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印跡 第014章 收購棉花

作者 ︰ 無風地

()()江鵬飛是不願湊熱鬧的,江茂華則只看江鵬飛的眼s 行事,听從江鵬飛的指揮,江鵬飛不願做的事,江茂華自然也不會去做,但陸文仲卻是非要看個究竟不可,盡管自己也正在饑寒交迫之中。

陸文仲來到人群當中,見是幾個緝私模樣的人正在圍攻一個中年漢子,圍觀的則多是剛下船的乘客與小商小販。想是那中年漢子是個農夫,挑了一擔花生來銷售,緝私人員要征收捐稅,中年漢子不肯,或者是想逃稅,被緝私人員抓獲,要沒收中年漢子的物品,中年漢子自然不肯,便死命抗爭,由此而遭到圍攻。

拉扯了一陣,緝私人員見中年漢子不放手,便開始拳打腳踢起來,那中年漢子任憑緝私人員毆打,就是死命抓住那擔花生不放。一旁的陸文仲便看不過,正要上前去勸解,卻被不知什麼時候趕過來的江茂華一把抱住,硬生生地將陸文仲拖出人群,來到江鵬飛身邊。

陸文仲就不解,有點生氣地問道,「干嗎拉我?」

「走、走、走,先離開這里再說。」江鵬飛示意江茂華道。

于是,江茂華拉著陸文仲跟隨江鵬飛緊走了一段路,見已經遠離了那是非之地,這才停住腳步。陸文仲還在心有不甘地回頭向那張望。

江鵬飛便對陸文仲說道︰「文仲,你怎麼回事嗎?咱們可不是游俠,而是生意人。是游俠若路見不平,理當拔刀相助。可咱們是生意人,那緝私人員豈是我們可以得罪的,咱們躲都還來不及,你還要去湊上一份子!?」

「我也並不是想得罪人家,只不過是想勸解一下,有問題可以商量著解決,沒有必要非得動手打人,這都是新社會了。」陸文仲說道。

「新社會?新社會就不要吃飯,不要干活了?那些當差的不征稅,拿什麼來養那些官吏和軍隊,也就你覺得是新社會了。現在的軍隊比以往的多了不知多少倍,要養活這麼多如狼似虎的上等人需要多少稅收,你知道嗎?沒听說又要打仗了,新社會還要天天打仗,咱們苦難的r 子還沒開始。」江鵬飛宣泄了一下。

一番話把陸文仲說得啞口無言,但陸文仲仍是不服不理解,征稅就征稅嘛,非得要動手打人嗎?江鵬飛這時才覺察到陸文仲的認知幼稚到了什麼程度。

三人又走了一段路,來到了河州城鬧市區,找了一家小飯館歇腳,放下行李,點了幾個小菜,開始坐下來慢慢品味,以補償兩天來的疲乏勞頓。

吃完飯,三人又找了一家小旅館,開了一個房間,放下行李,收拾了一下,便開始躺在床鋪上養j ng蓄銳地休息。

休息了個把來小時,三人便起身準備到市場上去了解一下情況。江鵬飛跟旅館伙計打听好了棉花市場的位置,便帶著江茂華和陸文仲直奔目的地。

由于是下午,棉花市場已經散退,留下的都是商鋪坐賈。江鵬飛稍微察看和詢問了一下棉花的品質和價格,並沒有交易,他決定明天再來探個究竟。新棉剛剛上市,各棉花商鋪居然還存有舊棉,這是江鵬飛意想不到的。想是當地棉花充足,銷售不太順暢,這對江鵬飛來說可是個好消息。

離開棉花市場,江鵬飛帶著陸文仲二人又到其他市場上轉悠了一圈,了解到了當地雖然盛產棉花,布匹市場卻並不充足。人生在世,首先要解決的是吃飯和穿衣,故有「饑寒交迫」一說,這是人類的頭等大事,也是商業中最大的市場。

江鵬飛分析了一下,覺得河州雖然產棉,織布卻基本上用的是傳統的手工作坊,現代紡織業工廠卻寥寥無幾,且人口多,因此,布匹供不應求。

江鵬飛試著察看和詢問了幾家布行,得知當地布匹確實銷售得不錯,這讓江鵬飛很興奮,覺得找到了另一個買賣。江鵬飛在隆興酒樓當差時,會時常到對面的沈記布行竄門,一來二去,便對布匹這一行當相當熟悉,也快成了行家了。

次r 一大早,匆匆地吃了些早點後,江鵬飛便帶著陸文仲和江茂華趕到了棉花交易市場。太早了,城外的新棉還未進城,江鵬飛只得帶著江茂華二人又到布匹市場看了一下,跟幾個商鋪的老板初步達成了口頭協議,願意接貨。

到了上午,江鵬飛三人又趕回棉花市場,此時市場內已經是擠滿了棉商棉販。江鵬飛逐一察看過來,便覺得有一個攤位上的棉花成品堆積擺放得特別規整,很是搶眼,便過去檢驗品質,果然也是上品,便跟攤主攀談起來,問棉花產自哪里?攤主答復說是蘇家莊。江鵬飛一听說是蘇家莊的,眼楮便為之一亮,仔細地打量了一下攤主,果然慈眉善目,大有蘇東坡的風範。

原來,江鵬飛曾听聞曾祖江雲彤對江鵬飛的父輩們講述過,河州城外有一個農莊,名叫蘇家莊,盛產棉花,且品質上乘,傳聞這個農莊的莊民均是蘇東坡的後裔,莊內民風淳樸,勤勞務實,對棉花生產有一套專門的技術和管理措施,所生產的棉花成品分類嚴格,好的歸于一類,差的歸于另一類,絕不混淆,且很守誠信,保質保量,價格公道。蘇家莊的人一般將那些篩選下來的次品留下自己用,好的便全部往外銷售,因此,他們上市的棉花成品均是上乘的。

江鵬飛便詢問攤主的名號,攤主便答復姓蘇,名 瑜,果然是個儒雅的名字,也只有蘇東坡的後人才能取出這樣文雅的名字。

于是,江鵬飛便跟蘇 瑜攀談起來,談到了蘇家莊的名聲,不覺又拉近了雙方的距離。最後,江鵬飛自然收購了蘇 瑜攤位上全部的棉花,還不夠,便約好一起到蘇家莊去上門收購。

蘇 瑜是蘇家莊專門負責收集莊上的棉花向外推銷的主家。莊上的莊民將自家的棉花采摘收拾好後,便集中送到蘇 瑜家,由蘇 瑜匯集好統一進城去銷售,再將銷售款分散支付給各莊戶。蘇 瑜就等于是蘇家莊的銷售代理人。

雙方將棉花貨物交涉停當後,便一起搬運到江鵬飛三人落腳的旅館。然後由江鵬飛作東一起到附近的小飯館吃飯。吃完飯,江鵬飛留下陸文仲一人看守貨物,自己帶著江茂華便隨同蘇 瑜一起去蘇家莊。

蘇家莊就在河州城的西北面,緊鄰渾河堤壩,相傳宋時為一片洪水淹沒的荒廢之地,蘇東坡的後裔在此駐扎繁衍生息後,便將這一片廢棄地逐漸開墾出來,並年年收築沿線的堤壩,致使洪患在此銷聲匿跡,遂將一片廢棄地變成了良田。

行進了半個來小時,蘇家莊便赫然展現在了眼前。只見眼前一馬平川,阡陌縱橫,井然有序。蘇家莊就簇擁在這千里沃野之中,四周綠樹環繞,宛如棋盤上的一粒巨型棋子,一片好風光。整個莊園一面緊貼堤壩,另外三面則圍起了連成一圈的一道低壩,既是出門的道路,又是護衛莊園的一道屏障,堪稱天府之園。

很快,一行人在蘇 瑜的帶領下進入了莊園。但見沿路都有莊民沖著蘇 瑜點頭微笑打招呼,可見蘇 瑜在莊民中的地位。

到了蘇 瑜家,江鵬飛和江茂華便同蘇 瑜一起收拾稱量棉花。由于有誠信,江鵬飛與蘇 瑜幾下子便交涉完畢。于是便打包,請了一輛牛車,裝載結實,便又辭別蘇 瑜,馬上回轉旅館。

到了旅館卸下貨物便打發牛車回去。時間甚是緊湊。

由于這次到河州來,只是單一的收購貨物,不用銷售商品,便無須再在此停留。剛好因是隔r 有船,正輪到明天起航。江鵬飛三人便決定明天就起程回去。

次r 一大早,吃完早飯,備好干糧,江鵬飛和江茂華便去購買船票,陸文仲則留守在旅館看守貨物。從河州回江川由于大部分是順水行程,故航速更快,所需時間更少,因此,這邊的航船便選擇下午起航,而到達江川則是在第三r 的上午。購好船票,江鵬飛和江茂華二人便請了一輛馬車一起坐上快速趕回了旅館,將貨物裝載停當,退了客房,便加緊趕到碼頭,辦了手續,便搬運貨物上船。

三人均是有點歸心似箭,加上搬運貨物有點勞累,雖然一路風光無限,卻也無心玩賞。一路平安無事,三人忍饑挨餓,漂泊了兩天終于又回到了江川。

江鵬飛將棉花貨物暫時寄存在先前下榻的旅館內,便要去聯系銷售對象。陸文仲便去找陸詩昆,告訴陸詩昆,他們已經采購好貨物安全回來了。

于是,陸詩昆隨同陸文仲趕到旅館,和江鵬飛商量銷售的問題。陸詩昆認識幾家棉紡廠的老板,也曾跟幾家老板有過口頭交易協定。二人覺得先跟一家名叫林氏紡織廠的中型棉紡廠聯系,這家紡織廠沒有自己的貨運渠道,完全靠在市面上采集原料,由采購商供應棉花,應該容易接納。事不宜遲,二人決定下午就去林氏紡織廠聯系一下。

中午,陸詩昆回家告訴江雅靈說江鵬飛三人已經平安回來了,江雅靈聞言非常高興,夫妻倆遂決定晚上在家里設宴為江鵬飛三人接風洗塵。

下午,陸詩昆到單位上「卯」了一下,用電話跟林氏紡織廠先取得了聯系,然後趕到旅館,接了江鵬飛,便陪同江鵬飛直接趕往林氏紡織廠。

林氏紡織廠的老板姓林,名德生,祖上是經營棉加工作坊的,後被洋人的洋紗洋線洋布一沖擊,土布土作坊逐漸土崩瓦解,于是便改行充當了洋人的買辦人員。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後,洋人忙于戰爭,商品運輸路線也受阻,洋人不得不將一些工廠折舊變賣,林德生抓住了這次機遇,接手了洋人的一個紡織廠,幾經整合成為現在的林氏紡織廠,專門從事棉紗棉線生產,規模並不大。

林德生在充當洋人的買辦時,負責的是產品的銷售,棉花采購這一塊便生疏了,開辦工廠後,只能從市場上組織原料貨源,但也省去了采購運輸成本。

到達林氏紡織廠後,陸詩昆和江鵬飛便與林德生洽談起來。首先是看樣品,林德生是內行,一看便知貨物是上品,接著便談價格,雙方確定了同類貨物的價格,沒有爭論,生意便這樣談成了。

于是,雙方約定第二天上午交貨。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生存的印跡最新章節 | 生存的印跡全文閱讀 | 生存的印跡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