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一下,文中的真實人物,
第一,優波毯多,這是是印度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大師……至于優伽這個名字,是我起的,我覺得喊起來很瑯瑯上口啊很瑯瑯上口……歷史上的優波毯多大師其實是男的,對不起了,罪過罪過。至于文中的優伽是個女孩子,只是我想把她寫成女孩子啦。罪過again,抱歉了大師。至于有波毯多的一生,因為能查到的資料很有限,所以,只知道他是改變了阿育王一生,讓他由「黑」變「白」的重要人物。
第二,阿育王,Ashoka,其意為無憂,因此他又被稱為無憂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頻頭娑羅王之子,是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君王。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印度帝王中是無與倫比的,他對歷史的影響同樣也可居印度帝王之首。
他一生的業績可以明顯分成兩個部分,前半生是「黑阿育王」時代,主要是經過奮斗坐穩王位和通過武力基本統一了印度,在約前261年征服羯陵伽國有15萬人被俘,10萬人被殺,死傷數十萬。繼而,除邁索爾地區外,統一印度全境。據說,阿育王由于在征服羯陵伽國時親眼目睹了大量屠殺的場面,深感悔悟,于是停止武力擴張,後半生是「白阿育王」時代,在全國努力推廣佛教,在阿育王皈依佛教之後,佛教的傳播取得了質的飛躍。終于促成了這一世界性宗教的繁榮。其統治時期成為古代印度歷史上空前強盛的時代。使佛教成為國教,也沒有迫害其他教派,相反對婆羅門教和耆那教也予以慷慨捐助。由于阿育王強調寬容和非暴力主義,他在民眾的歡呼聲中統治了長達41年的時間。
阿育王宣布他將不再主動發動戰爭,即使不得已的戰爭也將盡量減少傷亡。他宣布佛教為國教,將他的詔令和「正法」的精神刻在崖壁和石柱上,成為著名的阿育王摩崖法敕和阿育王石柱法敕。他倡導的正法,包括以下這些基本內容︰對人要仁愛慈悲,包括孝敬父母,善待親戚朋友和其他人,對動物也要尊重它們的生命,因為它們也是「眾生平等」的一部分;要多做有助于公眾的好事,如修橋造路、種樹建亭等;要對其他宗教寬容,給予耆那教、婆羅門教、阿耆昆伽教應有的地位,禁止不同教派之間的互相攻擊。這些「正法」的內容體現了佛教的基本精神,也包含了阿育王本人的統治需要。
阿育王向佛教僧團捐贈了大量的財產和土地,還在全國各地興建佛教建築,據說總共興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為了消弭佛教不同教派的爭議,阿育王邀請著名高僧目犍連子帝須長老召集1000比丘,在華氏城舉行大結集(此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結集),驅除了外道,整理了經典,並編撰了《論事》。阿育王開始向邊陲地區和周邊國家派遣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內的佛教使團以傳播佛教,斯里蘭卡、緬甸,甚至敘利亞、埃及等地都有他們辛勤的足跡。
所以說,這一世的歷史背景,是以阿育王的兩個半生為背景,以羯陵迦之戰為主線而寫的,其實蛾子還是很好奇優波毯多是怎樣說服「黑」阿育王的。好啦,廢話就不多說了,接下來來個驚艷的吧,歡迎進入《鳳凰于飛空桐竹》。啦啦啦啦……鞠躬ing,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