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馬振東哨音一響,整個生產隊的男女老少就得按照頭一天收工時隊長布置好的勞動任務去上今天的工。(鳳舞文學網)
每天上午有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可以讓大家抽抽煙、喝喝茶,下午收工前一小時,隊長和記工員就得開始對今天的勞作進行記分了。
莊子里的青年壯勞力一天是10個工分,60歲以上的老年人和婦女算是半勞力,勞動一天是7個工分,小孩子尤其是13歲以下的,勞動一天的工分多少只能是看隊長怎麼判斷了。
馬隊長告訴盧秀貞,馬康莊這邊因為種植的作物比較駁雜,所以並不是像其他生產隊那樣年終兌現。除了小麥因為種的少,所以一年分一次外,屬于什麼糧食收上來了就分配什麼糧食,今天水稻收獲了,那麼就把水稻分掉,紅薯又收了,那就分紅薯,現收現分!這就是為什麼換了三次人,帳卻總是記不清的原因。
盧秀貞要做的就是把每個人每天工分多少計算好,等分配物資時把每個家庭領走的糧食啊柴火啊明細都記清楚。
等年底冬天的時候,再根據整個莊的總收入這一年所有的物資都折合成人民幣除掉莊里的工分數,這樣算出來一個工10分多少錢,一般是2角-5角,高的有5角-8角,這種條件的生產隊沒有幾個,這樣一個家庭一年下來的工分收入減掉他們家今年領走的物資款項就是他們一家的年底應該分到的現金數。
回到隊里的辦公室,先把1月-3月初的爛賬單獨做了一個小冊子,把數據和人名用表格形式做好明細後打算找隊長和崔同勇到時再簽名確認下,這樣省得時間拖長了有些事算不清楚,另外把從她到崗後的新表格也都得做好。
橫項全是出工內容、每個大類又單獨做在了一張上,譬如第一張田務大類里就分了種黃豆、種水稻、種紅芋、種青菜等等;養殖里面又分了養豬、養雞、養羊;
數列里以馬姓、崔姓、王姓這樣劃分大類,然後以家庭的小類區分出來,列明男、女、小孩、老人這些細則。
現下除了過年前和下大雪、下大雨這種日子才休息,平時大家都忙著掙工分也沒人閑著,所以按照一周七天就在底下加了個工分的小計,希望以後核帳發現錯處時能夠好找些。
表格簡單,謄人名什麼的也就是重復性工作,可惜無碳復寫紙得八十年代才在華夏應用,所以只能認命寫。
嘴皮子動動快,整理的差不多了也放工了,盧秀貞趕緊拿著工分簿跑到打麥場,拿出簿子听著隊長邊報分邊記錄。
「咦唏,南蠻子1有兩手啊!這橫豎道道劃得蠻叫好看。」說話的盧秀貞認出是莊西頭住的王富貴。他話音一落,幾個老鄉頭都湊過來議論紛紛。
馬隊長也把工分簿拿了過去,內行看門道麼!他很快發現這樣的記錄方式條理清晰,日期和人口都一目了然,最後的小計也很是便于統計,滿面笑容夸獎︰「小盧啊大上海來的知青就是比我們侉子厲害,好啊!」
盧秀貞自是點頭應是,怎麼說這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能有兩把刷子讓老鄉高看一眼,誰還不好好干呢!
剛要下筆,三嫂擠進來一把拽過簿子,看完哼一聲扔了回來︰「劃得好看算什麼,算工分算對了才叫本事」扭著身子就扎進人群。有人就大聲調笑︰「你們家同勇你以為好能干!就是個雞/巴侉子」三嫂罵了句什麼,一群人哄一下就鬧開了。盧秀貞也笑,這邊的老鄉平時說話都是葷素不忌,粗話是張口就來,但是打趣也代表和你親近不是麼!
最近還沒有到真正農忙的時候,每天的工分也都沒有發生什麼爭議。就這麼到了三月底,莊里迎來了新的知青,一撥八個人,五男三女,還有安徽師範大學下放的一位老師,馬隊長又要安排這九個人的住房,又是辦交接的糧油、商品供應關系,隊里的勞動分派又天天得盯著,實在忙不過來就把噶梁和盧秀貞叫來搭把手。
這批上海知青都來自三好中學,五位男同學︰王俊、顧廷愷、趙佳、沈杰外號和尚、高建晟,三位女同學︰陳綺菲、黃愛敏、施軍。年青人打成一片非常快,男的那個和尚很快和噶梁勾肩搭背的住進了小破廟,有點名副其實的意思了。剩下的四個兩兩安排到了之前說好的老鄉家,女同學三個人也都住進了生產隊閑置的一個雜物房。
做完飯盧秀貞端了一小鍋面條和自己偷渡出來的一點大頭菜給三個女同學送了過去,把莊子的情況跟他們講了講,現在就要進入播種期了,他們得盡快適應環境,當然不是每個知青下鄉都老實的勞作的,家庭條件好的完全可以靠父母救濟,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知青也不在乎那一天幾個工分。
正在燭光下給家里和二姐寫信時,陳綺菲來還鍋和碟子,她長了一對笑眼,秀挺的鼻子下小嘴嫣紅,看上去有點像後來的那個影星陶紅。大概人是要講些眼緣的,盧秀貞一見就挺喜歡,拉著她坐在炕上一比兩人一樣年紀,論起月份竟還是陳綺菲大了幾個月,再一聊陳綺菲的外婆家離盧秀貞家很近。
花季少女總會因為生日相同、愛好一致又或者喜歡同一個人之類的理由莫名親近,才一會兒兩人親近不少,也因此曉得了陳綺菲家里的情況。
陳綺菲自己家是住在順昌路弄堂深處一幢小洋房里,解放前1-3樓都是他們家的,但是因為她父親的歷史問題,現在只有三樓是他們的了,她母親又要掙生活又要照顧他們兄妹三人實在看不過來,她就經常在外咸瓜街她外婆家住著,住一兩天當然沒什麼,可舅舅也成家了呀!家里舅媽、小表弟人口一多自然很多事轉不開,下鄉也許對于她算是一定程度上的解月兌。
提起生活上的負擔,陳綺菲顯得心事有點重,好在兩個人都比較樂觀,又大致說了說盧秀貞以前在兵團的事,時間也就不早了。
「阿菲,我快要拿壯勞力的工分了,我家也沒什麼負擔,你有什麼不方便的時候一定要找我啊!離鄉背井的,不要抹不開面孔,我們自己過好了,以後才能報答別人。」
「秀貞,謝謝儂!真沒想到我還能有這麼好的運氣,千里之外還能認識個妹妹!」
兩只手緊緊交握,誰也沒料到,這份來自鄉村的友誼綿延到了今後漫長的歲月里,而馬康莊這個小小的土草房成為了回憶長河中最溫暖的那顆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