頭虎腦叫董恆的少年,雖然听姚義如此回答,卻仍幾乎有些不信地望著他看了一眼,回頭盯著沉思的溫彥博,誕著臉求證道︰「溫彥博,姚義說的可是真的?」
在一群小伙伴的注視下,溫彥博下意識地點了點頭,這位將來名動大唐的宰輔有些迷惑地沉思著,口里卻喃喃念叨道︰「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若說咱們這個王爺崇佛!昨ri他過開化寺而未入,若說其不崇佛,又能做出如此in于禪理的詩詞。龍淵書院邀請佛道三宗高僧宣揚佛理,又邀請儒家大師講《滅佛論》,真是奇哉怪哉!」
他低頭想了一下,朝自己先生住處望去,心中疑惑不解︰「先生致力于三教合一,如今晉王開辦龍淵書院,為先生夙願實現搭建了一個廣闊的舞台,然則,先生為何拒絕了大師兄的勸解呢?」心里想著,他舉頭望向窗外的yin翳,想到師兄離開失落又堅定的背影,心中悵然若失,滿是羨慕,「若是再長十年,我也會追上師兄隨他投奔晉王而去!」
听著身後的笑鬧,他忽然堅定了下來,「大統一,多麼一個誘惑的盛事?听說晉王身邊的李靖不過年方十四,我今年也有十二,朝廷如今功在西北,南下伐陳怕還需要幾年,我溫彥博一定要在這幾年內揚名天下,入晉王幕僚,還有誰比晉王更可能成為將來伐陳的統帥呢?盡在遲遲,若不參與,今生是多麼的遺憾!」站在他身後的杜淹,沒有參與其他伙伴的笑鬧,眼楮一眨不眨地打量著溫彥博,在他心里,若想名貴,就跟著溫彥博走!
就在此時,看著這群肆意玩鬧的少年,誰曾想到,就是在這群稚氣未失的少年中,卻出了一個宰輔,兩位將軍,十數人聞達于史?第一更到!今天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