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初唐 第二十九章李寬提議建義倉

作者 ︰ 笑笑在唱歌

二月初,李寬就到戶部報道,戶部尚書楊纂對于李寬的到來,是熱烈歡迎。要知道至從李世民登基減稅後,戶部的財政收入是銳減,楊纂常常不知怎麼面對前來要錢的眾臣,還好楚王提了下發展邊界貿易,最近戶部才寬裕些。

楊纂下朝後跟在李寬後頭,看著李寬搬進戶部才放下心。等李寬安頓下來,楊纂恬著臉,追問李寬還有什麼法子增加賦稅,李寬頭都大了,剛到戶部一頭霧水,頂頭上司還喋喋不休,怎麼辦?

好一會,楊纂自己察覺到李寬可能不耐煩,忙讓人把大唐的稅收總賬冊拿給李寬看看,希望李寬有法子,自己忙別的事去了。

李寬在李世民剛剛讓他進戶部時,還沒什麼想法,但是想到上次,自己就李道彥一事沒有提前讓杜如晦他們防備,結果數萬人命喪黃泉,再想想自己雖然已經把自家的田全種植了番薯,但是面對幾百萬戶人的災難,杯水車薪。

原本想自己盡點力就好,但是明明就知道馬上就有災難,這次不管李世民怎麼想,為了人命,自己一定要想法子救人,增加戶部稅收,勢在必行。

李寬花了二三天,把大唐現在的稅收情況,做成現在的報表,在結合王公大臣的田地,李寬馬上就明白為什麼稅收少了。

這些王公大臣真正是站在金字塔頂端,人只佔大唐人口的萬分之幾,所佔田地有卻有百分之十幾,而且有些是世襲無需繳納稅,加上永業田、職分田、公廨田,數目不少,再加上一些讀書人的免稅,李世民的減稅,哪里還有多少稅收?商人現在不多,賦稅也少。

李寬看的頭都大了,這些王公大臣哪是能隨便動的,現在要想增加稅收只有徐徐之。還有一二個月怎麼辦?

李寬沒有心情在搞賦稅了,把大唐現在頒行的倉儲制度翻出看看,能不能為接下來的大災幫點忙,結果大唐現在還只頒行隋朝的官倉制度,沒有建立賑災的義倉。

官倉就是國家儲存從民間征收來的田稅或地租糧谷的地方。其中儲存的糧谷主要作國家經費支出之用,同時也兼有備荒救災的作用。一看就知道備荒救災只能看看,主要還是國家經費支出。

李寬看到這,虛心向楊纂請教,「楊大人,我想問問,為什麼隋朝的義倉,沒有頒行,這樣不是能防範于未然」楊纂看到李寬虛心求教,很是滿意,「楚王,這你就不知了,隋朝的義倉原開始為了賑災,想法很好,但是有時會有糧食費損。

為此最後將社會儲存的辦法,改由州府倉儲的辦法。記得開皇十六年(596)二月,又下詔準上中下三等稅,上戶不過一石,中戶不過七斗,下戶不過四斗。將原來z y u捐助義倉糧谷的辦法改為定額義租稅目。

義倉的管理也由民辦改為官營了。義倉由民辦改為官辦,結果貪官污吏來管理義倉,得不償失啊,再說現在哪有閑糧辦義倉哦。」

李寬想了想,義倉一定要辦出來,而且要快,「大人,你想我們戶部的稅收增加嗎?」

楊纂開始還靠在椅子上養著神,猛然听到李寬的話,忙坐直身子,能不急嗎,前幾天,老李私下找他,問問有沒有經費修建太極宮,自己剛說了個沒,老李拂袖而去,看來把楚王要過來對了,忙問李寬有什麼辦法?

李寬低聲說「建義倉」楊纂一听,嘴上沒毛辦事不牢,自己剛告訴他,現在建不成義倉,怎麼白講了,心里不怎麼高興,想想還是問李寬怎麼辦?

李寬接著說「我們沒有閑糧,但是那些王公大臣有啊,當今陛下心系萬百姓,若大人上奏取納取少部分閑糧,不是兩全其美?」

「你個滑頭,陛下會答應嗎?再說收回賦稅,怎麼能挪用?」李寬一見楊纂語氣松動,得加把勁,先把義倉建起再說,後面的事也得解決啊,李寬想想,對了開元的常平倉。

「大人,我們把義倉建起後,還得建常平倉」「常平倉」?」

「大人,這常平倉所儲存的是官府在豐年糧谷價錢時,加價收購的糧谷,以免「谷賤傷農」;在歉年谷價昂貴時,則平價售出,以免「谷貴傷民」,從而起到平抑糧價的作用。因為中小農民往往在新谷收獲這後,就要交納租賦和償債。以致賤價售出糧食,而到來年青黃不接時,他們又要高價買糧充饑。賤價賣,高價買,農民要遭受雙重損失。」

楊纂一听這事好事,可是和義倉有什麼關聯?李寬見楊纂沒有想明白,解釋道「這義倉收上的糧食,沒有災年出現,不是也可用常平倉的方法,掙點錢財,補充國庫。」

楊纂這次听明白了,借雞生蛋,「但是王公大臣會繳稅嗎?」李寬大膽來了句「陛下自己都沒錢花,看著手下胡天胡地,就沒有想法,再說義倉建好,對大唐以後的災情處理,功勞巨大,常平倉一建,百姓更能安心生產,陛下的義倉還能為陛下生個小金庫,您看?」

楊纂這才明了為什麼幾個大人酸溜溜的語氣,這個楚王人不大,才智一流,加上對人心的洞察力,妖孽啊,還好自己對他不錯。李寬也沒有催楊纂,辦成了,估計楊纂馬上就會升職了。

楊纂考慮了會,是得找個人辦了,隨口問李寬「楚王,你還有沒有法子,讓陛下更願意建義倉」原本楊纂沒想李寬有答案,這個常平倉就很驚人了。

李寬為了義倉,豁出去了,「大人,你可以私下建議陛下再建一倉,廣惠倉」

什麼?還有,廣惠倉。

「大人,現在沒人絕戶田皆由官府出售,請留勿賣,募人耕種,收租谷另置倉儲存,以給州縣郭內老幼貧疾不能自存者。余者照舊出售,充盈國庫,為之廣惠倉。」楊纂沒話說了,楚王……

楊纂急匆匆去見李世民了,李寬在戶部焦急的等著,半天過了,楊纂笑容滿面的回到戶部,看到李寬急切的樣子,不逗李寬了「楚王,成了」

李寬也沒問經過,只是問楊纂有沒有告訴李世民是自己建議建義倉,楊纂本想告訴李世民的,剛好遇到長孫無忌,先告訴了長孫無忌,長孫無忌讓楊纂不要對李世民說是楚王提議的,楊纂也不管皇家的事,就沒多嘴,李寬心里感謝長孫無忌。

第二天早朝,尚書左丞戴冑上書說︰「水旱凶災前聖之所難免。國無九年儲蓄,禮經之所明誡。今喪亂已後,戶口凋殘,每年納租,未實倉廩。隨時出給,才供當年,若有凶災。將何賑恤?故隋開皇立制,天下之人,節級輸粟,名為義倉,終文皇代,得無饑饉。及大業中年,國用不足,並取義倉之物以充官費,故至末涂,無以支給。

今請自王公已下,爰及眾庶,計所墾田稼穡頃畝,每至秋熟,準其見苗以課勸課,盡令出粟。稻麥之鄉,亦同此稅。各納所在,為立義倉。若年谷不登,百姓饑饉,當所州縣,隨便取給。」

李世民當眾采納了這個建議,決定「王公以下墾田,畝納二升,其粟麥粳稻之屬,各依土地。貯之州縣,以備凶年」于是各州縣都設義倉,遇有饑饉,則開倉賑給。

還沒完,戶部尚書又將常平倉,廣惠倉講出,當然私下買賣為李世民建小金庫這話可不能講,李世民听得高興異常,當場就為楊纂加官進爵,全臣沒有一個嫉妒的,楊大人這是利國利民的舉措啊,至于要收大臣家的糧食,也沒什麼人反對,誰家沒有陳糧,上交得了。

李寬想,李世民很聰明,知道要王公大臣一起收,一定會遇到阻力,只收大臣,量也不多,很容易。

李寬這下心靜了點,自己把開元的常平倉,宋代的廣惠倉和隋朝的義倉,加上大唐本來的官倉結合到一起,不信還救不了天下百姓。

大唐今天建立的四個倉署積谷,構成了大唐的倉儲制度,最後隨著大唐飄向世界。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風雲初唐最新章節 | 風雲初唐全文閱讀 | 風雲初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