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于世(GL) 53第53章

作者 ︰ 楓隨絮飄

()張逸隨著高家二位長輩一起去了鎮子,不同于往日和秀兒一道的時候,一路上,總是走走停停,時不時歇歇腳看看風景,這會兒,那兩個大男人健步如飛,可苦了跟在後頭的假小子。請記住本站的網址︰。

到鎮子也沒多逛,直接去了糧行打听,今年的收成很是不錯,糧多了,那米價也就有些降,好在種玉米的不算多,價錢穩中還有些向上漲的趨勢,這讓張逸暗喜了許久。

轉悠了一圈,和男人出門可不似女兒家逛街,那兩位打听完了糧價,正好到了飯點,也不去別處,直接就要找地方吃東西。

張逸想著今天還要去書鋪子,于是就提議到小食攤子去吃飯,農家粗漢子也沒啥講究,重要的是吃得飽,听說是有面有餅東西不錯,沒二話就點頭答應。

一行人,到了那小食攤子,點了面。

「張兄弟,今兒沐娘子沒跟著一塊來嗎?」現在還算是農忙期,鎮子上往來的人也不算多,這小吃棚子的生意比之往日略微清淡一些,見了老主顧,店家娘子便主動上來打一聲招呼,那小夫妻素來一道,這會缺了一個,不免多問了句。

听她問及沐秀兒,想到她沒來的原由,張逸心里不免又有些不痛快,只笑著應道︰「她今兒在家歇著呢。」

她答得隨意,那听的人卻多生出了個心眼︰「在家歇著,莫不是有喜信了?」那沐娘子一看就是個勤快的正經過日子人,不像是會獨自在家歇著的。

張逸乍听到這話,愣了一愣,緩過神才答道︰「沒呢,今兒是過來打听糧價的,就留她在家里頭了。」反正,她就是不想讓人知道沐秀兒是被人截去當陪聊了。

雖猜錯了老板娘也不覺得尷尬,閑說了幾句,又有客人過來,婦人這才離開招呼其它,張逸吃著熱騰騰的湯面,這面和平日沒兩樣,可今日陪著一起吃的人不在,那味道也似乎沒往日那般好了。

三兩口快帶地吃完了面,張逸同高大叔說了聲,就趁空檔去書鋪子接活了。

今兒書鋪里沒啥人,張逸把抄完的書給了掌櫃,又問掌櫃有沒有新書要抄,這次的回答卻讓她之前的好心情差了許多,原因無他,鎮子本就不大,書的供求本就不多,這陣子沒什麼人訂書,也就沒啥可以抄寫的,雖然還是接到了一些活,可也讓她意識到了一些些危機感。

拿著新書出了書鋪,張逸長長的嘆了口氣,看來抄書也不穩當,她還得再多想想其他賺錢的路子。

重新回到了面攤,這會兒,桌邊多了一個人,正是二柱。

「張逸哥。」二柱看到張逸,忙笑著主動打了招呼。

最後一次見二柱,還是在他哥哥的婚禮上,張逸沒想到會在這里遇上他,便問道︰「你也來這里吃面?」

二柱抹了下鬢角邊的汗︰「沒呢,我是給人送貨的,剛巧路過這兒,看到大叔二叔,就進來瞧瞧。」

張逸這才想起,二柱如今在他哥哥順子店里幫忙,于是就順口問道︰「怎麼樣,你哥現在的生意還好不?」

「還行,挺不錯的。」二柱抓了抓頭,似是想到了什麼,又笑著說道︰「對了,大叔二叔張逸哥,你們還沒去過我們家鋪子,要不一會兒就和我一起過去坐坐?我娘也總念叨著呢。」

听他相邀,張逸心思微微一動,轉過頭詢問意向。

反正正事也做完了,又是鄉里鄉親的,人家開口相請,也沒道理不去,高家二位爽快地答應了。

填飽了肚子,結完賬,四個人就一起去了,順子新開張的鋪子。

其實鋪子離得並不算遠,拐了兩條街就到。

一路上,張逸留心了一下四周的環境,又時不時同二柱打听了些消息模了個底,這里的市口不錯,離市集不遠,向西兩條街住的都是鎮子上比較富裕的人家,那些中等層次的小戶要過來也沒幾條街,這樣的位置使得周圍開了不少各式各樣的店面,連在一起,頻有幾分商業街的味道。

這房子的價格比別處略顯貴了些,但很是實在,兩層的木式門面房後面連著個兩進的院子,前面做買賣後頭住人,很是實惠。

到了鋪子,這會兒沒什麼客人,順子見弟弟帶來了熟人,忙走過來招呼,請他們去里頭坐。

張逸在進門時就仔細打量了里頭的布置,與別處的布鋪不同,這里的裝修是以淡色為主顯得十分亮堂,店面不大卻讓人覺得寬暢,兩邊靠牆各擺著兩排梨花木的大架子,在長方櫃案後頭的架子上,整齊豎放著一卷卷料子,對面的多寶格架子上卻放著不少用竹子編成的小筐,筐里有料樣,也有繡活,品種不少很是引人注目。

張逸本就是存著別樣的心思過來的,仔仔細細打量完後,不由得對順子有了些改觀,本以為他不過是個普通商人,不想還是個心思細膩的。

不過,除了贊嘆外,張逸心里也冒出了一絲疑惑,很奇怪,不知道為什麼,她對這里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明明頭一趟來,卻好像是在同樣的地方呆過一般,正好,眼兒不經意看到了上二層的樓梯,忽地腦子里閃過了什麼,她開口問道︰「這二樓可是只接待女眷的?」

那順子正和高家兩人客套,乍听到這話,先是一愣,這鋪子的布局是按著江南最有名的布行來弄的,被一個頭一回來的人,一下就猜到用處,不免有些意外,不過他很快就回過了神,笑著贊道︰「張老弟好見識,這二樓確實是專門招待女眷用的。」

高大叔听到他這樣說,不免奇了,插嘴說了一句︰「你這鋪子倒事多,怎地還有這樣的規矩?」

順子解釋︰「這買布料,客人時常得細挑,女眷也多,男女一塊總有不方便的地方,倒不如分開,女客上樓,由我媳婦招待,這樣,她們也能安心慢慢選。」

高大叔是個粗漢子,在鄉下男女大防並不嚴,鎮子上也沒見過哪家鋪子是特意男女分開的,雖然听著有些道理,可又覺得用不著這樣刻意,不過他還是很賣面子地稱贊了句︰「你小子,出去了幾年,這心思倒是細了,往後一定能成大氣。」

「承大叔你吉言。」順子拱手,很有幾分生意人的味道。

無心再去關注那兩人的客氣話,張逸走到了架子邊上,看了看架上的各色小樣,一路看過去,目光最後落在了一塊水湖色淺綠的緞子上,她眉心微微一皺,伸手將它拿起,料子很輕卻不顯單薄,指月復輕輕模了模,質感絲滑,心思一動,雙手提,將它起展開往光亮去照,在看到那料子的顏色隨著光線角度變化時,她猛地一怔,嘴比腦子快了一步︰「這,這可是江南張家的碧玉紗?」

再次被人一語道破,這回順子看張逸的眼神就有些變了。

這碧玉紗本就精貴,就算在江南也算是一個稀罕物,更不要說在這樣的小鎮了,比起之前猜到了二樓的用處,這會兒直接叫出綢緞的名稱及出處,這讓順子更為吃驚,他本以為張逸不過是個外鄉來的讀書人,沒想到竟有這樣的眼力,再細瞧,他拿布料的手勢竟是實打實的內行人,遲疑之外也產生了興趣,忙走過去說道︰「這確實是張家的碧玉紗,張老弟當真是好眼力。」

張逸在開口後,腦子里就有些亂,手里拿著那塊料子,努力去想,卻找不出任何線索,就像她認字,會趕車,對于這塊料子來歷的認知,都是本能的最直接反應,唯一的解釋也只有身體前主的某些殘留印象還影響著自己,聯想到近來夢里時常出現的東西,她心思一動,忙應道︰「哪里是什麼好眼力,我只是以前在別處曾听人說起過罷了,剛才,也是半猜半蒙,沒想到竟說中了。」

順子心知那是客氣話,對張逸的了解,他僅限于娘和弟弟嘴里說的那些事,其實對于沐秀兒這個突然出現的表哥,和大多數村里人一樣,他也曾有那麼些懷疑,不過,人家成親過日子,也沒礙著自己什麼事,他又離了村子住到了鎮上,除去最初的懷疑,對那些傳聞很快也就拋到了腦後,可這會兒他心里卻有些泛嘀咕,都說這張逸只是個窮困前來投靠的書生,而碧玉紗卻都是大富之家才用得上的,自己忍痛高價進了那麼一塊,為的也是想要在這里打響名聲,賣不出去放著也算是個噱頭,要是賣出去了,肯定能賺上不少,再細瞧張逸,他神色平淡面上半份新奇都沒有,再想到剛才這人看布料時的手法,不由得起了些別樣的想法︰「說句大話,這料子,咱們這里只這一塊,就是江南那邊的富貴人家也用得不多,張老弟既然是听別人說的,那肯定是去過江南那塊兒吧。」

听出了對方的試探,張逸心里還是存著一份警惕,因為怕被拆穿,所謂表哥的家鄉就編得比較遠也比較含糊,只說是離江南安遠縣邊上比較偏的小村子,暗自思存了一番,才小心答道︰「我家鄉確實是在南邊,不過和咱們村子一樣,比較偏遠,我也沒去過什麼地方,有人說起外面的事就總愛多听些。」

順子在外頭歷練了幾年,處事圓滑得很,這話雖多有漏洞也不點破,轉念想到張逸也姓張,莫不是和那張有有些關系,便狀似隨意地說道︰「江南那邊可真是好地方,張老弟即能認出這碧玉紗,那第一絲行的張家,肯定也听人說起過吧。」

張逸老實地搖頭,順著他的話道︰「我只听人家嘴里說,江南張家碧玉紗,其它就不知道了,要不順子哥你給我說說?」

順子見這人眼帶著好奇,這模樣不像是裝出來的,心中倒也奇了,難不成真是巧合,倒也沒去刻意隱瞞什麼的意思,他說道︰「江南那邊水土好,多是養蠶的農戶,因著這,那做絲綢買賣的也多,不過張家卻是最有名氣的,听說祖上曾給皇帝老爺供過綢,得了這第一絲的名頭,傳了好幾代,這碧玉紗只有他家有,別人仿不出來,所以,只要提起這紗,總是連著張家的名號一起說的。」

「那不是和莫家一樣,都是大富之家。」二柱也是頭一回听哥哥細說這事,忍不住多嘴問道。

「富是富的,不過和莫家不一樣,張家只做絲綢買賣,那莫家卻是全沾的,一南一北,買賣不同,也不能相提並論。」

張逸听得仔細,可腦子里對听到的事兒卻全無印象,正要開口再問,還沒說就被人打斷了。

「你們兩個,是怎麼待客的,還不快點請你大叔進屋里喝茶。」說話的正是從里院出來的謝嬸子。

「嫂子,甭客氣,咱們也是順路來認認門的,一會就要回去的。」高大叔笑應。

「你這是說的什麼話,過來了,哪有不喝杯茶的道理。二柱,還不快招呼你家叔進屋里去。」謝嬸子不答應。

這麼一來,也不好再推辭,高家兩位從善如流,張逸卻沒有跟著喝茶的意思,她還想再打听打听,等他們進去,再要說,偏又被打斷。

「店家。」來者聲音哄亮。

「張老弟,你先進去喝茶,我招呼了客人再同你說。」順子見有生意來,也就沒了說話的心思。

張逸也不好意思擋著人家做買賣,忙點了點頭︰「沒事,你忙,」只是,杵在這兒也不是個事,正想找些事打發時間,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沐秀兒老給她買布做衣服,上次難得買了塊好料子,最後還給自己做了裙子,後來也提過再買料子給她做,這人總敷衍著說其它,這會兒,人不在身邊,正好先斬後奏,剛才過來時邊上好像還有一家首飾鋪,心下有了決定︰「順子哥,我去外頭轉轉。」

「行,一會我讓二柱同高大叔說一聲。」匆匆應話,順子已經開始招呼客人了。

張逸知趣不再多說,自顧往鋪子外走,出門時與那客人擦身而過,眼不經意地瞧了瞧那人,個子很高身材魁梧,那容貌和衣著打扮也不像是本土的,倒有幾分外族人的感覺。

到了外頭,張逸還是回過頭看了一眼,那買布的人已經由順子引了進去,沒多想,四下看了看,舉步,朝著首飾鋪走了過去。

就這樣,匆匆忙忙大,一晃就是半天,出門、回家,那三人又是一路不停地往家里趕。

進了村,告別之後,張逸就興沖沖地往家里走,想到懷里那給秀兒買的花簪子,還有背簍里的那塊新料子,她腳步飛快,半點感覺不到累。

到了家,木門虛掩沒有掛鎖,知道那人已經在家里了,張逸臉上透出了笑,伸手推開門,邁步跨進院後,她站住沒再往里頭走,放開了嗓子︰「秀兒,我回來啦。」朝著里頭大叫一聲,接著眼兒一瞬不瞬地盯著屋子的門。

等了半晌,卻不見里頭有動靜

「秀兒,我回來啦,」不甘心地又叫一聲,還是沒有人出來,發亮的眸子蒙上了困惑,小心思沒能如願,張逸只得認命地自己去找人。

先到了小灶,她探頭朝里看,灶膛里的火沒熄,案台上放著半成品的菜,飯孔蒸著。退出來再走到屋子,房里也沒見人影,張逸抓了抓頭,估模著那人可能是去園子里摘菜了。

不甘地嘟了下嘴,好在小失落也能不影響到她的好心情,張逸走到桌邊,剛要放下背簍,眼兒瞧見了桌上擺放著的木制錦盒。

家里的東西早已熟悉,突然看到了新物,不免有些好奇,張逸伸手將它拿了起來,左右看了看,這盒子作工倒也精巧,不曉得里頭裝的是什麼,心隨意動,指一挑,蓋被打開了。

這是?入眼是一支十分精致的簪子,張逸小心翼翼地將它取出,拿在了手里,以寶石瓖嵌而成的金色簪子做得很是細巧,不像攤子上仿造的假貨,這一看就知道是個正品。

再細瞧,張逸不由咋舌,這簪身是真金的,雖不知道純度,但她能肯定這是真金,下意識地,用手輕輕掂了掂,分量十足。

一支帶寶石的金簪子,這麼貴重的東西怎麼會被這麼隨意的放在桌上,又是哪里來的?不等她細想,耳邊的聲音,讓她拋開了這些疑問。

「阿逸,你回來啦。」在外頭听到叫聲,急急忙忙從菜園子里出來的沐秀兒走進了房。

回過了頭,一雙眸子在看到那人時亮了起來,當張逸的目光落在來者手中尚不及放下的蔥時,笑開了。

「走累了吧,怎麼還不把背簍放下?」迎著那人只站著的笑,沐秀兒眼也彎了起來,走到她身邊,正要幫她放下背簍,揚起的唇角卻在看到那人手上的簪子時,僵了。

怎麼會錯過眼中人的這一絲變化,張逸順著她的視線,低頭看向了簪子,心中的疑問再次揚起︰「這個是哪來的?」

「是燕秋姐送我的。」沐秀兒答得老實,可不知怎地見簪子在這人手中,心里就有些不自在。

張逸有些意外,但細一想這村子里,除了沈燕秋,沒人能有這麼大手筆,不由地,心里又有那麼一絲莫明的不快,想到早上被她截了人,這會又讓人搶先送了禮,就算知道那人是秀兒的發小,心里還是對那人生出了不滿︰「原來是她送的呀。」嘴上應得敷衍,將簪子重新放回了盒子里,關上。

「嗯。」沐秀兒見東西歸了原位,心頭一松,重又伸手︰「來,我先幫你把簍子卸下。」

由這人幫自己放下了背簍,張逸將它放到了桌上,有些刻意地將那盒子擋在了另一邊︰「今兒挺順的,糧價都打听好了,應該不會低,本來能早些回來的,可路上遇到了二柱,就跟著去了順子新開的鋪子。」說到這里,她則過頭,看了沐秀兒一眼,接著將包著的緞子拿了出來,遞了過去︰「給,這是我特意買給你的。」

听說是給自己買的,沐秀兒忙接過了小布包,在那人的注視下,將它打開,這,她眼一亮,里頭放著的是一塊嶄新的布料,手小心翼翼地模了上去。

「漂亮吧,我瞧這料子顏色挺鮮亮,印的花樣也好看,做裙子最合適。」張逸目光灼灼,嘴上說個不停,選料子時就想好了,若顏色買得單調,指不定拿回來,最後又變成了袍子,倒不如選這個,除了裙子再做不得其它。

沐秀兒的眼仍舊盯著那塊布料,掌下的觸感又軟又滑,這確如這人口中所說的那般,是一塊上好的料子,做長裙最好,做裙子,忽地,她腦子里閃過了一個念頭,抬眼兒︰「阿逸,這料子是給我的嗎?」

「不是說了,是特意給你買的,怎麼又問了。」只以為她是喜歡得傻了,笑又重新回到了臉上︰「做條漂亮的裙子,你自己穿,這回可不許你用在其它的地方。」

沐秀兒听她這麼說,猛地一愣,本要說出口的話卡在了喉嚨里。

「怎麼啦?」察覺出對方的異樣,張逸不解,明明先前還挺高興的,怎麼一下子又不說話了︰「你,你不喜歡這花樣?」她問得小心。

沐秀兒只覺得腦子有些亂,她想岔開,偏那人的目光讓她說不了假話,「沒,我,我只是想拿這料子,給燕秋姐做一身裙子。」話剛出口,在看到那人笑容隱去的瞬間,立即後悔了,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她急忙解釋︰「阿逸,燕秋姐她送了我簪子,我只想還她一份禮。」

「無端端的,她怎麼就想著要送你簪子了?要送,昨兒怎麼不見送。」張逸一開口,說的卻是其它,語氣帶沖,其中的醋勁連她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這沒來由的問題讓沐秀兒又是一陣亂,想到了白天燕秋姐說的那些話,直覺的她知道這事絕不能告訴這人,抿了抿唇,磨磨蹭蹭這才說道︰「也不是無端端的,燕秋姐她,她過幾日就要回去了,這一走也不曉得什麼時候才能再見,她說,送我這個,留個念想。」這話不假卻也不盡然,小婦人心虛得很,這會兒愣是沒有聞出那股子酸味。

「要走?」張逸抓到話里的重點,堵在心頭的委曲與氣惱,因為這兩個字散去了些,可只要想到這人竟要將自己送的布料給別人做裙子,她心里還是憤憤難平。

「是啊,這次回來省親,她住不久的,」沐秀兒點了點頭,眼兒不自覺地瞄向了那裝著簪子的盒子,想到那句不知何日再能相見,淡淡的惆悵冒了出來︰「燕秋姐的身份不同,就要走了……她如今……。」先前不覺,這會真說出口,眼兒猛地有些發酸,終歸是多年的情誼,想到可能再無相見之日,她是真的打從心里難過。

張逸見她一下子就哽咽了起來,話都說不順,哪還顧得上吃味,「秀兒,你別難過。」

察覺到自己的失態,沐秀兒忙吸了吸鼻子,穩了心神︰「阿逸,先前是我犯糊涂了,竟想著要拿你特意給我買的料子去做人情,你別生氣,是我不是,我給你賠禮。」

態度如此的端正,語氣那樣的誠懇,再瞧那微微發紅的眼,已經有些冷靜下來的張逸,只覺得這次自己有些過了,這酸的是什麼勁,怎麼就沒能設身處地為她想想,「你別難過,我沒氣你,你別多想,再說了,往後日子這麼多,那沈……你那燕秋姐這次能回來,就一定會有下回,到時候總還是能見到的,你想開些。」嘴上是這麼勸,可說出口時,心里不知怎地又不樂意了起來。

「嗯。我曉得的。」那情緒來得突然,去的也快,緩過勁後,沐秀兒不想再說這事,手仍捧著料子,「阿逸,這料子很漂亮,我很喜歡。」

「喜歡就好。」張逸也不願再提及沈燕秋,不想這氣氛再繼續這麼沉悶,她裝作輕松地說道︰「你呢,就快些把這裙子給做出來,做完了呢,就穿給我看,到時候呀,咱們穿著裙子往村子里繞上一圈,」她邊說邊想象︰「我的眼光加上你的手藝,穿出去,嘖嘖,準保讓村里的女人都羨慕你,這好裙子呢,還得要有好簪子……」話剛要說,忽地想起了盒子里的那只簪子,已經伸向懷中的手,停了在半道上。

先前還說得好好的,听她又繞到了簪子上,沐秀兒的表情也跟著有些尷尬。

咳咳,張逸假裝清了下嗓子,繼續道︰「這好裙子得配好首飾,等糧賣了,咱們去珍寶齋看看,首飾頭面,給你買一整套,咱們好好顯擺顯擺。」

若在往日沐秀兒必定要說不用,可現在,她又哪里會再次去掃這人的興致,低頭重又看向了料子,看向了那紅木盒子,輕輕點了點頭︰「我都听你的。」

作者有話要說︰不分兩章發了,合起來並一章,大家湊合著看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清平于世(GL)最新章節 | 清平于世(GL)全文閱讀 | 清平于世(GL)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