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大娘子 第83章

作者 ︰ 李李譚雅

阮小七避著胡七郎的同時,內心對這位鐵娘子也有些佩服。♀

一個女兒家混到她這個地步,也算十分本事了。尤其打仗之時,回回必沖在前頭,受了傷也不吭一聲,真是硬氣。

她這般拼命不為別的,只不想阿爹好容易扯起了的這一支胡家軍傳到自己這里斷了,墮了她阿爹的威名。

她這番驕傲姿態倒也贏得了底下那幫粗漢子的尊敬,便是周老三也搖頭嘆息,

說是此女如此剛強,別有一番風情,在床上肯定與平常女娘滋味大不同。可惜不能做妾不說,連調戲玩弄也是不能,只能看不能動,真真是暴殄天物。

阮小七對周老三這個貪花、葷素不忌的毛病十分無奈,本不欲說,想到譚雅給自己寫的那心中講的,

苦笑道︰「二哥,嫂子才九死一生地給你生了個大胖兒子,你還在這惦記別的女娘,可真是……」

周老三極其不在意地擺擺手打斷他的話,道︰「我又沒打算休妻另娶。生孩子,哪個不是九死一生?更不要提你嫂子又生了個兒子,我周老三缺兒子麼,我要的是女兒。」

阮小七皺皺眉,勸道︰「二哥,你這番話在我面前說說也就罷了,嫂子知道了豈不是寒心。」

周老三搭著他的肩膀,吊兒郎當地答道︰「我也就敢在你面前說說,大哥這次對我都有些怨言,說我不會挑女人,找了這麼個惡毒貨。行了,我不講就是了。

咱不說這個,我這里是沒辦法,你嫂子那彪悍娘們,跟她講理根本講不通。

三弟你就不同了,以前那什麼阮老狐狸給你的,那個樊家的不是沒了麼,弟妹是大家出身,知書達理的,就沒說給你再納個妾什麼的身邊伺候?

再說,如今咱們兄弟不同往日了,像你我這般身份,身邊沒個把妾服侍,面上實在不好看。

你看那安撫使李瑾,听說家里一妻一妾,還有兩個明著開臉的通房,真是比那齊人還有福。♀

他娘的,才十八就能過這舒坦日子;我他娘的快三十了,梳攏個清倌、養個外室還得偷偷模模,被你嫂子知道還得大鬧一場。

家里頭呢,除了那母老虎還能入眼,剩下那些個侍女都他娘的像是從土里才扒出來的,灰頭土臉的看不得。

就這樣,李瑾那廝心里還惦記著咱弟妹,我看著他那牛哄哄的德行就不順眼,真他娘的人比人氣死人!」

阮小七不接他納妾的話,只反問道︰「听說二嫂這次生的凶險都是因你外頭那個使的壞,你還有心思再養一個?」

周老三聞言果真氣上來,惡狠狠地道︰「嗯,操他娘的,那娘們看著嬌滴滴的,沒想到竟如此惡毒!

當初我尋思不要了就得了,想她這些年跟著我也不容易,三天兩頭地被你嫂子打罵,就給她留了些體己銀子,想就是不能找戶好人家嫁了,節儉些也能過活。

真不該發那點兒善心,很該卸了她的手腳再不要的。

我跟大哥說了,找到了人先別弄死,等我回去,一點一點扒皮再抽了她的骨頭,敢害我兒子!」

前面還嫌棄唐氏生了這個兒子,轉頭又恨得要將以前的枕邊人抽筋拔骨。

周老三這人,嘴上雖對唐氏不上心,滿口抱怨話,心里頭最看重的還就是唐氏。

你要說他和唐氏有情義呢,他又三天兩頭地要偷吃,埋怨的話十有*是說唐氏;

你要說無情呢,誰得罪了唐氏他又非得跟那人拼命,不管那人是不是自己以前的心頭愛。

阮小七深知周老三就是那樣人,與唐氏兩人一輩子打打鬧鬧,喊喊殺殺,卻是誰也離不開誰。

反正就連周老爹活著那會兒都管不了他們夫妻,自己也別多言了。

阮小七除了最開始與李瑾初見之時被他的風度姿容鎮住,心里有心自慚形穢外,等和譚雅有了那半個夫妻之實,心中踏實下來,他本是個豁達之人,慢慢地就放開了。

一路上行軍打仗,本以為李瑾這種白淨的官家衙內必是吃不了苦受不了罪,說不上還要拖累他們通河軍。

哪里想到看著無用的李瑾也懂得拉弓射箭,說起兵法也頭頭是道,竟是個文武兼修的全才。

再說他和九皇子經過被追殺,有了輾轉逃難那番體驗,于世情上也有些通透,不是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假道學。

加上李瑾性格老實厚道,對人態度和煦,完全無那些個官家衙內的傲慢毛病,跟這些江湖粗野漢子相處起來竟也融洽。

軍中眾人都道李瑾為人不錯,便不再像初見面那樣戒備他是天子近臣,處處遠著他,開始與他結交起來。

便是作為情敵的阮小七雖然心中到底還存著疙瘩,也不得不對這樣的人放下成見。

至于李瑾,見識到了阮小七功夫了得和手段圓滑,見其不過比自己大四五歲,手下那些自由散漫的江湖人竟都听命于他,便也敬佩這人有些本事。

但從內心來講,這般粗野彪悍的江湖漢子,真是與那個明媚嬌俏的譚家大娘子十分不相配。

李瑾心中嫉妒卻不肯承認,只認為自己是為譚家大娘子惋惜,暗嘆真是牛嚼牡丹。

想她日夜不得不跟這種人相伴,那粗人哪里懂得朝花夕拾的雅趣,詩詞曲賦的美妙,阮小七這種人甭說跟她對賦,便是听都听不懂吧。

阮小七也不知有意顯示還是無意流露,總之他那身上穿的用的,樣樣都是精細物,一看就不是街頭市坊粗制濫造的東西。

越往南越熱,這兩天李瑾有些鬧暑熱,軍中一干眾人都過來探望。

不提別人拿的東西,單說這阮小七,拿出那消暑生津的丸子,個個都用蠟紙仔細包好,裝在不大的小荷包里,正好隨身帶著,用時取出極是便宜。

那荷包做的精巧,褐色緞子做底,上面用銀線繡的。

圖案竟是一人月下舞劍,明月青松,皚皚白雪,意境很是不同不說,與阮小七的身份也十分匹配,一看就是照著他精心設計打的稿子才做出來的。

李瑾拿在手里,細細看了許久,又猶豫半天,才那荷包遞回去,拒絕道︰「藥丸我留下吧,這荷包乃是私物,實在不好留在我這里。」

阮小七推回去,笑笑道︰「沒事,這個是我娘子專門給我備著送人的,荷包是她讓下人做的。」

眾人紛紛都道阮小七家的娘子極其賢惠,就連吳魁也夸好,說阮小七有福氣。

胡七郎站在那里,突然來了句︰「听說小七嫂子是京城譚侍郎家的嫡長女,不知與李安撫使可曾認識?」

這話一出口,不知道的人皆跟著紛紛附和,他們對那種如同遠在天上的人家實在是好奇。

李瑾和阮小七兩人對視一眼,李瑾先撇開眼,低頭道︰「唔,自然認識譚侍郎。譚侍郎乃是甲午丙年的探花,京城有名的才俊,但小七……嫂子……我不曾認識。

男女授受不親,家里的女眷等閑是不能讓外人見到的,更不要提認識了。」

其實李瑾真沒有諷刺胡七郎的意思,他就是個老實人,這說不認識譚雅,讓他撒謊已是十分為難了。

他不過是擔心阮小七知道自己和譚家大娘子曾經認識,回去猜疑嫌棄于她,只好借著規矩說事。

哪里想到他無意之間一句話,說的胡七郎面色雪白,及至走了都再沒開口。

她說那話不過是想給阮小七上眼藥罷了,並不知背後緣故,哪想到竟听得李瑾如此說。

這胡七郎雖然對玉面郎君李瑾無意,但她這人有個毛病,也是被周圍的男人慣的,就是她能嫌棄男人,卻不能忍受有男人嫌棄她。

尤其李瑾玉面風姿,被這樣人一說,簡直是如雷劈一般,胡七郎生平第一次為自己不守規矩懊惱起來。

再加上阮小七對她一直冷淡抗拒,難免讓在男人堆里一直所向無敵的胡七郎有些灰心,難道自己就是那般不如她譚氏?

再听得李瑾這樣一說,又有些疑心阮小七是嫌棄自己跟別的男人不干淨,所以才無論如何示好,都一副避之唯恐不及的模樣,還生生要將自己與那水猴子推做一對。

只可惜李瑾當時只顧低頭想自己心事,不知那阮小七听沒听說過去年京城關于自己和譚雅的傳聞,竟絲毫沒看到胡七郎臉上的異色。

其余眾人也都是男子,便是注意了也沒深究,紛紛都贊嘆道︰「原來小七嫂子的阿爹是探花啊,這才真是大家閨秀,書香門第啊,怪不得看起來就和一般女娘不一樣。

不過小七嫂子雖是出身大家,卻平易近人,和寨子里的嫂子也相處得好,譚家的教養真是好。」又有夸贊阮小七夫妻和睦的,都是十分羨慕。

胡七郎只覺得周圍這些人說話刺耳刺心,令她極其不舒服;而李瑾也在難過,那消暑丸子就含在他嘴里,酸酸甜甜的甚是好吃,心里卻是澀得發苦。

就是嫁到這種地方,和這樣的粗人成了親,譚家大娘子還是能將日子過得這般好,人人都夸贊,她真的真的是太美好了。

李瑾不由有些出神,要是當初自己執意不娶那崔四娘,而是堅持要娶譚家大娘子的話,想來最後曾阿翁也會如了自己的意,那麼,是不是被眾人羨慕的就是自己了。

而不是像現在,自己有家也不願回,每日一進門阿娘就跟自己埋怨要孫子,曾阿翁不時地勸誡自己忍耐不能意氣用事,

那個烏煙瘴氣的院子,妻妾通房們的勾心斗角,貌似賢良實則狠辣的娘子,哭哭啼啼的妾室,自己那未出世就沒了的孩兒……這一切的一切,真是煩透了。

大家見李瑾面色晦暗,以為他病體難支,紛紛起身告辭。

等出去了,周老三低聲與阮小七笑道︰「三弟,你這丸子一送,只怕李安撫使的癥候不但不減,還得再添些新癥候。」

阮小七笑笑沒答話,心里卻十分暢快。

他看到李瑾那副黯然神情只覺解氣。心道︰你自摟著家里的美嬌娘罷了,還敢肖想我的小芽兒,要不是看你為人尚可,早就半夜里結果你的狗命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譚大娘子最新章節 | 譚大娘子全文閱讀 | 譚大娘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