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女謀略 第八十四章 變化

作者 ︰ 徐如笙

()康王只得匆匆準備行囊,安成郡王便說要跟著一起去,被康王拒絕了︰「我身邊還有周先生和衛先生,你不用擔心,倒是京城里的事情都交給你了,你要各處留心才是。(鳳舞文學網)」

安成郡王鄭重的點點頭,縱然他覺得蹊蹺,可端王的傷是真的,看不出半分作假的痕跡,他唯恐端王會在糧草的事情上動手腳,派人查探,也是一點破綻沒有,安成郡王疑惑了,難道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

康王離開京城時,安成郡王和徐景煥去送行,徐景煥特意把大刀介紹給了康王,讓他暗中保護康王,這還是徐妙筠的主意。

大刀知道了師父沒事,還有個兒子,自己也多了個師弟,便不急著去江西了,倒是徐妙筠,知道康王要去西北,便慫恿徐景煥推薦大刀隨行。

大刀本來還不怎麼情願,畢竟他是江湖人,康王是皇族人,互相不打交道,可沒等他拒絕,徐景煥便提出質疑,道︰「若真的武藝高強,怎麼會被人追殺成那個樣子?別到最後反成了王爺的拖累。」

大刀听了氣得要命,立刻就答應了,還說若是康王少了根頭發絲,他就償命,徐景煥便讓大刀暗中墜在隊伍後面,若是一路平安也就罷了,若是突發意外,康王也多了張底牌,大刀很爽快應下了。

康王走後的第五天,徐沛凝和新婚夫婿蘇又庭到棲鳳山看望徐妙筠,徐沛凝精神很好,穿著大紅色刻絲通袖襖,同色的撒花裙子。

而蘇又庭則是著寶藍色錦衣,風度翩翩,眉目俊朗,和徐沛凝站在一處猶如金童玉女一般,徐妙筠高興極了,親自給姐姐姐夫沏茶。

蘇又庭則給了徐妙筠兩個封紅︰「回門的時候就該給你的。如今補上也不晚。」

徐妙筠笑眯眯的接了過來道謝,徐沛凝便打發蘇又庭到寺里逛逛,讓她們姐妹說說私房話。

蘇又庭應了,脾氣很好,一看便是個溫文爾雅的人,徐沛凝見蘇又庭出了院子,這才放松下來。在榻上盤腿坐下,問徐妙筠在寺里可習慣。

徐妙筠笑道︰「剛開始不習慣。現在覺得挺好的,我離家這些日子,家里可有什麼事?哥哥是報喜不報憂,弄得我一無所知。」

徐沛凝笑道︰「都挺好的,大嫂有了身孕,祖母和娘高興地跟什麼似的,祖母的身體也很好,往年夏天炎熱還會覺得不痛快,今年二哥早早請了林大夫來把脈,居然沒什麼事。一整個夏天也沒什麼不舒服,就是擔心你,听服侍的丫頭說,每天睡得早,醒的也早。沒到天亮的時候就睜眼了,自言自語的嘮叨,擔心你在寺里受委屈。」

徐妙筠听了,眼淚忍不住流下來︰「我也很想祖母。」

徐沛凝拍拍她的手以示安慰︰「二哥每每來看你,回去只說好,祖母也擔心他報喜不報憂呢。」

姐妹倆嘰嘰喳喳說了半日,從家里的事又轉到了外頭的事上,徐妙筠便細細的問了西北戰事,生怕徐景煥真的一個沖動去了西北。

徐沛凝看問題顯然和徐景煥那些男子又不一樣,她細細的思慮了,道︰「二哥懷疑西北傳來的消息是假的,是端王為了月兌身的計策,可我覺得未必,端王掌著兵權,又有皇上的寵愛,在奪儲這件事上是有絕對優勢的,即便最後皇上不中意他,他也可以孤注一擲,起兵奪宮,這樣的話他得手的可能性也很大,又何必拘泥于一時的謀略呢?」

徐妙筠懂她的意思,就好比兩個人打架,若是實力相當,那定要小心翼翼,謀略得當,巧中取勝,若是實力懸殊太大,打敗對方最好的辦法是一拳打過去,那麼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反倒成了累贅。

在朝中,支持康王的多半是文臣,文臣注重體統,覺得康王是長子,理應被立為儲君,而武將多支持端王,因為武將覺得,憑實力說話,誰有本事誰當皇帝。

康王和端王的矛盾,與其說是奪儲的矛盾,倒不如說是文臣和武將的矛盾,立長還是立賢的矛盾,就像一直以來的康王和端王的相處模式,都是端王攻,康王守,甚少有康王主動出擊的時候。

那是因為康王心里很明白,一旦他主動出擊,那就相當于撕破了臉,就要各憑本事說話,這不是看那些文臣耍嘴皮子,而是看誰的拳頭硬,康王自認不敵,自然也就不會輕易引起爭斗,這也是他一再退讓的緣故。

而端王的心理也很微妙,他知道皇上有意立他為儲君,可儲君之事並不是皇上一個人說了算的,太後皇後都喜歡康王,那些文臣也都是康王的後盾,若是亂世,他自然不會理會那些文臣。

可如今太平盛世,武將反倒沒了用武之地,不如文官治世經國,用處更大,若是他強權奪取皇位,那就失去了民心,到時候那些迂腐古板的文臣們一起給他撂挑子怎麼辦?

所以端王才會猶豫不前,才會想盡辦法,讓自己繼位成為一件名正言順的事情,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一個無子便是他的硬傷,才會讓他在有三個兒子的康王面前生生矮了一截,讓他不得不收斂光芒,隱忍待發。

徐沛凝道︰「如今西北戰亂又起,正是端王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按理說他應該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怎麼會那麼不小心摔傷了腿呢?若說西北的事是假的,那他更應該前去收拾殘局,不讓人看出破綻來才是啊,如今端王受傷,卻放任康王去了西北,足見西北的事是真的,最起碼是經得起推敲的。」

徐妙筠若有所思︰「那端王摔傷了腿究竟是意外還是他故意為之呢?這樣對他又有什麼好處?」

徐沛凝沒做聲,這也是她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徐妙筠只恨自己身困寺中,不能親自打探消息,不然說不定也會助哥哥一臂之力。

她問徐沛凝︰「囡囡和貞貞常去家里麼?」

徐沛凝笑道︰「隔三差五去一趟,時常也會送東西過去,倒比你在時更親熱幾分,前幾日囡囡定親,祖母還把一個珍藏多年的翠玉滴水觀音做賀禮送了過去。唐二女乃女乃也是個識貨的,後來還親自上門道謝呢。」

徐妙筠大為驚訝︰「囡囡定親了?」

徐沛凝點頭︰「唐二女乃女乃相中的,那戶人家姓陳,在山東也是大戶,嫡系子孫算起來少說有百人,祖母說唐二女乃女乃眼光不錯,陳家家門風嚴謹。耕讀傳家,和江西晏家一樣。都是百年大族,囡囡定下的是陳家嫡長房的次子,雖不是宗婦,不能執掌府中中饋,卻也不容小覷,囡囡性子跳月兌,讓她做宗婦說不定會給人挑剔,做次子媳婦便無妨了。」

徐妙筠道︰「可我听說囡囡不是很情願,想要退親呢。」

徐沛凝笑道︰「她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有多少勛貴之家想把女兒嫁到陳家去呢。就為了和陳家攀上姻親,唐二女乃女乃也費了好大的勁兒才讓陳家點頭,如今哪容得囡囡鬧騰,後來還是唐夫人說囡囡定是沒見過陳家二少爺,心里沒底。這才不答應,于是唐二女乃女乃便想了個法子把陳二少爺請到家里來,讓囡囡隔著屏風看了一眼,結果囡囡更不願意了,還說人家長得丑,唐二女乃女乃氣的半死,說明明是個英俊瀟灑的翩翩兒郎。」

徐妙筠也忍不住笑起來,道︰「我估計囡囡是不想這麼早出嫁,這才這樣鬧騰。」

徐沛凝嘆氣︰「婚姻大事哪能由得了自己呢,說起來二妹妹也該出嫁了,為了她的婚事,祖母和娘都著急的很呢。」

徐妙筠不知道徐靜含喜歡楊敏之的事,笑呵呵道︰「二姐姐那樣的容貌,定要有個同樣俊俏的人去配,不然夫妻倆站一起,那人可要自慚形穢了。」

徐沛凝一笑,想起了楊敏之,身材高大,眉目英朗,如青竹松柏般挺拔,和徐靜含簡直天生一對,只可惜,有緣無分。

她心中一動,看向了徐妙筠︰「你在山上,安成郡王定來瞧過你吧。」

徐妙筠被徐景煥問過一次,倒沒有之前的羞澀,反而落落大方道︰「是啊,他說讓我安心等著,他會來娶我的。」

徐沛凝笑道︰「喲,山盟海誓都有了,還真是不錯,看來把你送到寺里,你們的緣分不僅沒有盡,反而更加親密了。」

徐妙筠對著姐姐也比較容易說出心里話,道︰「其實剛開始我也有些猶豫的,怕和他見面被人知道了會給哥哥惹麻煩,可是後來又想,事在人為,我確實喜歡他呀,他雖然叫我什麼都不用擔心,可我覺得,我最起碼要有勇氣面對各種麻煩,這樣才不算辜負他的一番心意,之前因為有哥哥,我反倒沒有這種意識,我總是要長大的,要自己扛起責任,不能什麼都指望別人,我向他表達我的心意,告訴他我想嫁給他,還讓哥哥明白了我的心意,別讓哥哥再刻意為難他,還有囡囡和貞貞,若到時候大家反對,最起碼她們會替我說好話的,一步步來,總會心想事成。」

徐沛凝愣住了,好一會才拍了拍徐妙筠的肩膀︰「你長大了,不用哥哥姐姐替你操心了。」

徐妙筠有些不好意思,忙岔開話題︰「二姐姐的婚事也要問問二姐姐的意思呀,她是怎麼想的?」

徐沛凝猶豫一下,把徐靜含心儀楊敏之的事情說了,徐妙筠大為驚訝,忙道︰「那祖母知不知道?」

徐沛凝道︰「怎麼敢讓祖母知道,原想著他和二哥交好,托二哥出面探探口風,若是楊敏之也有這個意思,那再告訴祖母,有二哥說話,祖母也不會反對,可楊敏之對靜含毫無所覺,還在二哥試探他的時候熱心的幫著去張家說媒,二哥說徐家沒有倒貼的閨女,不讓靜含再想了。」

徐妙筠道︰「那楊敏之還不知道二姐喜歡他了?」徐沛凝搖頭︰「怎麼好意思說,這可是于閨譽有損。」

徐妙筠道︰「楊敏之再好,也是妾侍所生,在楊家還被嫡母忌憚,處心積慮的算計他,誰要是嫁給他,估計也要跟著他忍氣吞聲的熬日子,他估計是有自知之明,知道配不上二姐姐。這才沒往這上頭想吧,若是知道二姐姐喜歡他,他會不會因此奮發向上,在楊家謀得一席之地後再來求親呢?」

徐沛凝被她這番話說得糊涂了︰「你是說只要楊敏之知道了靜含的心意便會上門求親?」

徐妙筠道︰「那當然了,二姐姐人長得美,性子又溫柔,哪點配不上楊敏之?之前咱們和曹嬸子接觸時。二姐姐細心溫柔,她的好曹嬸子比誰都清楚。若是知道自己能有個這麼好的兒媳婦,還不得睡覺都樂醒了。」

徐沛凝忍不住笑起來,道︰「這件事情我回去後再好好想想。」

姐妹倆一起吃了午飯,下午的時候徐沛凝才和蘇又庭一起離開,臨走前,徐妙筠看著蘇又庭,又想起了程愛蓮,低聲囑咐徐沛凝要有所防備,徐沛凝居然一副我早就知道了的樣子,道︰「你放心。我自有分寸。」

徐妙筠是真的放心,在她眼里,這個大姐還沒吃過誰的虧呢,定會把那個程愛蓮擺平。

回去的路上,蘇又庭說起了徐妙筠。多有贊譽︰「年紀輕輕在寺里住著,倒是挺沉穩的。」

徐沛凝笑道︰「妙筠從小是被二哥慣壞了,什麼都替她想到了,打算到了,她不用費一點心思,可她其實也是個很聰明的人,在二哥的耳濡目染下不說聰明絕頂,也鮮少吃虧受委屈,而且她人緣很好,在杭州的時候就有很多朋友。」

蘇又庭點頭,道︰「什麼時候我們又芳也這麼聰慧就好了,娘正打算給她說親,真怕她在婆家受委屈。」

徐沛凝笑道︰「小姑溫柔敦厚,但凡婆婆不是尖酸刻薄的,都看得出她的好,日子也不會過不好。」

蘇又庭點點頭,他覺得徐沛凝和徐景煥一樣,都是很有智慧的人,可徐景煥鋒芒畢露,徐沛凝卻隱忍內斂,而且從她嘴里說出的話好像都很有道理,讓你找不到借口反駁,也無形當中讓你對她言听計從,按著她的想法辦事。

蘇又庭覺得這樣的徐沛凝和皇後很像,早些年皇上再怎麼不喜歡皇後,再怎麼挑剔也沒找出皇後的錯兒來,甚至還讓皇上漸漸解除了心結,覺得皇後很好,不然泰寧公主是怎麼來的?

蘇又庭不是那種見不得妻子比自己有能耐的人,他反而覺得很驚喜,也覺得榮幸,對徐沛凝親昵中便多了幾分尊敬。

康王走後大半個月,安成郡王接到了第一封信,信上說他已經順利到了古城關,古城關的戰事是真的,韃子出兵,宋三奇雖然抵擋住了攻擊,卻也沒取得什麼戰果,現在兩軍對峙,援兵又到,正商議著如何出兵。

安成郡王這才放下心來,京城也陷入了一種短暫的安寧,既然援兵到了,定然會打破這種局面,那麼打勝仗是遲早的事。

可有的時候,打仗不是看人多就能贏的。

又過了半個月,邊關還是沒有傳來捷報,京城又陷入了一種焦躁中,而皇上的焦躁甚于任何人,他甚至有些後悔,覺得不該叫康王去西北,估計楊敏之出面都比他在行,關鍵是康王從沒有接觸過這方便的事。

康王在皇後的教導下一直是個溫文儒雅的君子,對于這種戰爭和軍事,他從來都是門外漢。

正當皇上猶豫要不要派楊敏之去西北把康王換下來的時候,古城關終于傳來了一封文書,卻不是好消息,信上說韃子集結九萬兵馬在古城關叫陣,在得知皇上的長子就在古城關時,更是瘋狂的沖關,古城關雖然在宋三奇的帶領下打退了幾波攻擊,但支撐不了多長時間了,希望能立刻增兵。

皇上大急,一面召楊敏之進宮,一面召端王進宮,令楊敏之去西北把康王帶回來,又和端王商議派誰去西北增援,安成郡王也時刻關注著宮里的情況,西北的消息一傳來,他就立刻商量了徐景煥,向皇上要求去一趟古城關。

皇上難得的斥責了他︰「戰場可不是誰都能去的,你就別跟著添亂了,若是有個三長兩短可怎麼辦?」

安成郡王失望極了,只能托楊敏之在西北盡量周全。

楊敏之比端王提前出發了十日,他帶著錦衣衛的精英,皇上給他的旨意是,一定要把康王毫發無傷的帶回來,因此一行人日夜兼程,不敢怠慢。

而端王則留下了,和皇上討論了接下來該如何用兵,同時調遣大軍也要幾天的時間,皇上問端王這一戰有沒有把握,端王笑道︰「父皇放心,西北的局勢我最熟悉,頂多三個月,一定把捷報放在您的書案上。」

皇上欣慰的點點頭,同時暗中遺憾長子不如次子能干。

端王走後的第三天,皇上又接到了西北的戰報,戰報上說,宋三奇主張以守為攻,而康王爺卻執意出兵,導致中了埋伏,全軍覆沒,而康王也被韃子俘虜了,韃子拿康王要挾,要宋三奇讓出古城關,宋三奇左右為難,正和韃子對峙,請皇上的示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貴女謀略最新章節 | 貴女謀略全文閱讀 | 貴女謀略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