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海孽鷹 第四十章 開闢水路麻胡吃人

作者 ︰ 獨釣寒江1

武帝要取水路運送陳婉的棺材,就讓臣下查一查水路。я思路客я次r 宇文達等大臣到來稟報查詢結果。

武帝急切地問道︰「卿等已經查明水路嗎?」

宇文達稟道︰「據河道官說,雖查到一條水道,卻是迂遠凶險,恐非聖駕臨幸之宜。」

武帝問道︰「是怎樣的水路?」

宇文達道︰「這條路,要從洛水轉入黃河,黃河轉入大海,再從海中入淮河,方能到得江都。此去路途萬有余里,又有孟津、滄海之險,臣等不敢擅便,伏乞聖旨裁度。」

武帝聞奏,沉吟了半晌,又問道︰「除了這條,可還有別路?」

眾臣一齊奏道︰「並無別路。」

武帝道︰「既無別路,那就只好走這條路了。」

宇文達道︰「陛下要由此路,須敕下工部,大大的多造些海船,下邊用木筏屯土,土上造船,船上蓋起宮殿,方可避得風濤之險。」

武帝道︰「此法甚妙。」當時就要傳旨,著工部造船。

只見班部里閃出一個大臣,頭戴豸冠,身穿秀衣,手執象簡,忙忙俯伏在地,奏道︰「這一條路如何去得?」

武帝定眼一看,不是別人,乃蕭後之弟蕭禹也,現任諫議大夫之職,又是國舅。煬帝一見,便傳旨叫平身。

問道︰「此路為何去不得?」

蕭禹道︰「這一條河路,孟津的水勢就如倒峽一般,滄海中蛟龍出沒,浪頭起處與泰山相似。海船雖大,難保無撼蕩之憂。陛下在西苑中花迎柳送,猶不歡意,萬一遇了逆風,不能前進,孤舟泊在海中,煙水茫茫,陛下卻何以為樂?陛下若隨帶許多宮嬪,旱路尚慮辛苦,如何倒受得海中這般驚怕?其不可去一也。況一往有萬里之遙,將約一年,方才到得,若朝中有緊急公事,聖駕卻飄流在大海之中,叫臣下到何處來奏聞?其不可去二也。又且海中盜賊甚多,四邊非夷即虜,萬一有些驚動陛下,又不統兵索將,彼時將何策御之?其不可去三也。陛下要游幸廣陵,不過是攬挹山川之秀,以圖行樂,奈何轉以萬乘之尊,下臨不測之地!臣竊為陛下不取也。」

武帝道︰「卿之所論最善,但只恨再無一條別路可往。」

蕭禹道︰「依愚臣短見,倒有一條河路可通江都,又不險,又不遠,又可除滅不祥,不知陛下肯行否?」

武帝大喜道︰「卿既有路,何不細細奏上!」

蕭禹答道︰「此去大梁西北,有一條舊河道,秦時大將王賁曾在此處掘引孟津之水,直灌大梁,今歲久湮塞不通。薦肯廣集兵夫,從大梁起首,由河陰、陳留、雍丘、寧陵、睢陽等處,一路重新掘開,卻引孟津之水,東接淮河不過一千里路,便可直達廣陵。臣又听得耿純臣奏睢陽有天子氣見,昔秦始皇時,金陵亦有王氣出現,始皇使人鑿斷砥柱,後來王氣遂滅。今掘河必要從睢陽境中穿過,天子之氣必然挖斷。此河一成,又不險,又不遠,又可去此一段後患,豈不美哉!臣鄙見若此,不知聖意以為何如?」

武帝听畢,大喜道︰「好議論,好議論!要不是愛卿有才智,有識見,決不能思想及此。」

遂傳旨詔以征北大總督麻叔謀為開河都護,左屯衛將軍令孤達為開河副使。從大梁起首,由睢陽一帶直掘通淮河。許調天下人夫,自十五以上、五十以下,皆要赴工。如有隱匿者誅三族。聖旨一下,誰敢進諫。眾臣只得默默領旨而出。該衙門隨即移文催麻叔謀、令狐達上任。原來麻叔謀為人x ng最殘忍,又貪婪好利,一聞升開河都護,便滿心歡喜,即r 前來赴任。

麻叔謀移到大梁住扎。先于樂台北道造一所開渠公署,因近卞梁,就叫卞渠。麻叔謀進宮稟報籌備情況。

武帝說道︰「如今要引河水入卞,敕賜‘卞’字加三點水,以後俱要寫做‘汴’字。」

麻叔謀領旨,遂改了‘汴渠’。

武帝又有密旨道︰「監天司的耿純臣曾有奏報,說睢陽一帶有天子氣,你此去挖河時,務必鑿斷睢陽的氣脈,永保隋朝的天下。」

麻叔謀應道︰「臣謹遵聖上旨意。」

當時領旨退出。一面發文書號召人夫,不旬月天下人夫皆齊集于汴渠。麻叔謀與令孤達二人細細查點,選得開河丁夫共三百六十萬人。又選得少年驍勇五萬余人,為節級隊長,催督各工。其余或老或幼,或婦人,皆令供送飲食。共計動天下五百四十三萬余人。二人點齊丁夫,又擇了吉r ,先從上源河陰古河道挖起,又號令眾丁夫二百名為一隊,一千名為一營,都一字兒排開。這四五百萬人夫,倒排有數十里遠近,都照著王賁的舊河道一齊動手。真個是鍬鍤成雲,筐籃如雨。須臾之間,橫郊遍野塵揚沙播,土走泥飛,從古來動役人夫,未有如此之盛。

眾丁夫既充工役,只得拼其x ng命,一鍬一秋去挖。一r 挖到晚,毫厘不敢偷工躲懶。只挖得腰折背駝,力盡筋疲。苦稍遲延,不是捆了重打,就是拿去梟首,哪一個不心驚膽顫!天微亮就要動工,只挖到烏天墨地,方才住手。夜間又沒個房屋居住,河邊泥草地上就是安身之處。晴天r 曬猶可,若到了落雨時節,就直立在雨中開挖,就像泥拌千鰍。若有疾病,又不許告假替換,直挖死了方才住手。好不苦惱,好不傷慘!麻叔謀看了,猶嫌慢恨遲,不住的鞭笞捶撻。可憐眾丁夫,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武帝听信風水大師耿純臣的話,以為睢陽有天子氣,挖條河就能鑿斷睢陽的天子氣,永保隋朝的天下。就這樣,一路上自然是挖了不少古墓,而每挖一處,都加以鬼神化,描繪得鬼影幢幢,神秘莫測。比如什麼大金仙墓,四壁都是彩畫花竹龍鬼形象,而且有古字。還有留侯張良墓地、宋襄公墓地等等,到了寧陵縣,麻叔謀突患風疾,連坐都不行。武帝派遣太醫給他看病,太醫給他開的藥方是用肥女敕羊加草藥同吃,不久就好轉了。但從此後,麻叔謀吃上癮,每天都殺羊羔,加杏酪五味蒸熟,並取名為「合酥臠」。為了迎合麻叔謀的口味,當地官員命令百姓貢獻羊羔,受害人家多達數千戶。

吃羊羔,對于荒y n的官僚自然算不了什麼,卻偏偏引出荒唐與殘忍的小人。在寧陵下馬村有個人叫陶榔兒,家中很有錢,兄弟五人偏多又十分凶悍,應該算得上地方一霸。但是他們害怕開挖運河會挖了他家的祖墳,壞了他家的風水,于是想出鬼點子,利用麻叔謀吃羊羔的機會,也利用麻叔謀的殘忍x ng格,偷取三四歲的幼兒,去掉頭和腳,蒸熟後獻給麻叔謀。按照書中所寫,說是「咀嚼香美,迥異于羊羔」,麻叔謀「愛慕不已,召見榔兒」,而別有用心的陶榔兒,大概故意裝醉酒,而告訴老麻真話。生x ng殘忍的老麻不以為恥,反倒賞賜給黃金十兩,並派士兵幫看守陶家的墓地,河道自然繞道而行了。

而陶家兄弟也越來越肆無忌憚,經常盜取兒童送給老麻,老麻總是以黃金相送。這事被人知道後,一些破落戶爭相盜取小兒以換取黃金。在河南睢陽等地,被盜小兒數百,冤痛哀聲,旦夕不輟。為防止中門使將情況報告給朝廷知道,老麻叫家丁給中門使送去一埒黃金。以後,凡是有到洛陽上奏或者訴訟「食子案」者,問都不問訴狀,即鞭打四十,押出洛陽道中,死者十有七八。開河副使都督令狐達派人暗地里收集小兒尸骨,不幾天,就裝滿一車。周圍城州村坊,凡是有小兒的家庭,每天晚上將小兒鎖在櫃子,全家「秉燭圍守」,到早上打開櫃子,看到小兒在即「長幼皆賀」,人心之恐慌可見一斑。

老麻在吃了睢陽等地惡少送給他的眾多小兒後,還是敲詐了當地豪強3000兩黃金,才讓河道不直走睢陽而饒過睢陽城,向西穿渠南去,再回屈東行,這樣繞過去繞過來,多繞二十里路程,不僅浪費了民力,也給河道帶來不便。令狐達多次上奏,都被中門使攔截。而急功近利的隋武帝在毫不體恤民情的情況下,不斷催促工程進度,老麻督促民工r 夜不停息,召集的五百多萬人死亡一百五十萬人,「死尸滿野」,慘不忍睹。他們的惡行在民間駭人心脾,因為這一慘象,在民間,凡是小兒啼哭時,大人總以「麻胡子來了」威脅小兒停止啼哭。麻胡子成了恐懼的代名詞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欲海孽鷹最新章節 | 欲海孽鷹全文閱讀 | 欲海孽鷹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