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七步成濕 10如此大捷

作者 ︰ 帝休

()孫策是怎樣的人呢?

這個群雄割據的年代,能人輩出。楊修這些日子幾乎將所英雄人物俱分析了遍。從各人發跡至于敗亡,以性格為出發點,深入淺出詳細將他們剖析開來。

孫策也不例外。

曹植一邊听著一邊感嘆,楊修不去當心理學家當真是浪費啊。

「孫策此人據于江東,表面上看不過繼承其父孫堅基礎,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他所繼承自孫堅的,並無寸土尺地,只不過是舊部官兵一千多入而已。」

「孫策上位時,方十八,如今不過二十六。孫策為人忠義孝廉,為江東招攬了大批賢才,其中最應注意的當為周瑜;孫策自身更是驍勇善戰,短短八年時間,從一千多人發展至佔會稽、吳、丹楊、豫章、廬陵五郡及江北廬江郡之勢,乃當之無愧的少年英杰。」

當時楊修說到這,略帶欽佩的表情斂了下去,眼中又有了若有似無的鄙薄。

「然孫策雖強盛,江東情形卻不樂觀。江東人勢混雜,山區軍民多受強宗豪帥所控,不受孫策征調;土著豪杰、因避兵禍而渡江南下之士皆作壁上觀,不敢輕易跟隨孫策。」

「是以孫策驟亡,孫策麾下廬江太守李術便不肯事權而亡叛,原打算投靠孫策的士大夫們也多有歸家之意,孫家中人更有投靠曹公之意。」

「此所謂樹倒猢猻散,不可不哀矣。」

這個時候,任何人舉兵對付孫家中人,江東也不過囊中之物。

——可惜的是,曹軍與袁軍僵持于官渡,劉備自身難保,這麼一塊肥肉,一時之間居然無人能啃得動。

曹植聞言,心中也有些感嘆。倘若獻帝密謀成功曹操身亡,那麼無論繼承人是否是曹丕,營中決計有人不服而散。屆時父親打下的基業,是否也會隨之消失于歷史長河?

楊修見他深思,繼續道︰「話雖這麼說,事實上江東情況也不至于太糟。孫策死前舉胞弟孫權繼承遺志,而據我所知,孫權年少而有謀略,不在孫策之下。」

「孫權?」

「不錯。江東子弟人才多。也不知你十九歲時,比之孫權又當如何啊。」

不管孫權繼承江東之後如何作為,曹袁兩軍相爭已至關鍵階段。

曹彰隨父親去了戰場,曹沖尚不懂太多,曹植與曹丕便時常跟著荀彧了解戰況。包括曹操憂心糧草不足,欲班師回許昌之事。

荀彧便將此事考校曹丕曹植,問他們當如何是好。

曹丕道︰「糧草自古是決定僵持戰的重要條件,如今我方困乏,袁方卻糧草充足,兼之父親據守官渡時間越久,軍心愈發不穩。是以丕以為,我軍當歸矣。」

荀彧皺眉愈盛。

良久,他才緩緩道︰「四公子呢?」

荀彧作為曹軍大後方總領,對財政的掌握自然不是他們可比的。荀彧雖這麼問他,心中卻也是有定論的。而這個定論,曹植並不認為會同曹丕一樣。

曹植便仰頭看著荀彧,認真道︰「荀大人認為如何,植便認為如何。」

曹丕愣了愣,噗哧一聲笑了出來。他彈了彈小孩鼻子,愉悅看小孩捂鼻委屈模樣︰「小鬼頭!」

荀彧也怔了瞬間,而後笑著模了模他的腦袋,當下休書一封︰「袁紹集兵于官渡,欲與公一決勝負。公以至弱當至強,若不能制,必為所乘……此乃出奇制勝之機,萬不可坐失。」

信送出後,他反而撫須嘆氣起來。

他可以預料到曹操收信之後信心百增之情形,但無論我方信心幾許,糧草終究是大問題。

這場戰事至九月時,袁紹合戰不利,頗受挫折。但曹軍方面,卻似已至糧盡的絕望場面。

而許昌百姓困于役賦,甚至有饑民餓死路旁。荀彧開始還能施粥安撫,到後來糧食實在供應不了這麼多人了,也唯有無奈嘆息。

此番狀況之下,吃不飽的人們開始持鐵棍等器具,反抗朝廷。

最為嚴重的一次,乃是曹植與曹丕走在路上,竟被十多人圍住。曹丕為保護弟弟,額角更被砸的鮮血淋灕。

卞氏請來大夫為曹丕包扎後,曹丕一怒之下打翻了藥碗︰「父親為生死存亡決戰官渡,他們卻如此鬧騰,難道他們不怕士兵們餓死後,袁紹再乘機攻破許昌麼?」

曹植瞧著少年難以自控的暴躁,面不改色命人再去熬藥。

事實上曹操留下些兵馬,命曹丕守許昌時他已料到此番狀況。他們父親要兄長做的,其實也不過穩住二字。可惜曹丕不過十四歲少年,此前幾乎全靠荀彧一人。

待曹丕發泄片刻,曹植才安撫道︰「如今戰事僵持,又缺少糧草,百姓怕其實很正常。不但他們怕,其實我也很怕。」

曹丕不語。

曹植再道︰「人們難忍饑餓,荀大人雖鎮壓了一部分反抗的人,明日到底還要拿出糧食來施粥。」

曹丕深吸一口氣︰「施粥,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太難了!且不說我許昌如今根本無糧,哪怕有,也該先供父親!」

曹植皺眉。半晌,才緩緩道︰「但許昌是我們的根,許昌若是亂了,豈非大樹根底潰爛了麼。哪怕上方枝葉如何旺盛,這棵樹已經死了。」

曹丕面上雖還有余怒,到底冷靜下來了︰「但我們根本無糧,粥從何來?」

曹植思索片刻,斟酌道︰「其實,昨日我听先生說……如今雖非干旱時代,卻因戰亂導致許昌糧價高居千錢。但在荊州、江東,都不過三百錢一石。我們可以上表獻帝,向劉表、孫權征收。」

曹丕聞之,頹然坐倒嘆息︰「那兩人定要用各種理由推月兌!」

曹植笑道︰「不錯,但這是明面上。暗地里,我們可以借他人之手購買一批糧食。」

「……錢呢?」

曹植狡黠一笑︰「先生說,許縣商賈家產萬貫,二哥可問他們要。」

許昌既為漢都,這些年下來自然也聚攏了一批商賈。歷代朝廷重農抑商,依然止不住商賈們發財。

——如何問他們要呢?

曹丕睜大眼︰「你是說賣官蠰爵?」

這是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誰也不知商賈們想要抬高地位的心,究竟何等急迫。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商人譬如範蠡,呂不韋,俱以商入官。

再退步來說,倘若商賈們不願,便請獻帝下旨強制捐獻,他們又能如何呢。

所謂賣官蠰爵,便是用賣官的方法兌換金銀物資,這種做法雖能得一時財富,但買官賣官一旦猖獗,官場必橫生大量尸位素餐者。而且,買官者一旦履任,大都要搜刮百姓,巧取豪奪,以致民不聊生。

是以曹公遷都許縣後,曾嚴禁此事。

但此時已是非常時期,自然要用非常手段。這些買官的商賈們若能守一時清明,倒也罷了。若是不能,將來隨意找個借口殺了便是。

曹丕「蹭」一聲豁然起身。他幾步跨至門邊奪門而出,差點撞翻了重新端藥來的婢女。也來不及喝藥了,急忙找到荀彧上稟獻帝,商量此事。

曹植看著他莽撞的身影,笑了起來。

說起來似乎挺容易,實施起來畢竟還是有些難度的,商賈肯定接受征召,但捐獻的糧食必然不足,反而金銀錢財應是足夠。

不出所料,劉表、孫權果然只拿出一車糧食,還上表獻帝說土地荒蕪顆粒無收,聲情並茂使人聞之落淚。暗中購買糧食還算順利,再加上江東如今民心不穩,當地土豪多有願投奔曹營者,從江東帶了糧出來,暫緩許昌乃至曹軍困境。

糧至許昌已是十日後了,餓死人數已達百人。曹植隨曹丕站在城牆上,瞧著百姓慘狀,心中說不出的苦澀。

然後他听得曹丕喃喃自語︰「父親一定能戰勝袁軍的,一定能的……是不是?」

他便握了兄長的手,輕而堅定道︰「是。」

十月的時候,糧食又所剩不多了。曹丕發愁去找荀彧商量時,荀彧撫須笑道︰「二公子無需擔憂,我軍將勝了!」

他說完沒幾日,曹軍奇襲袁紹囤糧所在烏巢,燒毀其全部糧草,袁軍土崩瓦解。張郃、高覽燒毀攻具,率部降操。而袁紹、袁譚父子率領僅存的八百騎兵渡過黃河,逃回冀州。

此戰大捷!

至此,袁紹再不可與曹軍相抗,北方之地亦再無人可與曹軍相抗。

消息傳回許昌,萬人空巷。

此戰勝利,再不必擔憂許昌危機,曹丕心中自然也是輕松的。

他握著曹植的手走在街道之上,好像多年前父親剛定都于此,他第一次拉著年僅五歲的小孩走過這一條路一樣。視線所及,周遭人們臉上皆掛著笑容,看起來如此滿足而充滿希望。

他那時候便想,倘若有一日令百姓們如此滿足的人是自己,又是何等狀況?

——定然十分,愉悅吧?

建安五年,曹操于官渡大敗袁紹。然曹軍人困馬乏,尤其軍糧短缺,使操無力再行北進。次年三月,曹軍因缺糧,不能不就食于東平安民。

後操親自率軍擊劉備,備不戰而奔荊州。劉表令備屯駐新野,以防曹操。

曹丕便在這明媚春光里,邀請了一些青年才俊,一同踏青。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七步成濕最新章節 | 〔三國〕七步成濕全文閱讀 | 〔三國〕七步成濕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