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初唐 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四章朝堂議災 (二)

作者 ︰ 笑笑在唱歌

李寬這個時候,可沒有時間觀察四周,少年特有的清脆聲音繼續響起,「氏族大家本就為我大唐建立,貢獻繁多,此次大災,氏族宗室定不會袖手旁觀。」到這,所有大臣都沒勁了,得空話、套話,那些氏族會出手才怪,王公大臣差點憋不住,準備笑話楚王,李元景對著他二哥,嘴角不屑,李世民恨不得把李寬嘴縫上。

「陛下,此次大災若三方人馬不願捐獻,那麼大唐真將不復存在」李寬沒有一絲牽強,直言不諱,當場的眾人,笑話的心思淡了,但是再拿出糧食,心中還是不忿,一些氏族子弟對于李寬的提議不屑一顧,那些賤民生死與我們何干?李寬冷冷一笑,再來

「然這次大災,可化災難為機遇,大唐盛世指r 可待」尼瑪,楚王是不是發了羊癲瘋,滿嘴胡言,只有對李寬了解較深的幾位大人,開始凝神細听。

「機遇有三,其一災難來襲,陛先士卒,與民同苦,彰顯仁德,那麼百姓歸心,全大唐的凝聚力得以升華,為盛世聚人氣」我喜歡,李世民很高興,但是怎麼身先士卒,不吃飯,挨餓?李世民不明白了,李寬也沒細講,下一條。

「其二,增加我朝財富,選拔富商子弟有用人才」什麼?來了蝗災還能增加財富,一些大臣更加不看好楚王了,只有王公大臣眼一亮,他們手下有許多富商投靠,但是士農工商,商人地位最低,不可參與科舉,今個楚王講提拔富商子弟,自己是不是對于手下也有個交代?

李世民勃然大怒,好啊,這小兒還在笑話,譏諷蝗災是給我大唐增加財富的,你把我當什麼人?直接對李寬就開火了,「楚王,你看看蝗災來了,怎麼就給我大唐增加財富,你是在譏諷我大唐無人?」

李寬趕忙跪拜,「微臣不敢,只是等臣將第三種機遇講完,在細細表明,望陛下海涵」李世民未致可否,李寬接著,「其三,流民中的孤兒老人可為我大唐培育人才」這下子,連杜如晦幾人也不看好李寬了,今個想法子保住楚王的小命就好,別的都是浮雲。

李寬說完三點,開始自己的闡述,「第一點,望陛下對于此次災難,表達出自己的心痛,越多人知道越好,」李寬沒敢細說,這麼多大臣在,能叫李世民作秀嗎,回去告訴杜如晦就行。

「第二點,望陛下下旨弛山林川澤之禁,獎勵富室捐賑,對皇莊、官莊所轄山林解除禁令,準許災民z y u樵采漁獵,通令各處關津任由災民通過,不得阻撓禁止。災民z y u樵采漁獵的物質,可半價回收,獲用糧食抵價。同時,獎勵富室捐糧捐銀,並按照捐糧捐銀數額多少,分別給予官品、匾額等獎勵。」

這下子,王公大臣、氏族宗室都來了興趣,自己管轄的山林湖泊,常年荒在那,現在給災民提供點糧食,換回的物資比糧食貴重千百倍,不干是傻子,李世民更高興,作為大唐的統治者,誰有他管轄的山林湖泊多,也許諸位要問,平r 沒人樵采漁獵嗎?

有,但是只是很少,大山荒蕪,沒有被逼無奈誰願意進山,王公大臣、氏族宗室手中都有大量山林湖泊,平r 只有自己的一些佃農上貢一些,哪夠消耗,每年花在上面的錢財不計其數,好,一些心急的人恨不得馬上就拿出自己的糧食,換幾個人去樵采漁獵。

房玄齡幾人對視一眼,苦笑下,楚王高才,就是自己清貧,家中的婆娘每年花在毛皮上的錢也不再少數,那些氏族、王公大臣能有機會把自家的山林掃蕩下,求之不得,幾人也明白現今蝗災,災民眾多,人多力量大,進山的人多了,危險就降下了,能怪楚王放心,可是沒有蝗災,哪會有成千上萬人一起進山?

楚王說蝗災來襲,增加財富,不假啊,至于那些富商,知道自家子孫能入朝為官,怕是要把義倉堆滿了,給些芝麻小官就行了,空頭名聲,值啊。這下全臣都來了興趣,听听楚王的第三點,要知道就第二點執行開,這次危機就度過去大半,邊關戰事,都是從戰火里走來的,沒幾個怕的。

「第三點,就蝗災中老幼弱疾不能自存的,則由官府收養。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將這些老人一生的經歷酌情記載下來,對于各項生產生活作用巨大,那些孤兒,對其教導,有才智則入世,才情不夠學習技能,為大唐物質做貢獻。

因為現今讀書人不多,這就要靠氏族伸出援助,還有對因疾疫死亡的,由官府埋葬,並賜給其家屬錢谷。由于官府采取這些應急措施,對安緝流亡,使災民安定生活,不致流離失所、造成社會不安。」

後面的幾句,沒有人細听,氏族這下賺大發了,天下誰不知人才出氏族,氏族掌管的知識為天下之最,現在氏族對于錢財看重不多,因為太富了,對于名聲看中異常。但是氏族一家總共就那幾個毛人,再怎麼有才,人少,名留青史人少,現在楚王讓他們管教那些孤兒,天賜良緣,千把個小孩哪個養不起,只要有幾十個成才,這買賣賺大發了。

一些想的深的,也準備教管一些,去做一些事,雖然現在可以買奴隸,但是奴x ng太重,家生子,忠心有但是關系復雜,培養成才,奴才的名聲跟隨一生,得不償失。

李世民氣啊,李寬你有這麼好的主意不告訴我,在朝堂上講出,現在氏族權力本就大,你再給他們培養子弟,這天下我還坐不坐了,恨不得把李寬炖了。

李寬本不想說的,但是想氏族出糧,單單一些錢財估計看不上眼,名,尤其是能名留青史的名,哪怕萬分之一的機會,他們都會去爭去搶,就這他們拿糧食定會毫不手軟,沒看見一些氏族的宗老,興奮的都要流鼻血了,對于氏族掌握的知識,李寬也有些想法,過些時r 再說,怎麼會白給他們做大的機會。

不管李世民怎麼氣憤,全臣听了李寬的話,每個人都能從蝗災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前提是保證度過蝗災,行,回家統計余糧,捐糧。

蝗災應該能度過去了,至于番薯李寬讓田老實捐給朝堂布施,並把大司農記載的種植步驟,分發給各個州縣,番薯開始在大唐扎根生芽。當然關于第一點,李寬回去就告訴了杜如晦,結果沒幾天。

李世民詔曰︰「若使年谷豐稔,天下乂安,移災朕身,以存萬國,是所願也,甘心無吝。」為了百姓有飯吃,寧願上天把一切災難都降在他一個人生上,當然李世民舍己「使年谷豐稔」、「以存萬國」,這不僅不現實,而且也不可能,不過是向天下人「詔」了一句空話而已;其目的是通過這類空話,得到一個「君與民同甘共苦」的好名聲。

一些野史記還記載了這則詔曰的故事︰貞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數枚而咒曰︰「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將吞之,左右遽諫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今天剛放假,共欠四章,在過年時補上,謝謝各位花時間,來看我的暢想,因為生活不易,更新保持在一天一更的狀態,不怎麼好意思,等工作穩定下來,爭取二更,今天年三十,提前祝各位身體健康、財源廣進。就我而言健康最重要,希望各位能健康一生、平平安安。馬年,馬到成功)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風雲初唐最新章節 | 風雲初唐全文閱讀 | 風雲初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