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初唐 第十三章刑部如水 發現番薯

作者 ︰ 笑笑在唱歌

自從長樂王因違法被處決後,整個刑部工作好做多了,刑部尚書雖然不相信長樂王就是因為違反新定的《貞觀律》被處決,但還是很樂意看到這個殺雞儆猴,看來長樂王很不得人心,刑部尚書雖然不知道楚王在里面干了些什麼,但是多年的當官直覺告訴他,楚王出手了,對李寬是更加客氣,刑部別的官員見頂頭上司這樣對楚王,對李寬也是更加恭敬,李寬在刑部過的有滋有味。

樂極生悲,就在長樂王被李世民秘密下旨賜死後的第三天,宇文士及也從涼州趕回,向李世民匯報長樂王在涼州的所作所為,李世民一听,賜死長樂不冤,長樂王在涼州魚肉鄉里,無惡不作,但看他表現沒有謀反跡象,只是把紈褲子弟的做法擴大了百倍,怎麼有人匯報長樂王準備佔地為王謀反,李世民心里懷疑,面不顯,對宇文士及夸獎一番讓他下去,隨後李世民招來暗人去打听何人散布長樂王要謀反的言論。

一查查到了言論是杜如晦和李寬商議後傳出的,李世民沒有認為這是李寬自己想的,認為是杜如晦為了幫李寬,自己干出來的,只有這些老臣才知道自己對這些作惡多端的堂兄弟們早起殺心,探探自己的底線,幫自己實行新法,以前房玄齡幾個做的更厲害。李世民對杜如晦沒有什麼想法,可是對李寬有想法了,你什麼時候和我的臣子走的這麼近?為幫你造皇室的瑤,想干什麼?(對,杜如晦干,就是幫推行新法,李寬干,不可以)行,這麼有空,找點事你做做。

隨後李世民就下了一道旨給刑部,指明要李寬就如何實行新法,做出一份計劃,特別注明要李寬d l 完成,刑部的人都對李寬露出羨慕的眼光,這是陛下對楚王的重視啊,還是好好抱住楚王的大腿,瞄了瞄楚王大腿還小,不管了抱著唄。李寬原不知道李世民怎麼叫他干這事,遇到杜如晦才知道,李世民知道了長樂王的事,還好李世民認為是杜如晦干的,對自己只是敲打一番,沒有認為自己能做出什麼結果。

李寬告誡自己以後一定要更加小心,這次是杜如晦幫自己擋了,讓自己躲在後面,雖說自己是真心想幫李世民,幫炎黃子弟,要有命才行。李寬本不願再做施法計劃,可是李世民幾乎天天讓小太監來催,李寬要是真不會也算了,心一橫,做。

隔了兩r ,李寬把新做出的施法計劃讓小太監帶給李世民,李世民剛拿到計劃,還不以為然,自己的謀士都沒有商議周全,黃口小兒幾天就做出來了,隨手打開蜀紙(早在唐代,成都產麻紙已冠絕天下。浣花溪邊,集中了近百家造紙作坊。唐、五代時蜀紙是皇家貢品,更是朝廷專用公務紙。)漫不經心的看去,只看到開頭「依法施政」四字,李世民便凝重了,好切合自己的想法,再看下去,李世民呆了,讓人把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魏征叫來。

幾位大臣很快就來到御書房,李世民看著他們一會,幾人不知李世民想什麼,沒有言語,李世民拿起奏章,讓幾人傳看,幾人看完心中大驚,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這幾r 就在琢磨怎樣讓《貞觀律》更好的頒布下去,雖然長樂王的賜死讓《貞觀律》在長安能夠施法,但是在別的州縣遇到很大阻撓,先不談五姓七望,就是鄉下的一些紳士也不顧法律,地方官紳勾結,沒法子管理,能全殺了?

這份奏章,把施法總結成四塊,房玄齡、長孫無忌原不知道怎樣辦,現在這份奏章雖然只是起大綱作用,他們卻可以在大綱下補充條款,讓《貞觀律》穩順的頒行下去。李寬這份奏折總結就是四條︰

第一條,提高百姓,官員認識為先,牢固樹立依法施政的觀念(先入為主)

第二條,深入持久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輿論宣傳)

第三條,提高執法人員素質強化行政執法隊伍建設(人的建設)

第四條,監督機制為突破口,促進依法施政工作更加公正、公開、透明(監察御史)

長孫無忌等人一直在想官員執法的公正,鐵面無私,從沒考慮要對百姓宣傳,讓他們知道有法這回事,若真按奏章所講深入持久的進行輿論宣傳,百姓懂法,守法成了大勢,不要談地方紳士,就是五姓七望也無可奈何,最主要的是還有監察部門,這樣官員也不敢隨意和地方勾結。

房玄齡等人看完,拱手向李世民拜謝,「恭喜陛下又得良相,不知能否引薦一番?」李世民真心想拍桌子,在秦王也沒見李寬有什麼才情,一個人默默呆在小院里,怎麼離開秦王府,干了幾件都是大事?藏拙?還是……

李世民想想,還是沒把李寬講出來,只有杜如晦猜測可能是楚王的想法,長孫無忌、房玄齡按著李寬提出的施法方向,馬上就執行開來,貞觀年間法制情況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據載貞觀三年,全國判死刑的才29人,幾乎達到了封建社會法制的最高標準。

李世民經過長孫多次開解,心放開些,讓楚王干吧,也沒再找李寬麻煩,只是有時會無緣無故在上早朝時盯著李寬出神,百官一見,這是楚王受陛下重視啊,得楚王府的拜帖又多啦幾張。

李寬見這幾r 沒什麼事,每天下朝後也不去刑部了,還和田老實到西市逛逛,李寬看著時間還有8個多月就是貞觀二年的二三月,蝗災,這種你知道歷史走向卻沒有辦法的無力感,讓李寬心急如焚。李寬在田老實車上回想玉米、番薯這些高產作物真的要到明朝萬歷十年(1582年),從呂宋(今菲律賓)引進中國,又細想不對啊,玉米可能是要引進,但是番薯在晉嵇含著《南方草木狀》,其言曰︰「甘薯,蓋薯蕷之類,或曰芋之類,根葉亦如芋,實如拳,有如甌者皮紫而肉白蒸煮食之,味如薯蕷,x ng不甚冷,舊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業耕稼,唯掘地種甘薯。秋熟收之,蒸曬切如米粒倉圃貯之,以充糧糗,是名薯糧。」嵇為晉時人,可知中國晉時,已有甘薯矣,何待十八世紀,印度人之傳入?又何待明末,西人東來之傳入?

到底怎麼辦?到了西市李寬和田老實下馬閑逛,李寬多往閩廣地的行商中間靠,問問他們,西市的好多商人都認識這個小家伙,很是喜愛李寬,還好他們不知道李寬是楚王,要不放不開。李寬又到上次去過的福建行商店鋪中,上次店鋪主人講回去進貨,李寬讓他幫著打听打听番薯的事,今天來踫踫運氣,剛進店門,福建商人看李寬進門,沒要李寬講話,自己就先開口了「寬哥,你要找的番薯,我到朱崖洲孫吳所置名朱崖,治徐聞(今縣西),在雷州半島,稱海南島為朱崖洲。晉廢。隋再在海南島置郡(珠崖、儋耳、臨振),珠崖治所在今瓊山東南。唐改崖州,廢州存郡時又曾稱珠崖郡。幫你找到了,不過有兩種,一種是我們本地長的,還有一種是是捕魚人在海上遇到外國人給的,反正我沒見過,你瞧瞧。」

李寬開始听到老板說要找的番薯沒在意,誰想真的找到了,李寬欣喜若狂,忙追著老板要看番薯,老板不在逗弄李寬,讓伙計把自己帶回的樣品拿出來,李寬激動地看著眼前的番薯,好像真不一樣,一種自己就沒見過,還有一種和現在的差不多,兩種有什麼差別?

求推薦,收藏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風雲初唐最新章節 | 風雲初唐全文閱讀 | 風雲初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