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魂 第八十五章 朝堂之爭

作者 ︰ 謂我心憂

隆武二年十月中旬,興明軍一萬五千人,跋山涉水,翻梅嶺,從平遠入廣東境,然而,未入韶州府城即被告知,隆武聖駕已至廣州。韶州府又傳兩廣總督丁魁楚軍令,因韶州府地關緊要,命興明軍一部于此協防,其余各部兵發肇慶听用!

得到此令的興明軍高層立即炸了窩,張衡、範蒼諸將立即大罵丁魁楚未懷好心,意圖吃掉興明軍。上官雲立刻認識到,此時廣州形勢恐怕很是復雜了。

上官雲等人不知,在興明軍與行軍路上艱難跋涉之時,隆武朝形勢變化也頗為驚人。

先是鄭芝龍不顧其子鄭成功、其兄弟鄭彩等人苦勸,終于投降清朝,大明失了福建全境。

起初,鄭成功和鄭鴻逵見既然無法改變鄭芝龍投降清朝的決定,特別提醒他親自前往清軍大營所在的福州風險太大,不可輕率行事。然而,鄭芝龍自以為在福建、廣東海域擁有強大的水師,滿洲貴族的軍隊擅長騎sh ,缺乏水上作戰能力,勢必像明朝皇帝一樣借重于自己何況,二十年來通過壟斷海上貿易積聚的巨額財富更使他駑馬戀棧。他不听勸告,帶了五百名士卒到達福州,謁見貝勒博洛。見面之後,博洛偽裝出一副仰慕已久的樣子,對他大加贊賞,還折箭為誓,許以重用。歡飲三天之後,博洛忽然在半夜傳令拔營回京,命鄭芝龍隨軍北上。芝龍心知中計,但已經輕入虎穴,隨身所帶士卒被安置于別營,自己孤身一人只好听憑博洛擺布了。

鄭芝龍只好委婉地向博洛求情,表示就他個人而言既然已經投降清朝,進京「面聖」正是自己的願望;不過,留在福建沿海的長子和兄弟擁有相當兵力,自己一旦進京,呼應不靈,恐怕海上從此多事。博洛的估計同他正好相反,以為掌握了鄭芝龍,鄭氏家族群龍無首,又不能不為芝龍的安全著想,必然惟清朝之命是听。因此,他讓芝龍當面寫了幾封信,借以招撫鄭氏子弟和部將,並且對芝龍說︰「此與爾無與,亦非吾所慮也。」這樣,鄭芝龍在清軍嚴密監護下被送到了b ij ng。但清廷食言自肥,僅授予他一等j ng奇尼哈番的空頭官餃,撥入旗下,實際上遭到軟禁。正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博洛回京之前,確實利用了鄭芝龍的聲望招降其舊部,奉芝龍之命降清的有武毅伯施福、澄濟伯鄭芝豹和部下總兵十員,兵將數萬,均被調往已從浙江趕來的李成棟部听用。

而得到了隆武帝消息的鄭彩、鄭成功帶著所部不足萬人重新歸于隆武治下,張肯堂部數千兵也駐于惠州,俱受丁魁楚節制。

當是時,丁楚魁親迎聖駕于廣州。飽嘗顛沛流離之苦的隆武帝等人終于到一繁華安定所在,此時的隆武朝,坐擁兩廣、兩湖一川之地,外有大順軍和大西軍殘部聯合,且因為隆帝的存在,避免了史上紹武、永歷之爭,朝庭還有些實力。

朝堂上,路振飛審時度勢,力辭首輔之位,全力保舉丁魁楚。隆武帝為了得到兩廣兵力支持,終于詔丁魁楚為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位居首輔,路振飛為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張肯堂為大學士、左督御史,呂大器為大學士、督軍兵部尚書,瞿式耜為兵部右侍郎、廣西巡府等。任民育、蘇觀生、陳邦彥、馬吉翔以下勛臣貴戚濟濟一堂。

朝堂外有督師大學士何騰蛟、章曠,忠貞營李赤心部,水師鄭彩叔佷,及張家玉、陳子壯一幫能臣武將及各路督府。這些實力整合起來,隆武朝擁兵五十萬。而此時興明軍部真是可以忽略不計了。

然而,隆武朝剛一安定,廷爭又起。首先是隆武新舊臣子之爭,舊臣自然是以路振飛、張肯堂、任民育等人一路;新臣自然以丁楚魁等人為首。

路振飛等人以靖難之功得隆武寵幸,而丁楚魁等手重兵的實力軍閥又是隆武帝不得不倚重的大臣。然後是,各路軍官的糧米、兵餉之爭,隆武朝數次征兵,但軍餉是個問題。這樣鎮守一方的文臣和帶兵武將多有抵觸,扯皮官司打的兩部堂官焦頭爛額。

此時的福建軍以李成棟為主,正在消化降兵,加強官府建設,對兩廣虎視眈眈。兩湖戰事稍平,雙方都在積蓄力量,以圖決戰。

此前,贛州一役,督師萬元吉、大學士楊廷麟以六千兵守城終被攻破,投水殉國,萬元吉也投水而死,郭維經入嵯峨寺**死,同時遇難者有翰林院兼兵科給事中萬發祥、太常寺卿兼守道彭期生、吏部主事龔棻、兵部主事王其、黎遂球等官紳三十余人。清軍憑借有限兵力攻陷贛州,固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明朝督師萬元吉部署不當,但湖廣總督何騰蛟的坐視不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外患難平,內爭又起,再加上馬吉翔等一些投機分子群而爭之,朝堂內外,真是混亂不堪了。更讓各位大臣憂心的是,隆武帝自汀州以來,因逃難時于梅溪落水,受大寒,身體每況愈下。

隆武帝在給永明王朱由榔的手札中寫道︰「……國事飄搖,體格難堅,朕子不及滿歲,萬事憂心,恐大去之期已至。永明神宗嫡孫,正統所系,後當屬爾。」

隆武帝在往汀州逃亡時,即已有此言,現在又和朱由榔如是說。本是不傳之言,但朱由榔身邊太監王坤得到此訊卻如獲至寶,四處散播,一時廷內外眾說紛紜。這王坤本不是什麼好鳥,當弘光滅亡時,只身投隆武並要未獲重用,哪知卻得遇逃難中的朱由榔,得入朱由榔的王府,甚得厚愛。這投機小人,當然想從中獲利。

這些情況,興明軍中諸人哪里料得到。但眼前一件大事,便是丁魁楚的號令听是不听。上官雲心想,現在不翻臉恐怕到了肇慶還得翻臉,還不如仗著有些皇恩,厚著面皮拖上一拖。但得講些策略罷了。

興明軍扎于城外的當夜,營中便因缺餉之事鬧起了「兵變」,頗有把戰火引入城中的架式,上官雲連忙向韶州府求援,言道︰「請以韶州府庫為解興明軍半年軍餉之空缺。」那韶州府也不是好相與的,他于城頭見那興明軍營中兵士如臨大敵,刀槍在手,火銃上架,甚至擺出了攻城之勢,再聯想到白天所見,興明軍軍威甚壯的情景,心中已明白了上官雲心意。

無奈,只能以府中資用缺乏為由,進行推托。至此,再也不提調撥兵士之事。上官雲又道︰「可否允許興明軍入城中向大戶借些銀兩?」

韶州府鼻子都氣歪了,又不能撕破臉皮和興明軍干一架,更不便發函求援。只得拿出兩千兩銀子破財消災,送瘟神出韶州。一面又急信往兵部、內閣狀告興明軍。等到興明軍開到肇慶時,內閣和兵部分別收到了韶州府的折子。

在路振飛等隆武老臣看來,興明軍的存在無疑增加了他們在朝堂上說話的份量,丁楚魁未經廷議便要瓜分興明軍實是在挖他們的牆腳。如果隆武帝仍然康健的話,他們並未認識到這樣一個軍事存在的重要x ng,但從隆武帝身體狀況來看,真不樂觀了。

所以,內閣中因這份折子,便吵鬧了起來。任民育認為,興明軍乃史督師遺部,從揚州亂軍突出,又參與名震江浙的江y n防守戰,在江南幾挫敵鋒,今又有護駕之功,聖上親封主官上官雲為靖難伯,此等勁旅理應放于重鎮為防守主力,守護一方。

丁楚魁則從兩廣地區統一攻防角度出發,認為,在這一盤棋下,任務勢力都必須服從兵部也即總督府的居中調度,如果各自為戰,則無疑是重蹈兩湖之覆轍。

路振飛反駁,既然明白形成合力的重要x ng,那便應當認識到讓興明軍分散駐防,各不統領,嚴重削弱了這支軍隊的戰斗力。

眾人爭持不下時,馬吉翔跳了出來。他指出,韶州傳來的兵變事件說明興明軍並非像路振飛、任民育所說的那樣能征善戰。這樣部隊放在關鍵部位危害頓生。

大家吵得不可開交,卻沒人想去交于聖裁。丁楚魁好不容易才將興明軍打入冷宮,可不想再被隆武帝給召回來。而路振飛擔憂于聖上龍體的安康,不想因為這樣的小事再去煩他了。

呂大器見慣了眾人表面上打著維護朝廷實是利益相爭的嘴臉,心中十惱分火。但不能總是糾纏在這樣的事件中吧!最後提出折衷方案︰興明軍仍作為d l 軍隊存在,可置廉州或雷州一府駐防,大家實在是不好意思提出將興明軍安置在瓊州那樣的海角天涯了。眾人終于接受了這樣的調停方案。由此事可窺隆武朝廷全貌,就這樣,興明軍這支n in i不疼爺爺不愛的百戰之軍被邊緣化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魂最新章節 | 大明魂全文閱讀 | 大明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