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海孽鷹 第二章 獨孤姐妹競當皇後

作者 ︰ 獨釣寒江1

《詩經》之《大雅》之《卷阿》,有詩寫道︰「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奉奉萋萋,雍雍喈喈。」這詩說的是梧桐生長的茂盛,引得鳳凰啼鳴。奉奉萋萋,是梧桐的豐茂;雍雍喈喈,是鳳鳴之聲。在莊子的《秋水篇》里,也說到梧桐。在說到莊子見惠子時說︰「南方有鳥,其名為宛(右鳥旁)雛,子知之乎?夫宛(右鳥旁)雛,發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也把梧桐和鳳凰聯系在一起,說鳳凰從南海飛到北海,只有見到梧桐才肯落下。

由于梧桐高大挺拔,為樹木中之佼佼者。鳳凰是鳥中之王,而鳳凰最樂于棲在梧桐之上,可見梧桐是多麼地高貴了。古人常把梧桐和鳳凰聯系在一起,所以現在的人們常說︰「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因此在以前的殷實之家,常在院子里栽種梧桐,不但因為梧桐有氣勢,而且梧桐是祥瑞的象征。

自古以來父母的夢想是︰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生了兒子盼他功成名就,生了女兒盼她嫁個好人家。女兒如果能嫁給一國之君,成為伴龍之鳳,便是祖墳冒青煙,全家燒高香了。「一朝選入君王側」,為多少人的夢寐以求啊!如果某家有一個女兒做了皇後,會讓幾代人羨慕不已。如果生了七個女兒,其中有四個成為皇後或追認為皇後,那就是超級的奇跡。歷史上還真有這樣的奇跡。創造這個奇跡的父親叫獨孤信,是南北朝時期最出類拔萃的「梧桐樹」,是中國歷史上最趾高氣揚的岳父。

獨孤信的名字是皇帝賜的,原名叫獨孤如願。生于北魏末期,武川鎮(今內蒙武川西南)人,祖籍雲中(今山西大同),是鮮卑化的匈奴人。獨孤信玉樹臨風,長相俊美,武功還很過硬。就像現在的男神,既有型又能表演,肯定迷倒一片美女。當時獨孤信也是被眾多粉絲爭睹風采,素有「獨孤郎」的美譽,屬于天王級的人物。獨孤信家世顯赫,世代為貴族,但獨孤信沒趕上好時候,到他這輩家道中落,又適逢北方六鎮起義,風暴席卷北魏,獨孤信便開始了他一生的戎馬生涯。他參與過鎮壓義軍,也參加過葛榮的河北起義軍,後來又歸附官府,高歡c o控北魏大權後,他投奔了雄踞關隴的統領宇文泰,也就是後來西魏的實際建立者和掌權者。在刀光劍影中,獨孤信的官也越做越大。

獨孤信有著明張大義的真x ng情。北魏孝武帝不甘權臣高歡c o縱,想借宇文泰的勢力對付高歡。獨孤信不顧一家老小全在高歡領地,「尋征入朝」,為國盡忠。孝武帝感念「世亂識忠良」,于是「雅相委任」,封他為浮陽郡公,後來又晉升他為驃騎大將軍、大司馬。宇文氏篡魏立周後,他又因「佐周代魏有功」,被封為柱國大將軍,是朝廷倚重的「八大柱國」之一,位極人臣,地位顯赫一時。

獨孤信還是位治世能臣,在坐鎮隴右時,治績突出,「信著遐邇」,聲名遠播。宇文泰因此給他賜名為「信」,這便是獨孤信名字的由來。功高蓋主在哪朝哪代都不會是好事情。東魏大臣魏收在奏折《檄梁文》中,稱獨孤信「據隴右不從」,說獨孤信想割據稱霸,其實是放出話去挑撥離間,果然引起宇文泰的疑心,獨孤信預感不妙,便主動提出還朝。宇文泰死後,他的佷子宇文護掌權,「八大柱國」之一的趙貴遭受排擠,便來找獨孤信密謀除掉宇文護,獨孤信說讓我好好想一想。結果事情敗露,趙貴被殺,獨孤信受牽連,被御賜毒酒,逼令自盡,時年55歲。

獨孤信是歷史上具有傳奇s 彩的風雲人物。他是美男子大帥哥,又是卓越的軍事統帥,身經百戰功高蓋世,最終卻被皇帝賜死。關于他最有名的傳說是這樣的:有一天,獨孤信騎馬到城外打獵,回家時晚風獵獵,吹歪了帽子,牽黃擎蒼,鮮衣怒馬,這場景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酷。第二天,滿城的男子都學他歪戴著帽子。從此以後就有了這樣一個說法:側帽風流。直到現在許多年輕人仍以歪戴著帽子為帥氣,可見他是多麼讓人崇拜的偶像。

另一則傳說︰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蕭衍派大軍攻打譙郡,北魏獨孤信將軍奉命出城迎戰,兩軍對壘,廝殺甚烈,獨孤信將軍將金 長戟投入井中。這一帶為鹽堿地,水味苦澀,後來只有投戟之井,水質清冽甘爽,礦物質豐富,用來釀酒,酒體飽滿,窖香濃郁,就是古井貢酒。

最重要的是他八個兒子中有五個封為侯;七個女兒中有四個貴為皇後或追謚皇後。一家了出了五個侯爺、四個皇後,這在歷史上絕無僅有。

獨孤信能成為四朝國丈,是因為他位高權重,所以女兒也要嫁相應身份的人,倒不是他沾了女兒的光。既然在朝做官,就要講究強強聯手,所以門戶很重要,兩路諸侯結為親家,勢力何止增加一倍!

獨孤信一生共有四位妻妾,生有八子七女。獨孤信早年與部落首領的女兒成婚,生下長子獨孤羅和次子獨孤善,由于獨孤信多次出征在外,母子相依為命。在北齊的獨孤信,早與原配妻子和兒子失去聯系,後娶郭氏羅氏和崔氏都是漢族女子。

八個兒子︰長子獨孤羅、次子獨孤善、三子獨孤穆、四子獨孤藏、五子獨孤順、六子獨孤陀、七子獨孤整、八子獨孤震。

七個女兒︰長女獨孤金羅,二女獨孤銀羅,三女獨孤摩羅,四女獨孤毗羅,五女獨孤波羅,六女獨孤陀羅,七女獨孤伽羅。

五個兒子封侯就不必一一細說,只說四子獨孤藏。獨孤藏的孫子獨孤後來做了唐朝的剌史,殺死了流放途中的亂世ji n雄王世充。

四個女兒做皇後卻要看仔細,因為她們的兒子們的經歷,就是本書要講的故事。

大姐獨孤金羅,十七歲嫁給了宇文泰的長子宇文毓,少年夫妻,感情很好。毓幼而好學,博覽群書,善屬文,詞彩溫麗,明敏有識量,當時政治斗爭相當激烈,就在宇文毓登基前一年,獨孤信以參與謀反罪被迫飲鴆自盡。宇文毓登基當年,也就是武成初年(558年),正月,力排眾議,立金羅為後。四月,金羅逝世,事情很突然,不排除是被謀殺的可能。武成二年,權臣宇文護又進毒弒了才二十七歲的明帝。讓人略感慰藉的是北周明帝逝世後,與獨孤金羅合葬,生則同床,死則同穴,也算一種圓滿。

四姐獨孤毗羅,嫁給李,一生平淡無奇,卻有個龍騰虎躍的兒子叫李淵,成為唐朝開國皇帝。當上皇帝的人都要追封先人為皇帝,李和獨孤毗羅就被追封為皇帝和皇後。

五姐獨孤波羅嫁給了北周的上柱國宇文述。宇文述幫助楊堅建立隋朝,拜左衛大將軍,封許國公,暗中預謀篡位稱帝,至死未能如願。宇文述的長子宇文化及,在揚州縊殺隋武帝楊廣,毒殺少帝楊浩,即帝位于魏縣,立國號許,改元天壽,署置百官,封弟弟智及為齊王,封弟弟士及為蜀王。既然置百官,封弟為王,必定先尊封父母,宇文述和獨孤波羅被追謚為「皇帝皇後」是確定無疑的。

七妹獨孤伽羅嫁給楊堅,就是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這個可是貨真價實的皇後了,而且管丈夫管得嚴,不讓文帝踫別的女人,還「虛嬪妾之位,不設三妃」。不過獨孤伽羅天賦異稟,很有政治頭腦,對隋文帝的幫助不小,時人將她與隋文帝並稱「二聖」,可見有多厲害。

子女的姻親門第顯赫,關系錯綜復雜。隋武帝楊廣的故事就在這些姻親的恩怨情仇之間展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楊廣、李淵、宇文化及,一連串三個皇帝,都是獨孤信的外孫,都是親姨表兄弟,好像一串螞蚱,都被獨孤信手中一根繩牽扯著。螞蚱狂躁撕咬的結果是悲喜交集,外子外孫們的廝殺格斗殘不忍睹。大姐宇文毓家被七妹楊堅家斬盡殺絕,七妹楊堅家被五姐的兒子宇文化及斬草除根,五姐宇文家被四姐的兒子李淵殺戮殆盡。最後是四姐的兒子李淵家坐穩了三百年天下。

獨孤信原名獨孤如願。如果他真的有在天之靈,當看到四個王朝皇室中的子子孫孫,都流淌有他的血液;四個王朝的蒼茫大地,都因他的遺傳而血流成河,他在天堂會感到「如願」了嗎?

更耐人尋味的是,獨孤姓本出自漢族劉姓,起源于北魏時代北鮮卑部落,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後代。劉秀之子劉輔的裔孫劉進伯官度遼將軍,在攻打匈奴時失敗被俘,囚禁于獨山(今遼寧省海城境內)之下,他的後代有尸利單于,為谷蠡王,號獨孤部,傳至六世孫羅辰時,隨北魏孝文帝遷居洛陽,遂為河南人,以其部落名命姓,稱為獨孤氏。原來劉姓的余威綿延到唐,劉邦的遺傳因子可真夠頑強。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欲海孽鷹最新章節 | 欲海孽鷹全文閱讀 | 欲海孽鷹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