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3)班的主題班會由班委討論後定為「雁回嶺歸來談感想」。(鳳舞文學網)司文金做主持人,方心寧則坐在下面傾听大家的討論。紀紅飛也跟著來到班里,拿個本本認真地做記錄。她像是方心寧的影子,總跟在方心寧身後。難怪初三(3)班的所有同學見了她就跟見了方心寧一樣,有事找不到自己的班主任,就喜歡向她反應。但她這種虔誠的學習勁頭,讓方心寧覺得很不自在,仿佛是被人擠壓了私密空間,什麼時候都不能隨意。
司文金先做了個開場白︰雁回嶺村之行,使我們每個人都產生了不同的感受。看看村里艱苦的環境,看看村民落後的條件,看看劉達強家窘迫的境況,再看看劉媽媽的精神頭,身殘志堅,一心供兒子上學,劉達強本人也非常有志氣,每回考試總是全鎮第一名。我就想,我們家庭條件好一些的,不更應該有一個好的成績嗎?可事實往往不是這樣。同學們,你的這次雁回嶺村之行又有什麼想法呢?希望大家不要保守,講出來,互相做個交流。雁回嶺村之行只是個引子,談什麼都可以,放開了談,最後讓方老師給我們再作個總結。
他的鼓動效果不錯,大家開始爭相發言。
一個說︰我終于知道了錢原來是那麼難賺,可我平時只知道花錢,並沒想過還得靠辛苦的勞動去換。
一個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家庭條件比較好,玩的東西想要什麼有什麼,是不是玩物喪志最終導致我的學習成績不好?
一個說︰條件差也未必一定學習好。我有個親戚,家里很窮,他們家孩子年齡跟我一樣大,學習成績還不如我呢,老是想逃學。說起來,他爸也掙不了幾個錢,可就是非讓他上學不可,不上就打。父子倆常常這樣對峙,不知什麼時候能分個勝負,但孩子的學習成績依然是一天不如一天。
何強說︰家庭條件差了,往往出路不多,就只好指望著上學。我家里並不富裕,听何麗華來上學,我是無意中說給了我爸爸。我爸爸說,既然那里條件好,咱也去就是,平時多干一點,再儉省一點,也就有了。我爸爸對我說,只要你好好讀書,爸爸就是賣器官也供你。爸爸在我們黑山鎮的小煤窯上班,為了多掙些錢,從來不見他休個班。每當我要偷懶的時候,我就會想,爸爸正地下一鏟一鏟地掏煤,我有什麼理由在這里玩?
何麗華說︰要說條件,我家在我們村里算好點兒的,爸爸媽媽也最寵我。但是,我發現,我爸爸經常在喝了酒後偷偷地哭。他有時就對我說,我生了仨閨女,連個小子也沒有,你兩個姐姐上學不中用,你要再上學不中用,我還有什麼臉在村里干?這幾年村里考上大學的越來越多,爸爸是村支書,經常到各家去賀喜,而自己卻沒培養出個大學生來,他心里能不急嗎?想到這些,我就用功讀書,因為我有壓力,所以我有動力,而且我也堅信,我不比男孩子差。
最簡短的發言當屬喬小紅,話里還有點禪味呢︰一個人成功與否,是個人的造化,與個人努力有關,與家庭條件無關。
等同學們談完了,方心寧做了最後總結︰通過大家的發言,我也學到了不少東西,其一,每個同學都有這麼深刻而成熟的思想,這讓老師非常高興。其次,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人窮往往志不窮。條件好一些,沒有苦難的感受,確實不容易對自己的做為產生相應的警惕,不容易對他人產生同情心,甚至耽于眼前的享樂。但我想,我們只要知悉並注意這些不利因素,一切都是可以克服的。我們課本上所學的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劉禹錫等等一些大作家,大都仕途或者生活不順心,受排斥,遭貶謫,歷艱辛。然而,正是這些不幸,磨礪了他們,使他們有了比常人更深刻的思考,從而也有了非凡的作品。「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其實很多偉人都是苦難磨煉出來的。但是,我們家庭條件好,不代表我們失去了成功的機會。富裕了,物質條件好了,離成功的距離應該更近。我相信,只要付出了辛勞,就一定會收獲希望。高爾基說過這樣一句話︰「苦難是一所最好的大學。」今天,我要改一改這句話,作為這次主題班會的結束語︰美滿富足是一所更好的大學,只要我們時刻用苦難來警醒自己。
快下課了,紀紅飛忽然站起身來,說︰「方老師,我也有話講。」方心寧只好示意讓她說下去。
紀紅飛說︰「同學們,你們的活動我一直在參與,說句實在話,我覺得我從中受益匪淺。我上初中那會兒,也只不過是一天一天平平淡淡地過,談不上什麼學習的動力,有點兒困難就嚇怕了,就喪氣好多天。可是今天,我通過這項活動才真正明白,人不能懼怕困難,有時候,創造困難也要前進……」
紀紅飛說得很激動。她倒成了主角,連何麗華也給了她一些掌聲。
會後,方心寧把班會的主要內容整理下來,去交給校長。
那馬華跟著紀紅飛來到辦公室里,哭喪著臉。
紀紅飛問道︰「小男孩,又怎麼了?」
馬華說︰「你給我的那名片,我給人家打電話了,可她把我罵了一頓。我說我是馬華,她就給了我一個字……」
紀紅飛問︰「什麼字?」
馬華說︰「滾!」
紀紅飛就要反臉,可見對方並不是饒著彎地罵人,就長長地吐了口氣,說道︰「這里頭肯定是有誤會了,去給人家道歉,啊,必須去,听見沒有?」馬華「嗯」了一聲。
在校長辦公室里,程校長見方心寧來了,說︰「我正要去告訴你,有人在教育局把我們告了。」方心寧問︰「告我們?我們能有什麼可告的?」程校長說︰「告我們擅自搞集體戶外活動,沒有上報教育局,還說我們在活動中,鼓動學生給自己的親戚捐款。罪狀列了不少條。」
給方心寧明白,程校長所說的「我們」,其實就是他方心寧。
「說給誰的親戚捐款?」方心寧問。
「說劉達強是潘念剛的親戚,」程校長說,「這給了我們一個信號,說明我們內部有人搗亂。我們以後做事要更加謹慎,三思而後行。」
程校長看了方心寧的報告很是贊賞。可以看出,結果很合他的心意。
可是,到底是誰在背後搗亂呢?但無論如何,從雁回嶺村歸來後,初三(3)班的班風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讓人告了也值啊!
負責政教工作的潘念剛,最先從紀紅飛那里了解到這些情況,就去找程校長,商量推廣游學活動。程校長說︰「目前我們學校剛剛成立,還不適合搞很多這樣的活動。求安定吧。」潘念剛說︰「方心寧的合作教學也不錯,完全可以在泰雲推廣。這些天,他的課我听了不少。」程校長說︰「這我也知道,但推廣還談不上。他的課改是不錯,但未必成熟,更何況不同的老師,可能適合不同的授課方法。我向來反對搞形式主義,任何事情都不能搞一刀切。願意學習學習的,你們就自己去跟他探討,搞成運動,反而不美。」潘念剛說︰「方心寧雖然年輕,卻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呀。」程校長說︰「噢,是嗎?」潘念剛說︰「我說這話,可不是沖著他是你的學生。」程校長微笑著說︰「我們不能隨便樹一個形象,就像不能隨便貶低一個人一樣。先讓時間去評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