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海孽鷹 第三十九章 陳婉失意玉殞香消

作者 ︰ 獨釣寒江1

次r 皇帝上朝剛走。陳婉又重回仙都宮學詩詞去了。這次她決心不再回來,她要把機會讓給陳婤。她覺得自己得到武帝的寵愛夠多了,已經沒有必要繼續留在武帝身邊。

武帝楊廣一連幾天沒有見到貴妃陳婉,雖然有陳婤貴妃細心服侍,還是覺得心中空落落的,就再到仙都宮來和皇後貴妃相聚。這才發現陳婉生病了,已經三天臥床不起。武帝就上前握著陳婉的手,輕聲安慰。

「愛妃這是怎麼了?」

陳婉側過身來,嬌聲回道︰「賤妾不爭氣,忽罹疾患,讓陛下擔憂了。」

武帝說︰「想必是天氣炎熱,受了暑氣?」

陳婉說︰「深宮大院,何來暑氣?」

武帝說︰「那就是夜晚貪涼,受了風寒?」

陳婉說︰「每夜只在燈下看書,哪能有風寒?」

武帝說︰「不是暑,又不是寒,那此病是因何而起?」

陳婉忍不住垂淚說︰「此病自有奇因,怕是與陛下緣份盡了。」

武帝說︰「愛妃不要過悲,究竟是何緣故,不妨對朕明言,免得朕心懸疑。」

陳婉這才哽咽著說出自己的病因︰「那天從金鳳宮回來,甚覺疲倦,就朦朧睡了。只見一個宮人來宣旨,說聖上有召。臣妾以為是陛下召喚,急忙跟去。到了一所華麗宮院,卻見先帝坐在上面。臣妾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先帝說,朕待你不薄,選你為宣華夫人,為何卻要害朕?臣妾又驚又恨,就說是亡國之恨所使然,況且是樂平公主和太子主謀。先帝說,朕的骨肉,稍後再清算,今r 先把你收了。說罷就起身拿沉香如意猛擊臣妾頭部。驚醒卻是一夢。至今頭疼y 裂,j ng神恍惚。只怕是來r 無多,不能再侍奉陛下了。」說罷淚如雨下。

武帝聞言,怕是父親的冤魂來鬧鬼,不禁驚恐失s ,卻又趕緊安慰陳婉︰「夢寐之事,不足為信。愛妃本是縴弱女子,竟然參與處死先帝這樣的大事,自然會有心理負擔。夢境都是自己的想出來的。愛妃還是要安心調養,不要胡思亂想消耗j ng神。」

陳婉依在武王臂上有氣無力地說︰「臣妾為報國仇家恨,為了陛下登基坐天下,粉身碎骨都不足惜。只是不能再長伴陛邊,寸心未免深懷遺憾啊。」

武帝也泫然淚下︰「愛妃不要悲傷,朕會讓最好的御醫來為你診治。一定要把你治好。」

蕭皇後也過來安慰。陳婉略說了幾句話,就昏昏睡下。這一睡就再也沒有醒來。陳婉就這樣死了。

有人說她是因失寵抑郁寡歡而死,有人說她是因喪失生育能力絕望而死,有人說她被楊廣要讓五位陳公主一起侍寢的瘋狂想法嚇死了,有人說她是被先帝的冤魂拘了去。不管為何而死,總之是給武帝留下無可挽回的遺憾,讓陳國五位公主匯集一堂的願望成了泡影。這個打擊和當年失去張麗華的打擊一樣沉重。

武帝終r 痴痴迷迷,愁眉淚眼,無法排解哀痛。

隋武帝的**雖然有很多女人,最寵愛的還是蕭氏姐妹和陳氏姑佷女。在陳氏姑佷女四人中,最先寵愛的是陳婉。陳婉為楊廣奪嫡登基立下汗馬功勞。陳婉之死讓楊廣悲痛y 絕,特意作《神傷賦》來悼念。賦如下︰

方其為儲貳,用智固已譎。

及夫據大器,為謀抑何逆。

龍舟及鳳榻,無歲不游適。

離宮與別殿,快意事y n佚。

置酒燕要荒,會者三十國。

紫舌與黃支,無所不臣服。

親駕兩征遼,方且肆窮黷。

群盜遂蜂起,土地r 緊蹙。

惛猶不知悟,愎諫輒誅戮。

肘腋俄變生,兵刃交于目。

不肖孰甚焉,身亡而國覆。

武帝多情,詞中表達的都是真情。當時陳婉的皇嫂、陳叔寶的遺孀沈婺華皇後正住在皇宮里,她早年受丈夫陳叔寶影響,也喜愛詩詞歌賦。當年在建康皇宮時,陳叔寶某r 到沈婺華的宮室,坐了一會就走了,卻說沈後不挽留,寫了一首詩《戲贈沈後》︰

留人不留人,不留人去也。

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詩意是說,沈後你不挽留,我就到有人留我的地方去了。

當時沈婺華也作了一首《答陳主》來回應︰

誰言不相憶,見罷倒成羞。

情知不肯住,教遣若為留。

詩意是說見不到你時很想你,見到你時又害羞,明知道你不會留下來,就不好意思再挽留你。把不挽留解釋得清清楚楚。

可見沈婺華皇後也有詩詞功底。現在沈皇後讀了武帝的《神傷賦》就理解很深,感動很烈,發表了很有見解的評論。

「皇帝文采風流無人能比,柔情纏綿蓋過愛神,真是古今第一奇男子。」沈婺華盛情稱贊妹夫兼女婿楊廣。不僅是贊揚楊廣對陳婉的深情厚意,也是感謝楊廣對自己的評價。楊廣曾經批評陳叔寶不懂沈婺華的美,這讓沈婺華十分感動,記憶猶新,就乘機投桃報李。

這天武帝早朝歸來,蕭皇後上前迎接。夫妻二人又和往常一樣促膝談心。

「陳婉死得太早了,還沒有不得及享受榮華富貴。」武帝說。

「陳婉是為陛下出力最多的女人,如此早逝,確實令人婉惜。」蕭皇後說。

「她生不能享受到朕的,死後應該有所補償。朕有個想法,把陳婉的遣體送回江南安葬,讓她的靈魂回歸故鄉。」武帝說。

「陛下想的很對。落葉歸根,這也會讓陳氏貴妃們感到一種安慰。」蕭皇後說。

「朕是不是應該征求一下陳氏貴妃們的意見?」武帝說。

「征求意見倒也不必。她們對陛下的《傷神賦》很感激。這就夠了。」蕭皇後說。

「她們是怎樣議論《傷神賦》的?」武帝說。

「主要是沈婺華的議論。她說陛下文采風流無人能比,柔情纏綿蓋過愛神,真是古今第一奇男子。」蕭皇後說。

听說沈婺華這樣評論《傷神賦》,武帝不禁龍心大悅,對這位「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沈皇後更加興趣盎然。原先是欽佩她品行端正,現在又加了真知灼見。這天和陳婤歡娛之余就談起了沈皇後。

「愛妃,你說說沈皇後是何等樣人?和張貴妃相比,誰更受人尊敬?」武帝突然想拿張麗華和沈婺華相比較。

「沈皇後美在心靈,德才兼有。要比較,張貴妃是我媽,我當然要說張貴妃好。陛下要是問別人,都會說沈皇後好。」陳婤實話實說。

「沈皇後是可敬又可愛的女人。常言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應該讓沈皇後常在我們左右,給我們一點好影響。」武帝從此就把沈婺華當做佳賓,經常請來品茶聊天,成了紅顏知己忘年交。

這天武帝又請沈婺華來品茶聊天,自然就說起陳婉的後事。

「沈皇後是陳婉的皇嫂,有關陳婉安葬的事,請你來商議一下。俗話說,落葉歸根。陳婉是建康人,朕想把她遺骸送到江都安葬。不知你以為如何?」武帝說。

「陛下有這樣的打算,真是讓我意料不到。江都與建康隔江相望,當然是陳婉最理想的墓地。我非常贊成。」沈婺華說。

「那就這樣定不來。朕即刻安排大船,爭取水路運送棺槨,免得路上顛覆。」武帝說。

「陛下想得這樣周到,陳婉地下有知,一定非常欣慰。」沈婺華由衷地贊嘆,她對武帝越來越敬重了。

接著,武帝就宣丞相宇文達、翰林學士虞世基、內使舍人封德彝、司農卿宇文弼、朝散大夫高德儒諸大臣便殿議事。不多時,眾官都來到殿前。

拜賀畢,宰相宇文達奏道︰「陛下宣詔臣等,不知有何旨意?」

武帝道︰「前人語雲‘登泰山而小天下’。朕曾久駐江都十載,覺天下的山川花柳皆無顏s ,蕪城一片土地往往誘人夢想。朕與皇後貴妃等人商議,要把陳貴妃安葬到江都,此事不宜再拖。故宣卿等來商議。」

虞世基道︰「陛下思游江都,安葬陳貴妃,只消發車游幸就是了,何必要勞聖心籌算!「

武帝道︰「游幸固是易事,只是陳貴妃靈柩要避免顛簸,卻嫌這一條旱路勞攘辛苦,不便往來。若得一條水路,多造些龍舟,一路上逍遙游覽而去,便大快朕心。卿等可細細商量,看有什麼河道通得江都。」

眾臣答道︰「自東京至于江都,千有余里,皆是旱路,並不聞有河道相通。陛下要運送靈樞,盡帶後妃,也只消多發人夫,便可前去;況一路上有離宮別館,盡可停輿駐蹕,以臣等愚見,還是旱路為便。」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欲海孽鷹最新章節 | 欲海孽鷹全文閱讀 | 欲海孽鷹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