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高考經歷1
1978年我去考大學。♀特麼對于+我只有一句話,更新速度領先其他站n倍,廣告少在此之前,我只上過一年中學,還是十二年前上的,中學的功課或者沒有學,或者全忘光。家里人勸我說︰你毫無基礎,最好還是考文科,免得考不上。但我就是不听,去考了理科,結果考上了。家里人還說,你記憶力好,考文科比較有把握。我的記憶力是不錯,一本很厚的書看過以後,里面每個細節都能記得,但是書里的人名地名年代等等,差不多全都記不得。
我對事情實際的一面比較感興趣︰如果你說的是種狀態,我馬上就能明白是怎樣一種情形;如果你說的是種過程,我也馬上能理解照你說的,前因如何,後果則會如何。不但能理解,而且能記住。因此,數理化對我來說,還是相對好懂的。最要命的是這類問題︰一件事,它有什麼樣的名分,應該怎樣把它納入名義的體系——或者說,對它該用什麼樣的提法。眾所周知,提法總是要背的。我怕的就是這個。文科的鼻祖孔老夫子說,必也正名乎。我也知道正名重要。但我老覺得把一件事搞懂更重要——我就怕名也正了,言也順了,事也成了,最後成的是什麼事情倒不大明白。我層次很低,也就配去學學理科。
當然,理科也要考一門需要背的課程,這門課幾乎要了我的命。我記得當年準備了一道題,叫做十次路線斗爭,它完全是我的噩夢。每次斗爭都有正確的一方和錯誤的一方,正確的一方不難回答,錯誤的一方的代表人物是誰就需要記了。你去問一個基督徒︰誰是你的救主?他馬上就能答上來︰他是我主耶穌啊!我的情況也是這樣,這說明我是個好人。♀若問︰請答出著名的十大魔鬼是誰?基督徒未必都能答上來——好人記魔鬼的名字干什麼。我也記不住錯誤路線代表人物的名字,這是因為我不想犯路線錯誤。但我既然想上大學,就得把這些名字記住。「十次路線斗爭」比這里解釋的還要難些,因為每次斗爭都分別是反左或反右,需要一一記清,弄得我頭大如斗。坦白說,臨考前一天,我整天舉著雙手,對著十個手指一一默誦著,總算是記住了所有的左和右。但我光顧了記題上的左右,把真正的左右都忘了,以後總也想不起來。後來在美國開車,我老婆在旁邊說︰往右拐,或者往左拐我馬上就想到了陳獨秀或者王明,彎卻拐不過來,把車開到了馬路牙子上,把保險杠撞壞。後來改為揪耳朵,情況才有好轉,保險杠也不壞了——可恨的是,這道題還沒考。一門課就把我考成了這樣,假如門門都是這樣,肯定能把我考得連自己是誰都忘掉。現在回想起來,幸虧我沒去考文科——幸虧我還有這麼點自知之明。如果考了的話,要麼考不上,要麼被考傻掉。
我當年的「考友」里,有志文科的背功都相當了得。有位仁兄準備功課時是這樣的︰十冬臘月,他穿著件小棉襖,籠著手在外面溜達,弓著個腰,嘴里念念叨叨,看上去像個跳大神的老太婆。你從旁邊經過時,叫住他說︰來,考你一考。他才把手從袖子里掏出來,袖子里還有高考復習材料,他把這東西遞給你。不管你問哪道題,他先告訴你答案在第幾頁,第幾自然段,然後就像炒豆一樣背起來,在句尾斷下來,告訴你這里是逗號還是句號。當然,他背的一個字都不錯,連標點都不會錯。♀這位仁兄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一所著名的文科大學——對這種背功,我是真心羨慕的。至于我自己,一背東西就困,那種感覺和煤氣中毒以後差不太多。跑到外面去挨凍倒是不困,清水鼻涕卻要像開閘一樣往下流,看起來甚不雅。我覺得去啃幾道數學題倒會好過些。
說到數學,這可是我最沒把握的一門課,因為沒有學過。其實哪門功課我都沒學過,全靠自己瞎琢磨。物理化學還好琢磨,數學可是不能亂猜的。我覺得自己的數學肯定要砸,誰知最後居然還及了格。听說那一年發生了一件怪事︰京郊某中學畢業班的學生,數學有人教的,可考試成績通通是零蛋,連個得0.5分的都沒有。把卷子調出來一看,都答得滿滿的,不是白卷。學生說,這門課听不大懂,老師讓他們死記硬背來的。不管怎麼說吧,也不該都是零分。後來發現,他們的數學老師也在考大學,數學得分也是零。別人知道了這件事都說︰這班學生的背功真是了得。不是吹牛,要是我在那個班里,數學肯定得不了零分——老師讓我背的東西,我肯定記不住。既然記不住,一分兩分總能得到。
注釋︰
1本篇最初發表于1997年第11期《三聯生活周刊》雜志。
第三十六章我怎樣做青年的思想工作1
我有個外甥,天資聰明,雖然不甚用功,也考進了清華大學——對這件事,我是從他母系的血緣上來解釋的,作為他的舅舅之一,我就極聰明。這孩子愛好搖滾音樂,白天上課,晚上彈吉它唱歌,還聚了幾個同好,自稱是在「排演」,但使鄰居感到悲憤;這主要是因為他的吉它上有一種名為噪聲發生器的設備,可以彈出砸碎鐵鍋的聲音。要說清華的功課,可不是鬧著玩的,每逢考期臨近,他就要熬夜突擊準備功課;這樣一來就找不著時間睡覺。幾個學期下來,眼見得尖嘴猴腮,兩眼烏青,瘦得可以飄起來。他還想畢業後以搖滾音樂為生。不要說他父母覺得災禍臨門,連我都覺得玩搖滾很難成立為一種可行的生活方式——除非他學會喝風屙煙的本領。
作為搖滾青年,我外甥也許能找到個在酒吧里周末彈唱的機會,但也掙不著什麼錢;假如吵著了酒吧的鄰居,或者遇到了要「整頓」什麼,還有可能被請去蹲派出所——這種事我听說過。此類青年常在派出所的牆根下蹲成一排,狀如在公廁里,和警察同志做輕松之調侃。當然,最後還要家長把他們領出來。這孩子的父母,也就是我的姐姐、姐夫,對這種前景深感憂慮,他們是體面人,丟不起這個臉。所以長輩們常要說他幾句,但他不肯听。最不幸的是,我競是他的楷模之一。我可沒蹲過派出所,只不過是個自由撰稿人,但不知為什麼,他覺得我的職業和搖滾青年有近似之處,口口聲聲竟說︰舅舅可以理解我!因為這個緣故,不管我願意不願意,我都要負起責任,勸我外甥別做搖滾樂手,按他所學的專業去做電氣工程師。雖然在家族之內,這事也屬思想工作之類。按說該從理想、道德談起,但因為在甥舅之間,就可以免掉,徑直進入主題︰「小子,你爸你媽養你不容易。好好把書念完,找個正經工作罷,別讓他們操心啦。」回答當然是︰他想這樣做,但辦不到。他熱愛自己的音樂。我說︰有愛好,這很好。你先掙些錢來把自己養住,再去愛好不遲。搖滾音樂我也不懂,就听過一個「一無所有」。歌是滿好听的,但就這題目而論,好像不是一種快樂的生活。我外甥馬上接上來道︰舅舅,何必要快樂呢?痛苦是靈感的源泉哪。前人不是說︰沒有痛苦,叫什麼詩人?——我記得這是萊蒙托夫的詩句。連這話他都知道,事情看來很有點不妙了……
痛苦是藝術的源泉,這似乎無法辯駁︰在舞台上,人們唱的是「黃土高坡」、「一無所有」,在銀幕上,看到的是「老井」、「菊豆」、「秋菊打官司」。不但中國,外國也是如此,就說音樂吧,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是千古絕唱,據說素材是俄羅斯民歌「小伊萬」,那也是人民痛苦的心聲。美國女歌星瑪瑞•凱瑞,以黑人靈歌的風格演唱,這可是當年黑奴們唱的歌……照此看來,我外甥決心選擇一種痛苦的生活方式,以此淨化靈魂,達到藝術的高峰,該是正確的了。但我偏說他不正確,因為他是我外甥,我對我姐姐總要有個交待。因此我說︰不錯,痛苦是藝術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柴科夫斯基自己可不是小伊萬;瑪瑞•凱瑞也沒在南方的種植園里收過棉花;唱黃土高坡的都打扮得珠光寶氣;演秋菊的卸了妝一點都不悲慘,她有的是錢……听說她還想嫁個大款。這種種事實說明了一個真理︰別人的痛苦才是你藝術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會成為別人的藝術源泉。因為我外甥是個聰明孩子,他馬上就想到了,雖然開掘出藝術的源泉,卻不是自己的,這不合算——雖然我自己並不真這麼想,但我把外甥說服了。他同意好好念書,畢業以後不搞搖滾,進公司去掙大錢。
取得了這個成功之後,這幾天我正在飄飄然,覺得有了一技之長。誰家有不听話的孩子都可以交給我說服,我也準備收點費,除寫作之外,開闢個第二職業——職業思想工作者。但本文的目的卻不是吹噓我有這種本領,給自己作廣告。而是要說明,思想工作有各種各樣的作法。本文所示就是其中的一種︰把正面說服和黑色幽默結合起來,馬上就開闢了一片新天地……
注釋︰
1本篇最初發表于1996年第14期《三聯生活周刊》雜志。發表時題目為「我和搖滾青年」。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