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軍頭目在鳳凰山成仙的消息不脛而走,人們便把那洞穴稱之為神仙洞,把成仙的義軍頭目尊稱為苗仙。相傳若干年後,曾有一名樵夫在神仙洞乘涼休息時偶遇苗仙,苗仙授予樵夫精湛的苗家醫術,讓樵夫去醫治疾苦貧民。樵夫下山後,一時之間利益薰心,違背了苗仙的意願,專門為達官貴人治病,從而牟取暴利。半年之後,樵夫在家中無疾*而亡,那血匯成四個醒目大字︰名利殺人。自此以後,就再也沒有人遇到過苗仙。
神仙洞位于鳳凰山的半山腰間。洞穴上方是懸崖峭壁,洞穴前面是一條蜿蜒盤旋的林間小道。沿著小道北行,七彎八拐,左折右回,在一茂林深處,有一闊地豁然開朗,朱紅建築在林中隱約可見。那便是遐邇聞名的佛門勝地鳳山寺。鳳山寺上空終日煙霧繚繞,木魚經誦之聲綿綿不絕,朝可聞晨鐘,夕可听暮鼓,恍若一處虛幻之盛景。沿著曲徑幽道繼續向下而行,走出鳳凰山的茂林,眼前便是一條貫穿東西的寬闊官道。沿官道西行一里,便是喧囂繁華的威寧城。威寧城三面環山,南面臨湖。城之東郊,古樹參天,林蔭夾道。城之南郊,草海泛泛,鶴鴨成群。當晨曦初布或晚霞橫陳,金碧相映,水天一色,有似火海燭天,山麓屋宇皆赤透。至于星月交輝之時,霧簾輕垂,又是另一番奇景。有詩為證︰
鳳飲龍泉第一山,月兌冠餞別兩分難。
漁人鬧市三江口,神仙洞內遇神仙。
野馬騰郊青草地,鐵鎖孤舟一只船。
醉飲葡萄沽美酒,四水西流永不還。
時值仲夏正午,碧空萬里如洗。炎炎烈日懸掛頭頂,鳥瞰著這人間一隅的繁華景象。明晃晃的日光散落在威寧城的大街小巷。大街小巷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各種民族服飾五花八門,斗艷爭芳,將那嘈雜之聲彰顯得熱鬧非凡。城中不打眼的一角,在眾販此起彼伏的吆喝叫賣聲中,一個身著苗族服飾的約莫十二三歲的少年已經將一擔柴賣出。少年拭去額頭上的汗水,三步並做兩步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群中,隨著人流涌出城東大門,闊步踏上長軀直入的官道,望那拔地而起直插雲宵的鳳凰山走去。
少年名叫基莫,出身世代農奴之家,自幼父母雙亡,亦無兄弟姐妹,一年四季以砍柴謀生。無論春夏秋冬,嚴寒酷暑,都能看到基莫瘦小的身影往返在威寧城和鳳凰山之間的官道上。基莫知道山上有一座氣勢宏偉的鳳山寺,寺里住著一群吃糧不管閑事的光頭和尚,還知道山上有一個名叫神仙洞的山穴,時常有人去那里點香燒紙求神,尤其是每年的六月十九日那天,燒香求神的人更多似往常。八歲那年,基莫迷上了鳳山寺中那種拳來腳往的佛門生活,他曾多次跪拜在武玄方丈面前,請求武玄方丈收他為佛門弟子,但每次都被武玄方丈一口拒絕。基莫根本就不知道,武玄方丈之所以不收他做佛門弟子,是因為武玄方丈看到基莫眉宇之間有一股邪氣,而且腦後還生有反骨。
基莫已經來到鳳凰山的山腳下。他抬起頭來,看了看眼前這茂林成蔭,怪石嶙峋的巍峨大山,然後大步流星踏上盤曲而上的羊腸小道,瘦小的身軀很快就消失在茂林之中。基莫沿途听著松濤幽語,百鳥鶯吟,沐浴著陣陣襲來的沁人肺腑的清風,臉上呈現出怡然自得的表情。路過鳳山寺時,數十名武僧正在烈日斑斑的寺院內練功習武,一顆顆晃動著的頭顱汗水滲滲,油光可鑒。基莫駐足觀賞片刻,心中不覺又想起那無情無義的武玄方丈,自是傷心嘆息一回。
基莫繼續前行,不知不覺間,神仙洞就呈現在眼前。基莫感到口干舌渴,他伸手拿起腰間的皮囊晃了晃,皮囊空空如也,竟然忘記灌水。基莫抬起頭來,眯著眼楮,看了看當空那輪炎炎烈日,心中就想,莫若先在這洞穴之中休息休息,等夕陽西沉,天氣變得涼爽,再砍柴下山。基莫剛走到洞口,一股涼氣撲面而來,基莫情不自禁打了一個愜意的寒顫。洞穴內暗不見光,陰森可怕,基莫欲退出來,卻又舍不得那惹人的涼意。基莫硬著頭皮,在洞中尋一塊平滑的石板,一坐下來,順勢很石板上一躺身,不久便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