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權力的崛起 第六章

作者 ︰ 李銀河

即使在各發達工業國中,與男性相比,女性在就業結構中的地位還是偏低。♀尋找網站,請百度搜索+圖4顯示婦女擔任普通取員的比例大大超過做經理的比例︰在職員中,女性佔到60—70;而在經理中,女性只佔30%或更低,最低的還不到10%。在各發達工業國,婦女就業結構的一個特點是,她們當中有相當大一個比例的人集中在文職工作即所謂白領工作中。在歐洲經濟共同體中,婦女在文職方面就業的比例平均為38%;其中愛爾蘭為31義;丹麥為46%;意大利的女文取人員達到100萬人,佔文職人員總數的43%。在1981年,美國就業婦女中有65的人從事白領工作。英茵女性的工作也大都集中在辦公室和其他服務部門。

第二種模式是**執政和曾由**執政的國家。這類國家婦女就業的特點不僅是就業比例較第一種模式為高,而且就業結構也比第一種模式優越主要表現在科教文衛和管理人員中女性比例較高。

根據1685年的統計,前蘇聯的婦女就業率居世界之首。在商業和公共飲食部門,女職工佔取工總數的82;在教育部門佔57%;在文化領域佔74;在集體農莊佔45%。在輕工業、食品工業和機器制造業佔42%。在比工和石油部門佔牝。從1962年。到1979年,從事腦力勞動的女性上升為35%。雖然婦女人數增加較快的還是那些比較適合婦女的勞動,如輕工、食品、務和衛生行業,但是婦女人數增長最快的,則是與科學技術革命和城市發展有密切關系的經濟部門和職業,如機器制遣、化學、電機工程等。在受過高等和中等教育的專家中,有60以上是婦女,她們在下列職業中的比重分別是︰在自動操縱的僅器上工作的婦女佔40;在工程師中佔58;農藝師、畜牧工作者和獸醫中佔43%。經濟工作者中佔87%。會計員中佔89%;中小學教師中佔73%。文化工作者中佔75%。

60年代以來,前蘇聯的女科學工作者從128700人增加到585200人,佔科學工作者總數的40%。其中女科學博士從60年的1100人增至1984年的5800人,佔科學博士總數的14%。女科學副博士從28800人增至126100人,佔副博士總數的28;女科學院院士、通訊院士、教授從700人增至3400人,女副教授從6200人增至31600人;一級女科學研究員和助教從13600人增至18100人。

在前蘇聯,有50多萬名婦女擔任企業、組織和機關的領導,近100萬女性負責車間、工段科室和下屬部門的工作。1973年,在工業部門任企業領導人的婦女佔同級領導人的任企業領導副職、高級工程師、高級專家的婦女佔10%。婦女任車間主任、班長、工段長及其副職的佔1983年,婦女任企業和聯合企業領導人的佔11%。任副職的佔1%;任高級工程師及副職的佔9%;任車間主任及副職的佔12%。

怛是不可否認,盡管前蘇聯婦女在就業結構中的地位較西方國家為高,但並沒有達到男女平等的目標,婦女還是相對集中在不需要專門訓練的職業,例如,婦女在倉庫保管員、過磅員、接納員、資料員中佔47%。在撿驗員、商品審核員、選種工人中佔88;20的女工在公用事業,總務和生活部門工作;在衛生保健部門大部分是初級醫務人員。總的看來,2/3的婦女從事的工作屬于技術性較低的工作,只有4的婦女從事技術性較高的工作。

在前民德,有470萬婦女在職或就學。即4年,從事農業的女職工有88%接受過專業培訓。女職工在熟練工中佔1/2;在校長中佔1/3。古巴婦女在文職人員中佔35.75%。

20世紀上半葉,中國女性就業不僅比例很低,而且在就業結構中地位也不高。例如,據1931年江蘇省民政廳的調查,該省敉員中的女性佔教員總數的。1%。公務員中女性僅佔1.06;律師中女性佔0鄉;工程師中女性佔0.37;會計師中女性佔12.71%。醫生中女性佔3.16%。郵電員中女性佔1.97%。另據1945年對重慶19個政府機關的統計,女職員僅佔職員總數的4.6;而且職業婦女大都職位低,工資少;不少機關、單位明文規定,不收已婚婦女。

1949年以後,大多數婦女進入就業行列,中國婦女的就業結構也釆取了蘇聯東歐模式,因此與發達國家的婦女就業模式相比較為優越。♀這一點主要表現在科教文衛和女干部比例方面。

1993年,中國有女科技人員809.7萬人,佔科技人員總數的35廣這一比例高于發達工業國家如美和日本︰女科技人員在科技人員中所佔比例在美國是巧。2%;日本是12.5%。但是我國的這一比例還是略低于蘇聯東歐國家︰前蘇聯女專業技術人員佔541;波蘭佔44.21匈牙利佔41.44.在大學工科畢業生中女性比例為︰英國10%。美國中國27%。在專業工程師人數中女性比例為︰英國5蛇;美國6—7%。中國女院士學部委員在院士總數中所佔比例是︰日本0;澳大利亞英國2.9;加拿大3%。法國32義;丹麥4;美國4.15;中國毛8%。

1992年,中國各級各類學校中女教師佔教師總數的比例為30%至41%。具體說,高等院校為中等技術學校為40.4;中等師範學校為36.3;普通中學為33%;職業中學為33;小學為44.5%中國教育界有高級職稱的女性比例比大多數西方國家要高。女正副教授佔正副教授總人數的比例是︰英國3;德國5%。法國9%。美國10%而在中,高等院校有女性教授2萬人;副教授1.8萬人;講師4.7萬人;分別佔11、21%和30%。

1992年中菌的女干部人數為1004萬人,佔干部總數的30比0年代初期增氏2倍;1993年,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中婦女佔32.44。全國有女司法人員7萬多人,佔總數的20;92年,全國有女法官21012名,女律師4512名。

通過1990年人門普查資料可以從行收和職業兩個方面看出中國女性就業結構的如下特點︰

女性比例最低的行業依次為︰第一,建築業;第二,交通運輸和郵電通訊業;第三,國家機關、政覺機關和社會團體。女件比例最高的行業依次為︰笫一,衛生、體育和社會塥利事業女性比例超過男性第二,農林牧漁水利業;商業、公共次食業、物質供銷和倉儲業。其他各行業的情況都是女性比例略低于男性比例。

女性比例最低的職此依次是︰第一,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卓業單位負責人;第二,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女性比例最高的職業有︰第一,服務性工作人員;第二,農林牧漁勞動者。職業分布比行業分布更清楚地顯示,盡管中國女性在科教文衛方面的比例大大高于西方國家,總的看來,女性在就業結構中的地位與男性相比仍然偏低。

這一點首先表現在農業中女勞動力比例很高。在中國北方農村,大多數婦女傳統上是不下田種地的,50年代起,才有大批婦女參加農業生產。到1953年,全國有50—60%的婦女參加農業生產;1957年達到60—70%。婦女的勞動工分佔工分總數25%。0956195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提出;七年內每個農村婦女全勞動力等年至少工作120個工作日。在958—1959年,90%以上的農村婦女被動員出來參加生產,婦女的平均勞動日為250個左右,相當于男勞力的3/4。1961—1965年間,農村婦女的年均勞動日約為180—200個;1966—1978年約為200—250個,

目前,在農林牧漁水利業勞動者中,女性勞動力佔半數以上;產棉區的棉田管理大部分由婦女承扭。在1400萬農村商業服務業個體從業人員中,女性約佔1/3。在商品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從商農民中婦女約佔1/2。在農業生產總值中農村婦女創造的產值佔50%至60.90年代初,在菜籃子工程中,蔬菜、蛋、肉類的生產,80—90%是由女勞力承擔。全國專業戶中有1/3是以婦女為主的。

另一種觀察方法是看勞動力在三類產業中的分布情況,各國婦女勞動力1980年在三類產業中的分布可參看。從婦女在三類產業中分布的情況,可以看出如下規律︰在美日德這祥的發達國家中,女性在三類產業中的分布以第三產業為最多,第二產業次之,第一產業為最少;而在中國,情況完全相反︰第一產業最多,第二產業次之,第三產業最少;前蘇聯的模式已接近發達國家,但婦女在第二產業的就業比例略微超過了第三產業;中等收入發展中國家的模式則比較接近中國模式︰婦女就業的最大比例還是集中在第一產業,但不同的是,婦女在第三產業工作的比例大大超過中國。

據統計,我國一、二、三產業在業人口性別比性別比的定義為︰每100女性人口之男性人口數分別為116︰165︰188。這就是說,離農林牧漁這類第一產業越遠的產業,男性所佔比重越大。而女性的職業構成較男性低,就表現在對體力要求較高的農林牧漁水利勞動者中,集中了近0義的女性在業人口。農村婦女從事簡單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多;從事復雜勞動和技術性勞動的少。從全國範圍看,就業婦女有83%是體力勞動者。

第三,女性在就業結構中地位較低的一個具有中國特點的現象是,黨政機關決策職位和辦事人員中女性所佔比例較低。盡管如前所述,在世界範圍內,決策職位中女性比例低是一個普遍現象,但是在第一種模式即市場經濟為主的國家的就業模式中,女性在一般文取人員中所佔比例頗大,而在中國機關的一般辦事人員中,女性比例卻相當低。

對中美日三國女性就業結構的比較中顯示出以下幾種待征︰第一,女性就業非常集中、甚至超過男性的職業有辦事人員和服務人員,但是其中中國的比例低于美曰兩國;第二,女性就業比較集中、接近勞動力半數的職業有專業技術人員、商業人員與農民,但是其中美國女農民是個例外。比例較低;第三,三國程度雖有不同,但在工人中女性的比例都比較低,其中美國最低,中國最高,日本居中;第四,將婦女在各級負責人中所佔比例與其他職業相比,所佔比例是最低的,三國比較,美國最高,日本最低,中國居中。

在19世紀4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初期,女工的工資少得可憐。紡織女工每星期只能掙八、九先令,比男工要少一半,甚至少2/3。挑花邊女工每周只有三先令至三先令六便士。背煤女工只有四先令,拉煤車的女工也只能掙到七先令。

1910年3月5日《商務官報》刊登美畫絹業協會對各國織造女工的日勞動時間和日工資同男工工資作的對比,結果表明,女工的工資大約只相當于男工的2/3,。同其他國家一樣,中國早斯女工工資普遍低于男工,例如,上世紀末,一般男工的日工資在一角五分到兩角,熟練的男工工頭可達二角八分;而女工的日工資一般僅在一角至一角六分之間。紗廠和火柴廠女工的日工資更低,一般在五分錢左右。

據國際勞工組織1983年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近20年來,盡管西方婦女在總勞動力中所佔的比例在北美洲已從212%增至337;存歐洲從213%增至312%。但是她們的收入卻比在同一部門工作的男人低一半。在低工資檔次,女性所佔比例要比男性高三到四倍。婦女大多從事非熟練、簡單和笨重的工作,而旦很少有終身職業。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性權力的崛起最新章節 | 女性權力的崛起全文閱讀 | 女性權力的崛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