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遺夢之西南悲歌︰苗巫九引 001  《凡劫錄》

作者 ︰ 卯升斌

某年六月十九日,天降一物,落于鳳山寺內。武玄方丈拾而觀之,乃一奇書,曰《凡劫錄》。開篇既雲︰西南苗域,甲子一輪,烽煙四起,周而復始,三劫歸真。鳳凰山上,神仙洞內,緣起緣滅,亦仙亦俗,亦幻亦真。水月苗寨,鬼喚魂谷,鴛鴦降世,孽情仙緣,自此而生。雲雲。武玄方丈素性駐足靜觀,意欲看個究竟。

就在武玄方丈持書觀望之時,鳳凰山腳下,茫茫寬闊的官道上,忽地從視線中閃現出一名高大健壯的黑衣男子,緊接著是黑壓壓的執刀官兵,席卷著陣陣漫天飛揚的塵土。黑衣男子看似身負重傷,顯得有些精疲力竭。黑衣男子不時回頭,眼見那尾隨的官兵越離越近。黑衣男子顧不及思索,望那巍然挺立的鳳凰山飛奔而去。鳳凰山因其形狀酷似一只振翅欲飛的巨型鳳凰而得名。鳳凰山山高霧濃,古木成蔭,日照偏長,卻又時時細雨霏霏。此時產生出一種奇特的自然現象,這種現象被稱之為靈光,顯得格外的光怪陸離。炫目的自然幻象瞬間即逝,瞬息即生,使人覺得巍然的鳳凰山神奇而不可捉模,總是在心底留下無盡的遐想。

黑衣男子應是在蠻天僰雨的烏蒙月復地長大的土住苗民。雖不是鳳凰山附近之人,但卻熟悉山之習性。踏上鳥道蠶叢的山間小道,便顯得如魚得水,健步如飛。一轉眼,已將那些不熟悉山勢路性的追擊官兵遠遠拋于身後。黑衣男子本想隱匿于鳳凰山腰的鳳山寺內,可那正在觀書的武玄方丈怕*燒身,無論黑衣男子好說歹說,終將黑衣男子拒之寺外。正當黑衣男子感到走投無路之際,從寺旁的羊腸小道上緩緩走來一名瘦弱的中年樵夫。黑衣男子閃身迎上前去,心急火燎地問樵夫何處可以藏身。樵夫見眼前之人滿身傷痕累累,衣服上鮮血淋灕,心中頓生悲憐之情。樵夫思索片刻,遂將黑衣男子帶到一個無名的山洞內。

窮追不舍的官兵尋著地上的血跡,最終還是發現二人藏身的那個山洞。但見山洞之內一片漆黑。追擊的官兵深知黑衣男子武功蓋世,故面面相覷,不敢冒然闖入。官兵商議時,有人提出用火攻。為首的官兵頭目聞言,仰頭狂笑數聲,點頭連聲稱妙。官兵拾來干柴,置于洞口,然後點燃。火光立即映紅西南山區的半邊天。

熊熊大火在洞口足足燃燒了一個時辰。官兵見洞內無動靜,方散去灰燼,點燃火把,橫刀在前,慢慢進入洞中。洞內,官兵發現一具呈跪狀的尸體。官兵一眼就認出來,這不是他們追殺的那名黑衣男子。洞內的官兵無不感到驚奇。這山洞既無別的出口,亦無岔穴,他們無法解釋黑衣男子的尸體會不翼而飛。正當眾人驚奇間,山洞內忽然刮起一陣陰風,風勢強勁,飛砂走石,將洞內的官兵卷出來。外面的官兵一陣騷動。官兵驚惶失措之際,陰風嘎然而止,隨即一團白霧從洞內冉冉飄出,徐徐升上天去,並從雲霧間傳來陣陣粗獷的笑聲。官兵見狀,嚇得屁滾尿流,丟盔棄甲,呼啦啦一聲如洪水般涌下山去。

原來黑衣男子乃是苗民義軍中的一個頭目。雍正年間,貴州古州九股河苗民不堪朝廷官吏和土司的剝削壓迫,在包利等人的領導下舉旗起義。包利以苗王出世為號召,遍傳雞毛火炭信,聯合清江,台拱等地苗民圍攻廳城,搗毀營汛。丹江,八寨,黃平,凱里等地苗民紛紛響應,起義農民增至四十余萬。義軍陸續攻克凱里,重安江,岩門司,黃平,余慶縣以及台拱,清江營汛。雍正十三年六月,朝廷急調兩湖,兩廣及雲貴川七省兵力數十萬,由哈元生,董芳率領進行*。七月,又任命刑部尚書張照為撫定苗疆大臣,並調河北,河南,浙江等省官兵作後援。義軍憑借有利的地理條件繼續打擊清軍。乾隆帝即位後,任命張廣泗為七省經略兼貴州巡撫,總管*事宜,大舉進攻。乾隆元年,義軍被圍困于牛皮大箐,義軍領袖先後被俘犧牲,起義失敗。清軍趁勝展開大規模的剿苗活動。黑衣男子從重圍中殺出一條生路,逃至此洞,離奇成仙。黑衣男子成仙之日,正是乾隆元年六月十九日。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晚清遺夢之西南悲歌︰苗巫九引最新章節 | 晚清遺夢之西南悲歌︰苗巫九引全文閱讀 | 晚清遺夢之西南悲歌︰苗巫九引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