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碗市長︰軍人闖官場 第三十四章  省委書記的家宴(

作者 ︰

歐陽正林其實算是一個人住在這個一號樓。他兒子女兒都在湖西省工作,兒子的小孩也就是他孫子還不到一歲,他夫人也就留在在那邊幫忙照顧小孩,沒有跟他來湖東省;所以現在這個一號樓,除了保姆和警衛,就剩下他孤家寡人了。

飯菜很豐盛;酒是陳釀茅台,宋華幫眾人倒了酒後,就退到了一旁。這個桌上還沒他的位置。

葉南天級別比歐陽正林高;率先舉起了酒杯︰「來,正林兄;感謝你的盛情!」

幾人踫杯,除了葉可喬只是抿一小口,其他人都是一飲而盡。

「南天兄啊,部隊現在發展速度很快啊。」

「不發展不行啊,老總兜了︰落後就要挨打。你看北邊的老大哥,說解體就解體。」葉南天搖了搖頭。

「他們和咱們還是有區別的,不能完全類比,但也不能掉以輕心。我最近看新聞,你們部隊搞的那個新生產自救就很有創意啊。既發展了市場經濟,又加強了軍需後備,還為部隊做了創收;一舉三得啊。你們當初怎麼會有這麼巧妙的想法啊?」

「你是說那個軍民大藥房吧?」看到歐陽正林點了點頭,葉南天接著說︰「這個你倒是問對人了;努,當事人就在你眼前,具體的細節你去問這小子吧。」

「哦,小陳,這是你的點子?」歐陽正林好奇地問。

不但他好奇,他身後的宋華更是驚異與不信;一個剛剛轉業的軍人,能弄出這麼大的動靜?

陳子放放下酒杯,沉穩地道︰「創辦這個大藥房,最初的目的,除了您說的這三點外,主要還是為了降低藥價,讓老百姓有錢吃藥。」

看到歐陽正林有些詫異的看著他,陳子放繼續說︰「七十年代,我們國家有一項醫療體制受到了聯合國衛生組織的高度評價,那就是農村合作醫療;這個制度具備三大特點,一是藥品平價采購、平價賣出給農民,國家規定,不允許醫療機構在其中賺錢;二是村里的醫生工資由各集體單位出,政府財政給予補貼,醫療機構不需要上繳利潤;三是基層公共衛生由醫療機構負責專管。這個制度的好處就是,農民可以花最少的錢,看得起病;公共衛生防疫非常到位,傳染性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那些年,很多烈性傳染病得到了根治。」

葉南天與歐陽正林都是從哪個時代過來的,對此深以為然。七十年代,鼠疫、霍亂、血吸蟲病等基本絕跡了。

「農村土地承包以後,大隊集體沒有了資金來源,這個制度就消亡了;可農民還是得看病吃藥;而他們收入水平的增加,抵不上藥價的增漲;這麼一來,八億農民就會出現很多吃不起藥的現象。」

歐陽正林略一索,點了點頭;在農村,這個現象已經發生了。

陳子放繼續闡述︰「對于城鎮居民呢?機關事業單位公費醫療可報銷的比例,這幾年在逐步降低;而那些企業單位則效益下滑,別說報銷醫藥費,很多單位連工資都發不出。」

「從農村、城市這兩個方面推測,在未來幾年內,看病吃藥難將成為一個主要的社會矛盾。軍民大藥房的創辦,就是為了部分地解決‘吃藥’難的問題,把藥價降下來,讓生病的百姓,盡可能買得起藥。」

「你這麼降價,藥店還有利潤?」歐陽正林問。

「不但有,而且利潤還是很高;目前的降價幅度是平均40%,大藥房正在醞釀,在合適的時機,推動第二輪降價。」陳子放的回答很肯定︰「我們幫藥廠節省了他們散布全國的銷售人員、銷售費用和宣傳費用,藥廠可以安心發展生產,擴大規模,提高效率;這樣,我們大藥房和藥廠形成了互補,結果是雙方的成本都可以降低。」

「目前,大藥房的日銷售額已經接近四百萬,估計不用到年底,隨著連鎖店規模的擴大,銷售額還會增加,預計能突破一千萬,月銷售額可以達到三億多。按20%的毛利算,每個月的利潤應該在六千萬左右;如果到明年,這個數字還會增加。」

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一個月六千萬,一年七個億的利潤,這是什麼概念?湖東省今年全年的財政收入才一百億出頭。而且按陳子放的說法,利潤肯定還會增加。

葉南天和歐陽正林已經陷入了沉思;宋華看陳子放的眼神已經完全從紈褲變成了英雄;連葉可喬都被這個數字嚇到,她雖然知道藥店賺錢了,但絕對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她下意識的握住了陳子放的手。陳子放模模她的手掌,給了她一個「你放心」的微笑。

「那你考慮過沒有,你這麼做會不會有副作用?」歐陽正林頗有深意的看了陳子放一眼;最近他也听到了抱怨,說衛生系統藥品批發機構已經是怨聲載道了。

「只要市場經濟在發展,藥品這一塊,今天軍民大藥房不做,也總有一天會出現其他的藥房來做;因為只要有高額利潤的存在,就會出現商人來挖掘商機。從市場經濟發展的眼光來說,靠‘行政壟斷’帶來高額利潤,本身就不符合經濟規律。」

「‘行政壟斷’?這個提法有意思,怎麼說?」歐陽正林有種挖到了寶的感覺。

九十年代初,「壟斷」一詞,一般都還用來表示對資本主義罪惡體制的控訴;人們把這個詞從《資本論》里面生硬地剝離出來,完全的政治化,而忽略了它本身所具備的經濟含義。

「這是以往計劃經濟體制的產物,簡單的說,就是靠國家行政命令,讓某些部門賺錢。但市場經濟的發展注定會拋棄這種特權。舉個例子吧,我們以前必須要拿肉票到肉店才能買到肉;但現在,只要有錢,去菜市場就可以買。因為菜市場的肉新鮮,便宜,還不要票,大家當然都願意買;而那些以前靠肉票維持生意的肉店,就只能關門,或者改做其他生意了。」

看到兩位「大佬」都沒有搭話,陳子放知道,他們是出于政治敏感在考慮「行政壟斷」這個提法;畢竟這是一個新名詞,而這個名詞代表了一種政治主張和傾向。

而作為當代政治生活中的風雲人物,他們必須保持高度的謹慎,必須和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在他們沒有想清楚、想明白之前,對于任何新事物,都必須謹言慎行。

這不只是一種明哲保身的做法,而是出于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高度負責。

因為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下面的人誤解;都有可能造成下面人思想上的混亂;而這種混亂具體的體現就是在政策執行上的變動;如果方向錯誤了,最終受苦的,無疑將會是廣大的人民群眾。這才是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也是他們謹慎的原因。

方曉辛苦的碼字,讀者的肯定是對我最大鼓勵;如果您能順手收藏本書,甚至投上一票,方曉感激不盡。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鐵碗市長︰軍人闖官場最新章節 | 鐵碗市長︰軍人闖官場全文閱讀 | 鐵碗市長︰軍人闖官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