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讓天下 第四十二章 商稅大計

作者 ︰ 江水藍

幾天後楚雲天收到池本清送來的禮物——鏡子,寬1尺常1.5尺,三面。另有一封信談到最近的發展,及建鉛筆廠、造紙廠、肥料廠,希望楚雲天趕快把硫磺的來源搞定。上龍谷也送來一封信說縫紉機已試驗成功,即將投產。

楚雲天看公主所用的鏡子還是古老的銅鏡,早想給她換一面玻璃的,但公主認為西洋人的玻璃鏡子太貴,小小的一面就要250兩,而她一個月的月俸才180兩,舍不得買。楚雲天來到公主面前說︰「送你一件禮物。」

慧兒公主很高興地說︰「你好久沒送我禮物了,是什麼東西?」說著就拆開包裝,一面亮晶晶的鏡子呈現眼前。公主又高興又憂慮的說︰「是你買來的?」

楚雲天神秘兮兮的說︰「不是買的,是池本清送的,一共有三面,都交給你處理。」

慧兒公主說︰「這東西不是很難買到嗎,他怎麼一下就送來三面?」

楚雲天打哈哈說︰「他財大氣粗,你管他怎麼來的。別人的禮物不能隨便收,自家兄弟的禮物盡管收。」

慧兒公主欣喜地點點頭,說︰「正好還可送母後、國王各一面。」

楚雲天趁公主高興,就說︰「朝廷的財務吃緊,我看可以先從王宮節省起,宮里不用養那麼多內監、侍女。你看怎樣?」

慧兒公主說︰「打從你的自來水普及到全王宮之後,挑水、倒馬桶這些瑣事都不用人做了,只是要裁人並不容易,你把人家裁了,叫他們去那里謀生?」

楚雲天說︰「阿本打算辦鉛筆廠、造紙廠,需要工人,可以安排他們去就業,這名額不多初期只有100人。另外,現在縫制衣服都是用手工,也太慢了」

慧兒公主笑說︰「縫衣服不用人一針一針的縫,難道還能像抽水機那樣全自動?」

楚雲天很正經的點頭,說︰「正是可以自動地縫,上龍谷即將推出新產品——縫紉機,縫制衣服很快,所以我想把王宮原來縫補衣服的宮女都集中起來,訓練後試做成衣,送到龍情大商場去賣,若成效良好,就劃分出去做成衣廠,采股份制,自己管理。初期可有300人。」

慧兒公主很吃驚︰「連縫衣服都可以自動?這怎麼可能?」

楚雲天說︰「我可以解釋它的原理給你听」于是楚雲天比手畫腳,好不容易讓公主明白縫紉原理。

慧兒公主搞懂縫紉原理後,很佩服地說︰「上龍谷這麼厲害,有機會一定要去參觀。听起來開成衣廠又是一個賺大錢的機會,我可不可以去主持?這樣我就有事可以做了。」

楚雲天說︰「這個嘛,我要問問宰相的意見,畢竟你的身分不同啊。」

第二天,早上八點楚雲天來到武英殿會議室,一番寒喧後,楚雲天把昨天跟雲霞公主打算裁減宮人的一番談話,說給大家听,並問宰相︰「公主可不可以去主持成衣廠?」

宰相辛大人說︰「成衣廠若辦得成功,衣服的價錢可以降低,百姓可以得到實惠,宮中可以裁員,這是一舉數得的好事。但此事沒有先例,看禮部周大人有何看法?」

禮部周大人說︰「相傳先古炎帝教耕,如今公主教織,倒也是一樁佳話。但公主身分尊崇,此事還是得看公主親舅薛將軍的意見。」

兵部薛將軍一看你們盡說好,卻不負責任,牛脾氣就發作了︰「公主身分尊崇,那也要有實績才能贏得百姓崇敬。我們王家的人也不能光說不做,同意公主去辦成衣廠。」

工部李大人對機械最是敏感,听聞又有縫紉機要問世,雖不很相信縫衣服可以自動,但對駙馬的行動有盲目的崇拜,馬上舉手發言︰「那這個成衣廠,我們可不可以參股啊?」

楚雲天沒好氣地看他一眼,說︰「這個你要去問公主,我是不管的。」別人不敢去問公主,薛將軍已打好主意,等一下就去找公主談,邊跟同僚示意不要急。

楚雲天見沒人發言,就說︰「前幾天談到朝廷財政吃緊,我想節流不如開源,這幾天我想了二個辦法給朝廷賺錢。」眾人一听紛紛抬頭注目,鄭戶部最是關心,這麼多年他也沒想出個什麼辦法可以開源,未料駙馬幾天就想出辦法,趕緊洗耳恭听。

楚雲天先問戶部鄭大人︰「一畝田可以生產多少稻米?」

鄭大人回答︰「我朝種稻年熟三次,一畝田每次產200到250斤左右,視田地肥沃貧瘠不同。」

「現在跟古代的畝產比較起來如何?譬如100年前。」

「古代土地肥沃,畝產較多,比起來現在只有古代的七成。」

「那麼如果有辦法讓田地恢復到古代那樣肥沃,甚至超過,農民豈不是多賺錢?朝廷的田賦自然也可以多收?」

「那是當然,可是我們已想盡了辦法都沒有用啊。」

「我有辦法。」此語一出,眾人皆驚。楚雲天接著說︰「田地要根據地性施肥,不可千篇一律。所以我打算請池本清池大人來辦一個肥料廠,這個廠所生產的肥料有多種,並派人指導農民施肥,保證畝產一定在300斤以上。但朝廷必需允許到海外買原料-硫磺。」

宰相辛大人接口道︰「駙馬能有這個辦法,自然很好。」

楚雲天客氣地說︰「哪里,哪里。但允許到海外買原料-硫磺的事,卻先要同意。這事是那部的權責?」

兵部薛將軍說︰「是我啦,硫磺所以列入管制,是因為跟做火藥有關,但駙馬既然說是做肥料,我當然同意授權肥料廠進口,只是我很好奇,硫磺怎麼做成肥料,到時我要請池大人帶我參觀參觀。」

楚雲天說︰「反正老將軍跟池大人很熟,到時盡管找他。」

轉頭又跟戶部鄭大人說︰「稻田的肥料暫時告一段落,現在談商稅的事,我的思路是取消百姓的徭役,改采所得稅,賺得少便不用交稅,賺得多便多交。」

戶部鄭大人說︰「徭役是工部李大人的事。」

工部李大人忙說︰「徭役主要是用于修道路、修河堤,恐怕難以取消。」

楚雲天說︰「朝廷沒錢雇工,這才使用徭役。如果有錢雇工,那還要徭役做啥。所以終究是錢的問題。你也莫緊張,並不是現在就取消,而是假定取消。基本上,我認為商稅至少應跟田賦一樣為二十取一,但我們離這個目標還很遠。」

戶部鄭大人說︰「商稅已跟駙馬報過是核定稅額繳納,攤販是地方官府每天查收。」

楚雲天說︰「這方法不盡然公平,原則上應該是"年所得超過一定額度以上就交稅,一定額度以下免稅",這樣才能照顧低收入的百姓,你說是不是?」

戶部鄭大人說︰「是,應該是按這原則課稅。」

楚雲天說︰「要完全依原則做到是很難的,所以我們簡化一下︰(1)有店面的小商家仍照舊依定額課稅,但需提供雇用人員的年薪清冊。

(2)雇用20人以上大商家應設立營業額帳簿,依營業額減去雇用人員的年薪後二十抽一。

(3)所有受雇人員的年薪超過12兩者,就其超過部分二十抽一。

(4)采股份制之商家,發放股息時也是二十抽一。

(5)3人以下營業之攤販免稅,4人以上營業之攤販每人每天收1文。

以上稅率跟規則,大家可以再商討。」

宰相辛大人說︰「免除徭役但收商稅,這樣似乎比較公平。但人心都是能免則免,要改變很難。」

楚雲天說︰「這需要有百姓的共識,造成風潮,才能改變人心。目前的朝廷規定,都是一紙告示貼在城門,頂多是酒樓說書的再宣揚一番,這樣不夠普及。我想我們來辦一個報刊,宣導朝廷的法令外,可以刊載社會上的大小新聞、可以讓百姓投書、可以寫專論,比如朝廷如何收稅才公平。你看怎樣?」

宰相辛大人說︰「這需要仔細的想想,所需資金、編寫人才、印刷能力等等。」

楚雲天說︰「好,辦報刊、新商稅,你都去仔細想想,反正不急。」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禪讓天下最新章節 | 禪讓天下全文閱讀 | 禪讓天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