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權力的崛起 第三十九章

作者 ︰ 李銀河

世界婦女還有一個就業的新潮流,那就是從軍。♀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只來+北約戍員國中有13個國家有女兵,人數達27萬人。英國的32.7萬軍人中,有1.54萬名女圬,女軍官2000多名。法國外的軍人是女性。美**隊中女兵有20萬,超過了全軍比例的10%。全軍有3萬名女軍官,還有了女性陸軍準將。女軍人從事的專業已從救護、秘書,擴大到栺揮、駕駛、操縱導彈等方面。並旦開始直接參戰。加章大的女兵數僅次于美國。丹麥國防部完成了派女性參加海軍戰斗部隊的四年試驗計劃,結論是︰她們與同級的男戰友不相上下,有時甚至略牲一籌叱在中**隊里,女官兵約有24萬,主要從事醫療、通汛、測繪、教學、文藝、科研等工作。到1992年,共有290名空軍女飛行員。目前,軍隊**有12位女將軍,其中1位為中將,11位為少將。可以預期,婦女從軍在下個世紀還會有較大的發展。

第三,婦女教育。目前,世界上的、199個國家和地區中,有168個制定了義務教育法,佔8毛聯合國要求各國在2000年以前實現普及初等教育,在21世紀,普及初等教育的目標將在全世界普遍實現,失學的女童比例將會下降。

據估計,到2000年,世界上仍將有1/3以上的女性是文盲。雖然發達國家的女文盲將會減少500萬,但世界女文盲總人數將會增加,從49100萬增至55200萬,主要分布在亞洲和非洲。

鑒于中國女性文盲佔文盲總數的七成,以及女性受教育的平等權利尚未完全實現一主要表現在農村中女童入學率低于男童;而女童輟學率高于男童致使女性總體受教育程度偏低,中國政府制定的教育方面的目標是︰第一,每年力300萬婦女掃盲;每年婦女復盲率,發達地區不得超過5,貧困地區不得超過10%。特別要把婦女掃盲重點放在邊遠和貧困地區,力爭在本世紀末,使這些地區15—40周歲的婦女非文肓率達到85以上,基本掃除全社會的青壯年婦女文盲;第二,普及九年義務制教育,逐步降低、消除女童輟學和失學現象,使每年女童失學率不得超過2%。輟學率控制在2%以下;第三,提高女性接受中等與高等教育的比例;第四,在城鄉婦女中廣泛開展職業教育,到2000年,使城鎮婦女70%接受崗位培訓、職業培訓,農村婦女50%接受實用技術培訓。相信通過這些措施,中國婦女的教育水平在21世紀將有較大的提高。

從科學史上看,獲得諾貝爾獎的婦女人數不斷增加。本世紀前50年,平均每10年有一位婦女獲得諾貝爾獎;而50年代以後,差不多平均每三年就有一婦女得到這一獎勵,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婦女在體力上的弱將無關緊要,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和婦女智力活動的增加將使婦女的才能充分地顯示出來。可以預期,在21世紀,將會有更多的婦女得到這一標志婦女智力的獎項。總的看來,婦女教育問題在下個世紀會繼續成為全世界婦女關注的目標。

第四,婦女健康,聯合國人口基金會主席薩拉斯在一次講話中說︰據統計,下個世紀末,婦女的數量將超過男子。♀17500萬,主要原因之一是女子平均壽命比男子高。

在21世紀,可以預期世界婦女的健康狀況會有較大的改善。中國政府為了實現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戰略目標,將婦女保健列入初級保健規劃中,把重點放在農村,因為中國的婦女保健業水平還不高,尤其在農村,缺醫少藥的狀況依然存在,農村孕產婦的死亡率比城鎮高出一倍。政府制定的第一項目標是到2000年使全國孕產婦死亡率在現有的水平上減少一半;第二項目標是將婦女平均壽命在1960年的基礎上再提高兩歲,達到73歲;第三,基本完成普查和重點醫治農村婦。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行《提高婦女地位內羅畢前譫性戰珞》國家報告,使農村新法接生率達到95,消滅新生兒破傷風;第五,使缺水地區農村飲用水受益婦女人口達到《中國婦女發展綱要》提出,將全國孕產婦保健覆蓋率和孕產婦接受健康教育率提高到85%。提高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使孕婦死亡率在1990年的基礎上降低50將育齡期婦女及孕婦的破傷風類毒素的免疫接種率在高發地區提高到消除新生兒披傷風;使鄉級婦幼衛生人員產科急救知識及產科技能培訓覆蓋率提高到85%。貧困地區村紱接生員復訓率提高到80;將節育手術並發癥發生率控制在10%以下。

從世界角度看,由于科技醫療水平的提高和各國婦女的努力,婦女的預期壽命超過男性的趨勢還會繼續保持下去,婦女健康的整體水平可望有進一步的提高。

最後,家庭與人口,在21世紀,世界家庭的發展趨勢將是進一的多元化,它具體表現為家庭結構一步核心家庭化;家庭規模進一步小型化;獨身者增加;同居者增加;離婚率增高;無孩家庭和單親家庭增加;男子分擔家務的比例增加等等。

據淮測,在下個世紀,婦女家務勞動負擔將會有所降低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家務勞動社會化的比重會有所提高,如托幼事業的發展,家庭勞務眼務業的發展,快餐外賣業的發展,洗衣業的發展等等;二是小型家電將進一步普及,減輕家務勞動強度,縮短勞動時間;三是男子分擔家務的比例會有所上升,從而降低婦女家務勞動負擔。

對于中國改革之後的婦女地位問題,西方女權主義有各不相同的看法,例如伊萬斯指出︰中國自1978年以來,把家庭重新變成經濟、社會和道德的重心,重新強調一夫一妻制關系,為女性的家內角色增加榮譽感。因此,正當婦女應當獲得更多自由之時,正當她們應當參加更多家庭之外的活動之時,她們被告知︰家庭才是她們基本的社會責任所在。

我想,這種印象主要來自農村的家庭承包生產責任制。這個問題應分城鄉兩個方面來看︰在城市,並不存在婦女回到家庭去的問題,雖然有人提出這一建議,但是受到女界的強烈反對,目前並沒有實施的可能性——盡管女性就業遇到種種困難,在1979年至1988年的十年間,城鎮婦女就業增長率一直高于男性,年平均增長率為19%。比全國職工隊伍的年平均增長率高出1.27個百分點,在城市,1982至1990年間,在金融、文教、廣搐電視、衛生、體育、社會福利、商飲供儲、機關團體等行業中,女職工人數增長速度分別超過男性21至78個巨分點。

在農村,家庭取代生產隊重新成為生產單位是事實,但這一點對婦女究競有什麼樣的影響並不是一目了然的。首先,即使在集休主產時,農民的生活基本單位始終是家庭、這一點在改革前後沒什麼變化;其次,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並不完全意味著婦女回到家庭去做家務,婦女還在參加多種多樣的生產勞動,如養殖業的絕大多敉勞動者是婦女,有許多養殖專業戶是婦女為主的,許多婦女為家庭掙來的收入甚至超過從事農業勞動的男子;再次,不少地方男人外出盯工,婦女成為農業勞動的主要勞動力;最後,還有不少婦女流向沿海地區和城市,投人新興的喜招女工的鄉鎮企業和三資企業。例如,據統計,在周邊各省農村流向珠江三角洲的打工者中,女工佔到約六成。這些情況都是被海外研究者所忽略的。可以預言,在21世紀,中國婦女會更活躍地參加家庭外的生產活動,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會因此而有所提高。

人口頇測表明,未來幾十年中,中國女性人口的年齡結構變化趨勢是這樣的︰在2022年以前,女性人口數量將繼續增加,育齡婦女人數、勞動年齡婦女人數和退休年齡婦女人數也會相應增長。進人世紀20年代以後,上述各項栺標才呈下降趨勢。在21世紀,中國的生育率有進一步降低的趨勢,如果現行的計劃生育政策沒有大的改變,婦女的總和生育率將會在21世紀下降到更替水平之下。這種變化不僅會使中國的人口在世紀的某個時候停止增長,還會略有下降。婦女生育行為的改變對婦女的生育觀念、人生價值及婦女地位都會產生深刻的影響。

從世界範圍看,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在21世紀將會有所提高。婦女的生活領域將進一步擴大從以家庭為主到私人與公眾領域並重全世界婦女地位的提高將會使兩性關系變得更為和諧,更少沖突,也將會使世羿變得更加美好。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女性權力的崛起最新章節 | 女性權力的崛起全文閱讀 | 女性權力的崛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