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人為什麼活著
!#
銀河,你好!
我在家里給你寫信。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只來+你問我人為什麼活著,我哪能知道啊,我又不是牧師。釋迦摩尼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出了家,結果得到的結論是人活著為了涅磐,就是死。這簡直近乎開玩笑了。
不過活著總得死,這一點是不錯的,我有時對這一點也很不滿意呢。還有,人活著有時候有點悶,這也是很不愉快的。過去我想,人活著都得為別人,為別人才能使自己得到超生。那時大家都這麼想吧?結果大家都不近人情的殘酷,都走上宗教的道路了呢。我們經過了那個時代,把生活都變成一個連綿不斷的宗教儀式了呢。後來我見過活著全然為自己的人,他們是真正的唯物主義者,把自己當成物質,需要的東西也是物質,所以就分不出有什麼區別。比方說,物質生活就是生活本身嗎?有人分不出來。
總之,我認為人不應當忽視自己,生活就是自己啊。總要無愧于自己才好。比方說我要無愧于自己就要好好地愛你才對。也不能讓人家來造自己,誰要來造我我都不干。有人要我們這樣要我們那樣,我們就不知道什麼是生活本身了。過去我們在頂禮膜拜中度過光陰的時候,我們知道什麼是生活嗎?現在我們在一片拜物聲中過的是什麼日子啊。我自己過去和現在都很不好。不過我現在要愛你,我覺得我很對,你也覺得我很對,別人與此有何相干。
我這麼說你恐怕要怕我了。我一點也不可怕。不管你是誰,是神仙也好,是偉人也好,請你來共享我們的愛情。這不屈辱誰,不屈辱你。
我不喜歡稀里糊涂地過日子。我媽媽有時說︰真奇怪啊,我們稀里糊涂地就過來了。他們真的是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是我們本身。我們本身不傻,也不斤斤計較大衣櫃一頭沉。干嗎要求我們有什麼外在的樣子,比方說,規規矩矩,和某些人一樣等等。有時候我真想叉著腰罵︰滾你的,什麼樣子!真的,我們的生活是一些給人看的儀式嗎?或者叫人安分守己。不知什麼叫「分」,假如人活到世上之前「分」都叫人安排好了,不如再死回去的好。♀
我有時對自己挺沒信心的,尤其是你來問我。我生怕你發現我是個白痴呢。不過你也該知道,我也肯為別人犧牲,也接受一切人們的共同行動,也盡義務,只要是為大家好,卻不肯為了儀式去犧牲、共同行動、盡義務,頂多敷衍一下。別人也許就為這個說我壞吧?我很愛開發智力,我怪嗎?不怪吧。我還愛一個美的世界,美是為人的幸福才存在的。我也不肯因為什麼儀式性的東西去寫什麼,唱什麼,畫什麼,頂多敷衍它一下。
總之,我是這樣。為了大家好,還為了我自己好,才能正經做事。為了什麼儀式,為了看起來挺對路,我就混它。我決不為了儀式愛你,我是正經愛你呢。我一正經起來,就覺得自己不壞,生活也真不壞。真的,也許不壞?我覺得信心就在這里。
我對自己有點信心。我愛你呢,愛你!
小波10月29日夜
第十五章孤獨的靈魂多麼寂寞啊
銀河,你好!
你的來信收到了。
我想我現在了解你了。你有一個很完美的靈魂,真像一個令人神往的錦標。對比之下我的靈魂顯得有點黑暗。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吧。你已經知道我對你的愛有點自私。真的,哪一個人得到一顆明珠不希望它永遠歸己所有呢。我也是。我很知道你的愛情有多美好(這是人們很少能找到的啊!),我又怎能情願失去它呢。
可是我有一個最高的準則,這也是我的秘密,我從來也不把它告訴人。就是,人是輕易不能知道自己的,因為人的感官全是向外的,比方說人能看見別人,卻不能看見自己;人可以對別人有最細微的感覺,對自己就遲鈍得多。自己的思想可以把握,可是產生自己思想的源泉誰能把握呢。有人可以寫出極美好的小說和音樂,可是他自己何以能夠寫這些東西的直接原因卻說不出來。人無論偉大還是卑賤,對于自己,就是最深微的「自己」卻不十分了然。♀這個「自我」在很多人身上都沉默了。這些人也就沉默了,日復一日過著和昨天一樣的生活。在另外一些人身上,它就沸騰不息,給它的主人帶來無窮無盡的苦難。你說,是什麼使雙目失明的密爾頓苦苦地寫詩呢,還不是它。你看,好多人給它許下了諾言,安德謝夫說他是個窮鬼時下定了決心,除了一顆槍子兒什麼也擋不住他。可是他成了闊佬以後呢?心安理得了。
至于我呢,我情願它永遠不沉默,就是它給我帶來什麼苦難都成。我們都活著,將來我們都活過。我情願它沸騰到最後一秒鐘為止,我永遠不希望有一天我心安理得,覺得一切都平穩了。我知道,生和死,這是人們自己的事。誰也救不了別人的靈魂,要是人人都有個不休不止的靈魂才好呢。我真希望我的靈魂像你說的,是個源泉,永遠汲取不干(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我希望我的「自我」永遠「廞廞」地響,翻騰不休,就像火炭上的一滴糖。
我真不想有一天我自己覺得我有了足夠的智慧,可以夠用了,足夠明辨是非了。
你知道我希望人人都有自己的智慧,你也知道了我以為大家的靈魂只有自己才能救得了。所以我永遠不會想把別人的靈魂據為己有。我只希望我們的靈魂可以互通,像一個兩倍大的共同體。你知道嗎,孤獨的靈魂多麼寂寞啊,人又有多少弱點啊(這是使自己哭泣的弱點)。一個像你這樣的靈魂可以給人多麼大的助力,給人多少溫暖啁!你把你靈魂的大門開開,放我進去吧!
本著這些信念,我很希望你絕對自由,我希望你的靈魂高飛。當然,你將來愛上別人,不就說明我的靈魂暗淡了嗎?除了嫉妒,不是還宣告了我完蛋了嗎?到了那一刻,你怎麼能要求我興高采烈呢。誰也不會完蛋了還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所以你這要求過當了呢。不過,從我這時的理智看來,那時你還是離開我好。要是到那時我變了主意,那就是我變壞了,你就丟開我好啦。
我只有一個要求,要是到那時我還是我,你不要拒我千里,還和我做朋友,並且還要溫存一點,不要成心傷害我。
我不喜歡安分過什麼「日子」,也不喜歡死乞白賴地攪在一起。至于結婚不結婚之類的事情我都不愛去想。世俗所謂必不可少的東西我是一件也不要的。還有那個「愛」、「欠情」之類,似乎無關緊要。只希望你和我好,互不猜忌,也互不稱譽,安如平日,你和我說話像對自己說話一樣,我和你說話也像對自己說話一樣。說吧,和我好嗎?
小波星期三
第十六章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1
我到過歐美的很多城市,美國的城市乏善可陳,歐洲的城市則很耐看。比方說,走到羅馬城的街頭,古羅馬時期的競技場和中世紀的城堡都在視野之內。這就使你感到置身于幾十個世紀的歷史之中。走在巴黎的市中心,周圍是漂亮的石頭樓房,你可以在鐵柵欄上看到幾個世紀之前手工打出的精美花飾。英格蘭的小城鎮保留著過去的古樸風貌,在厚厚的草頂下面,懸掛出木制的啤酒館招牌。我記憶中最漂亮的城市是德國的海德堡,有一座優美的石橋架在內卡河上,河對岸的山上是海德堡選帝侯的舊官堡。可以與之相比的有英國的劍橋,大學設在五六百年前的石頭樓房里,包圍在常春藤的綠蔭里——這種校舍不是任何現代建築可比。比利時的小城市和荷蘭的城市,都有無與倫比的優美之處,這種優美之處就是歷史。相比之下,美國的城市很是庸俗,塞滿了亂糟糟的現代建築。他們自己都不愛看,到了夏天就跑到歐洲去度假——歷史這種東西,可不是想有就能有的呀。
有位意大利的朋友告訴我說,除了髒一點、亂一點,北京城很像一座美國的城市。我想了一下,覺得這是實情——北京城里到處是現代建築,缺少歷史感。在我小的時候就不是這樣的,那時的北京的確有點與眾不同的風格。舉個例子來說,我小時候住在北京的鄭王府里,那是一座優美的古典庭院,眼看著它就變得面門全非、塞滿了四四方方的樓房,丑得要死。鄭王府的遭遇就是整個北京城的縮影。順便說一句,英國的牛津城里,所有的舊房子,屋主有翻修內部之權,但外觀一毫不準動,所以那座城市保持著優美的舊貌。所有的人文景觀屬于我們只有一次。假如你把它扒掉,再重建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這位意大利朋友還告訴我說,他去過山海關邊的老龍頭,看到那些新建的灰磚城樓,覺得很難看。我小時候見過北京城的城樓,還在城樓邊玩耍過,所以我不得不同意他的意見。真古跡使人留戀之處,在于它歷經滄桑直至如今,在它身邊生活,你才會覺得歷史至今還活著。要是可以隨意翻蓋,那就會把歷史當作可以隨意捏造的東西,一個人盡可夫的娼婦;這兩種感覺真是大不相同。這位意大利朋友還說,意大利的古跡可以使他感到自己不是屬于一代人,而是屬于一族人,從亙古到如今。他覺得這樣活著比較好,他的這些想法當然是有道理的,不過,現在我們談這些已經有點晚了。
談過了城市和人文景觀。也該談談鄉村和自然景觀——談這些還不晚。房龍曾說,世界上最美麗的鄉村就在奧地利的薩爾茲堡附近。那地方我也去過,滿山樅木林,農舍就在林中。鋪了碎石的小徑一塵不染……還有荷蘭的牧場,彌漫精心修整的人工美。牧場中央有放干草的小亭子,油漆得整整齊齊,像是園林工人干的活;因為要把亭子造成那個樣子,不但要手藝巧,還要懂什麼是好看。讓別人看到自己住的地方是—種美麗的自然景觀,這也是一種做人的態度。
談論這些域外的風景不是本文主旨,主旨當然還是討論中國。我前半輩子走南闖北,去過國內不少地方,就我所見,貧困的小山村,只要不是窮到過不下去,多少還有點樣。到了靠近城市的地方,人也算有了點錢,才開始難看。家家戶戶房子寬敞了,院牆也高了,但是樣子惡俗,而且門前漸漸和豬窩狗圈相類似。到了城市的近郊,到處是亂倒的垃圾。進到城里以後,街上是干淨了,那是因為有清潔工在掃。只要你往樓道里看一看,陽台上看一眼,就會發現,這里住的人比近郊區的人還要邋遢得多。總的來說,我以為現在到處都是既不珍惜人文景觀、也不保護自然景觀的邋遢娘們邋遢漢。這種人要吃,要喝,要自己住得舒服,別的一概不管。
我的這位意大利朋友是個漢學家。他說,中國人只重寫成文字的歷史,不重保存環境中的歷史。這話從一個意大利人嘴里說出來,叫人無法辯駁。人家對待環境的態度比我們強得多。我以為,每個人都有一部分活在自己所在的環境中,這一部分是不會死的,它會保存在那里,讓後世的人看到。在海德堡,在劍橋,在薩爾茲堡,你看到的不僅是現世的人,還有他們的先人,因為世世代代的維護,那地方才會像現在這樣漂亮。和青年朋友談這些,大概還有點用。
注釋︰
1本篇最初發表于1996年第5期《遼寧青年》雜志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