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規 第105節第105章 緣與運

作者 ︰ 曉峽

()在急診室,大夫問過常志民二人,病人叫什麼名字。(鳳舞文學網)常志民說不知道,而會急救的人也只能搖搖頭,他和老王頭兒家不熟,並不知曉其姓名。大夫又問起病人的病史和宿疾,得到的回答仍是「不知道」,再問老頭兒是怎麼暈倒的,照樣不知道,真真一問三不知。「你們倆送他來的,咋啥都不知道呢?」醫生埋怨道。「我們……我不認識他,看見他的時候他已經躺在地上了。」常志民解釋。

此刻,二人坐在急診室外的椅子上等待著。「你通知他的家屬了?」常志民問會急救的人。「我給他打了電話,他說鄉親給他報過信了,估計就在咱們把他抬上車以後吧,他說他正往這里趕呢。」常志民松了口氣,瞥瞥會急救的人,猶豫一下,問︰「老兄,不好意思,我對你沒啥印象了。你咋認得我是常志民的?」會急救的人舌忝了舌忝嘴唇︰「老實說,光憑一張臉,我也不認得你,但我……還有村里人都認得你爹老九書記呀,也听說過老九書記的兒子……就是你這個名字。」

「噢。」常志民敷衍式的一笑,心想︰原來我又托了爹的福啊!這有點兒別扭,于是他岔開了話題︰「請問你咋稱呼啊?都是一個村的鄉親,相互不認識,要給外人笑話了。」「呵呵,我叫常春,我家住村東頭。不過我也不常在村里待著,一兩個星期回來一趟看看。」「這麼說,只要這次這位王……你說他叫……哦,老王頭兒沒事,學範偉的詞兒,咱們倆遇上也算是緣分了。常春大哥,你是在外頭打工?」「對,跟城里的醫院當護工。」「怪不得你會急救,在醫院培訓過吧?」「教了些基本的,巧的是最近兩次回家都用上了。上次高速路堵車,拖得我後半夜才往村里趕,踫到幾個記者出了車禍。這次又撞見老王頭兒昏倒。唉,一回家就出事,咋搞的?」「就當開玩笑說的話,這也是緣分。記者和老王頭兒,他們出事兒的時候恰好都趕上你在。多虧了你在,他們才得救了。他們很幸運,你是救星。」

這樣的話很是令常春受用,他對「老九」書記兒子的好感又增加了幾分︰「嗨,到底是有文化的人,給你說得還真像那麼回事,這話我听著忒舒坦了。」常志民閉上眼掐掐鼻梁的穴位,說︰「哎,啥文化人啊,我和大哥你一樣,都是背井離鄉到外頭打工的。」「你可跟我不一樣啊。」「有啥不一樣啊?表面看著穿幾件花衣服,蹲個豁亮些的辦公室,哼哼,那辦公室就和牢房似的,待里面就是賣苦力。論起老理來,我還不如你吶,兩年沒回咱們村啦,父母在堂,我這是不孝啊。」

常志民的話觸動了常春,二位素昧平生、身份與經歷迥然相異的大羊屯爺們兒對于「家鄉」與「家鄉外面的世界」這兩個概念及它們之間的對立有著相似的體會。其實有此體會的豈止他二人?只不過因為緣分,他們沒能如常志民與常春這般坐到一塊兒聊一聊。單言大羊屯村,那些成長于鄉土卻選擇出外務工的青壯年男女,他們的鄉愁與漂泊的無奈、苦衷盡管飽含各自的滋味,若將之譜寫成一首首心曲,比較他們各自的曲目,一定能找出許多共同的旋律。

「這里面忒憋得慌,出去待會兒?」常春提議道,「也能去迎一迎老王頭兒的佷子。」常志民同意了︰「就在門口吧,正對著護士台,有事她也找得著咱,喊咱咱也听得見。」二人走出急診樓門口,常春模出一包香煙,遞向常志民︰「來一根?」「謝了,我不抽煙。另外……醫院不讓抽煙吧?」「嘿,我自己倒忘了。」常春自嘲著把煙收回去,「你也覺得在外頭干活兒太累,是嗎?」「是啊。不過干我們這行,身體不是太累,主要累的是這地方。」常志民指指心口。「能想象到。」常春的手揣在兜里攥著煙盒,「我呢,說不清哪里累,總之就是太累。所以我盤算著,再過兩年就不在外頭干了。」「不在外頭干?你要回大羊屯?」「要是你爹老九書記的這個項目能成,我也情願回村種樹,說慘些,同樣是養家糊口嘛。」

常春天生勤勞能干,髒活兒累活兒全不怕,這是大羊屯村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包括外出的打工者所共有的品質。這樣的品質繼承自祖輩,可以說是代代辛勞耕作于田地中的中國農民留傳下來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本來,常春和那些外出打工者可能會繼續以耕種土地為生,如同他們的祖輩,然而在社會形態的劇變中,他們,他們的家園,他們的長輩和後輩,仿佛都被時代拋在了後面。他們的村莊不知不覺地變成了封閉落後的孤島。當城鄉差距以一種失衡的趨勢日漸擴大時,他們的生活水平在低層次徘徊,他們固有的很多思想觀念,而今顯得迂腐、陳舊——客觀視之,其中有些方面是遭到了持偏見者歧視性的描述,有些方面確實如此——而他們感受最深切也最實際的變化在于,同那些發達的地區、富裕起來的人們相比,他們發覺留守鄉村的土地,堅守耕種的祖業,似乎就等于守窮。似乎令祖輩們安居樂業的田地,今時今世即使以十倍百倍辛勤努力來耕耘,也種不出富足的家境。正像「成功者」給村中無所事事的年輕人起到的示範作用那樣,繁華的城市與生活寬裕的城市人群,在一定程度上從某個角度也對這些農民作出了一種示範︰種地的微薄收獲同城里的各類營生獲得的報酬與機會相比遜色太多了。在人類最根本的物質需要的驅使之下,繼承了吃苦耐勞品質的農民們紛紛棄守土地,別離了長輩和後輩,涌向了大山之外的謀生之路。這條路難測,他們既要靠自己,也要踫運氣。運氣稍好的,雖身不免吃苦受累,獲得的收入亦能保個人衣食無憂,並結余一部分貼補家用改善生活;運氣差的,縱使如賣苦力一般,卻要遭到殘酷的壓榨,還有可能得不到任何人身保障,甚或拿不到自己的血汗錢。而即便是這樣,每年春節過後,他們依然踏著堅定的腳步離開了越來越貧瘠的鄉土,若是在異鄉遇到了挫折,他們的首選也是換一個地方接著做異客。

「啥,我爸的項目?養家糊口?」常志民一驚。「哦,我這只是……咋說呢?啊,悲觀地說,最悲觀地說,結果也就是養家糊口。」看常志民一臉茫然,常春問︰「你是不是不知道老九書記要搞啥項目啊?」常志民現出窘色︰「是,我不太清楚,只是听我爹電話里說,他要盡全力辦一件振興咱大羊屯的大事。我沒問是啥事,可琢磨著一定又費力又費心,所以回來……看看他。」他並未明說,他身為家庭成員,回來是在「又費心又費力」的時刻為自己的爹提供一些鼓勵和支持,盡管這主要體現于家庭生活和精神層面。

「喲,那你還沒回家呢吧?」「是啊,一進村就踫上了老王頭兒這事……」「不要緊,回家以後,老九書記會告訴你他準備干啥的。沒錯,他干的就是要振興咱們村的大事。我也盼著這事能成呢,成了,我……我這樣的,就有指望了。」

常志民還不能完全理解常春的「指望」是啥,倒是在听到他說「老九記會告訴你他準備干啥的」之時輕聲一哂。

「哎,來了!」常春沖著前方大叫。常志民明白,是老王頭兒的家屬來了,循著常春的目光,他看到一個中年人火急火燎地跑過來,常春沖他招手。

「王……領導……」中年人跑到跟前,常春想不起他現在的官職了。「哎呀,叫我順陽就行!」中年人握住常春的手,「我大伯他咋樣了?」「正跟急診室做急救呢!大夫讓我們先退出來了。」「哎呀,常春,謝謝你,這回真謝謝你啦!」「別,別謝我,我沒幫啥忙。」常春的眼神移向常志民,「是老九書記的兒子常志民看見老……你老大伯昏倒了,一邊施救一邊喊人,我才听見的。也是他攔了輛車把大伯送醫院來的。」

「啊,你是書記的兒子?你就是志民?」中年男人的眼楮霎時瞪得老大,他就王順陽。

王順陽是老王頭兒的佷子,老王頭兒膝下有一子一女,女兒嫁到外村,兒子二十多歲去外地時乘坐的長途大巴在山路上出了事故,可憐的年輕人當場死亡。老伴兒去世後,老王頭兒便一個人住,佷子王順陽抽空兒過來探望照應一下。孤獨的生活和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加劇了他健康狀況的惡化,這已不是他第一次突發急癥。接到村民報信,王順陽急得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但在這個大日子,他還沒慌到不請假就「擅離職守」的地步。他直接找到了常九城,「老九」書記知悉人命關天,不僅叫他「快去」,還把自己的公車借給了他。王順陽會開車,當初給常金柱家的官做過司機,不過「老九」怕他心急出事,不準他開,親自跑到村長辦公室幫他借了給老村長開車的年輕司機。王順陽不曾預料到當他趕到醫院時會得知,首先向他大伯伸出援手的,竟是「老九」書記的兒子。

這也是緣分罷。

「謝謝,謝謝你志民!」除「謝謝」外,王順陽不知該說啥好了,「真是老九書記的兒子,謝謝了!」「不用謝,應該的。」常志民並不知道王順陽是誰,「咱們先進去吧,看看您大伯好些沒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犯規最新章節 | 犯規全文閱讀 | 犯規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