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人造花園
「五一」這天,我和朋友在城市東邊的街道上漫無目的地瞎走,寬闊舒朗的馬路周圍是鱗次櫛比的寫字樓,以及碩大炫目的廣告牌。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只來+我們隨著人流,趕熱鬧一般莫名其妙地涌進了一個挺大的公園。
我們在進入公園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就後悔不迭起來。
這是怎樣的一個人造花園啊!密集而鼎沸的人流在我們身前身後穿梭如風,劣質嘈雜的音響轟鳴著某一支歡快的樂曲,震耳欲聾地在公園的上空彌漫沸騰。炎炎烈日下,干燥而嘶啞的春風掀起一陣陣飛揚的塵土,即使是公園中間一個水坑似的「湖泊」中,也像煮了一鍋餃子一般,堆滿了塑料鴨子電動船。一會兒一個售賣雪糕冷飲的臨時傘篷,一會兒一個閃爍著霓虹彩燈的假山瀑布,一會兒一個兜售花花綠綠的氣球和粗糙石膏捏制的大衛雕像、巴黎凱旋門廣場的貨攤……還有套圈獲獎游戲的吆喝聲此起彼伏著(獎品為俗氣難看的洋女圭女圭或小動物);眾多簡陋的戲台上,或者是鑼鼓喧天濃彩重墨的古戲,或者是重金屬聲嘶力竭的憤怒搖滾;最為奇觀的是一個人工釣魚場,那個大水盆似的水坑里被拋撒了一些紅金魚,人們交了費,探著頭興味盎然地在水盆里享受垂釣的樂趣……人聲鼎沸的平面曠場上,極目了望,一片嗚泱嗚泱人間的後腦勺!難以尋覓一絲綠陰的遮蔽,難以落足一塊清寂無人的草坪!
我們意念中的那些屬于自然的曲徑通幽的石子小路、柳暗花明呢?那些幽深湖水中的微漣輕漪、水波蕩漾呢?那些被刻滿了歲月浸蝕痕跡的亭台樓閣和倚坡蜿蜒的長廊呢?那些屬于自然的青苔草坪、斜坡土丘、蒼柏垂柳以及繚繞的泥土花香呢?
記得一位西方的地理人文學家曾經說過,在中國,人們習慣說「建造」一個花園;而在歐洲,人們則習慣說「種植」一個花園。這個呈現在詞藻上的差別,卻是體現著一種觀念的分歧。我們中國人更易于追尋花園的人造屬性以及速效性,追尋那種夢幻一般的亦真亦假,一種沉湎于戲中的片刻的虛幻;而歐洲人則貶低一切人工的技巧,把一切自然的屬性和天籟之聲視為高級的文明。
在我所居住的城市,是頗有幾處把大自然的屬性與人工高超技藝完美結合的花園的,譬如︰頤和園。就在一個月前,我剛剛和幾個朋友游歷了頤和園。那是一個欲晴欲雨的很適宜戶外活動的天氣,在我大約已有十年之久沒有來過這里的重游與期待中,這一次的「邂逅」,與其說是春游,莫如說是專程趕來完成一次對兒時歡樂的重溫與追憶。
那天,我一直在想,我們的童趣是怎樣丟失的?那些天然的、自然的人和物的屬性是怎樣一點點離開我們的?我感到恍惚而悵然。正像我記不得童年是怎樣一點點離開我們的一樣。我並不以為,一個成年人的智慧必須以拋棄我們清澈的童心為代價。大道無術是什麼?那就是我們本初的清澈與明晰。
作為我個人的傾向愛好,我更喜歡那種多一些大自然的本色、哪怕是多一些粗糙的大自然的紋理。我們現在的城市,已然是一座人工雕琢的產物,鋼筋水泥的不自然性和俯拾皆是的人文景觀,顯得過于細膩、精致,甚至由于過度的裝飾性而不太真實。倘若在我們城市擁擠的夾縫里,更多地瓖嵌一些「種植」出來的綠色花園,哪怕那些飽滿的綠,要經歷一些歲月的沉澱,哪怕我們只能看到它的女敕芽和雛形,我想,那將是對現代人以及城市焦慮的緩解與調劑。
而我前邊提到的那樣一種嘈雜喧鬧的「人造花園」,雖然可稱是兒童的樂園(可建造迪尼斯樂園似的兒童天堂替代),但畢竟流于膚淺和幼稚。一個成年人,置身其中,仿佛身置幼兒園擠坐在小桌椅中那樣迷離而倒錯。
回家的一路上,我注意到一些孤零零的樹木,被人工架起的供人們娛樂的帳篷拉扯著,痛苦的扭彎了身軀;不多的一點零落的草坪,被人們漠視地肆意踐踏穿行,或者被人們隨意地鋪上報紙塑料布,然後坐在上邊大快朵頤……我們對草木們知道多少呢?我們可曾听到樹的叫喊、草的哀號?我們可曾意識到我們正在對它們行凶?它們那因被扭曲擠壓而發出的疼痛無助的哀號,與忙碌的我們到底有何相干?
倘若我們還沒有完全地被冷漠愚昧遮蔽的話,我們一定可以听到,那慘痛之聲與我們息息相關。♀
我們這些人啊,只消少一點氣喘吁吁、急功近利,只消能夠傾听到那些樸素的女敕綠與濃郁們發出的憂戚的緘默之聲。
記得有一次,我在一本書中看到一個片斷︰一個男人從一條正在挨打的狗身旁走過,他站住,說,請住手,別打了,我從它的哀叫中听到的是一顆朋友的心……
就為這一句話,我便斷章取義地無端地喜歡上了這個人。
6、仲夏之夜,我們的星空哪兒去了
我的好友小幽,喜歡在眼楮上永遠擋著一副cd墨鏡。我曾玩笑地說她是名牌的「奴隸」,居然喜歡到不惜遮住自己好看的大眼楮的程度。不料她卻說︰這你就不懂了,眼鏡是貴了點,但是我在自己的城市,不用親赴歐洲,卻天天看到的是「歐洲的天」。
說者玩笑而無心,我卻听得心中慨然而憂然。
是啊,曾幾何時,我們那晨曦的晴空下碧透如洗的瓦藍哪兒去了?那樹籬的枝椏上夢幻般懸掛的繁星哪兒去了?那濃墨重彩的洇開的花瓣似的朵朵浮雲哪兒去了?難道它們真的要被遺忘在污濁的霾氣之中嗎?
我從不喜歡標榜自己是個什麼主義者,但是,一直以來,我非常誠懇地願意自己是一個環境主義者和動物保護主義者,並且,我有幸成為環境和動物保護的資深會員。我的職業雖與此無關,但作為人類一份子,我以為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天職。我們的天空能否明澈,我們的空氣、水、植被、食物等等生態環境能否良性循環,乃至人類的生命能否健康的沿襲,與我們的「綠色」意識以及人類能源的消耗休戚相關,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有一次,我在一個購物商城的洗手間里,偶然發現有一只水龍頭壞了,清水嘩嘩地流淌不斷。我找到值班經理反映情況,希望可以盡快解決一下。值班經理神情漠然地說了聲「知道了」,並沒有起身去處理的意思。我只好繼續善意地說,「這樣太浪費了」,我的語氣中無端地摻雜了一點內疚,仿佛是我在給人家憑添麻煩。經理冷著臉很不情願地起身離開了座位,我猜測他一定是迫于這樣一個高檔商城的管理者身份的無奈,而他在心里也許正在嫌我多管閑事呢︰「又沒有浪費你家的水,你著個什麼急!」可是,水資源是我們全人類的啊,並不是你承擔了水費就有權利肆意揮霍的。
另一次,我在出版社的樓道里,遇見一位新來的編輯,他正在批評打掃衛生的清潔工無緣無故地浪費紙張。他說,「出版社的紙張是可以敞開了隨便用,但是,這些紙都是樹木做的,你知道嗎你扔掉的就是綠色的森林」。我立刻對這位新來的編輯有了一份好感,並且馬上加入到他們的談話中。我對這位從北方來的清潔工誠懇地說︰「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你這樣,你家鄉的風沙會越來越大的」。清潔工小聲地嘀咕︰「這種紙,咱們出版社有的是嘛」。令人遺憾的是,過來往去的另一些人也跟著說,算了算了,出版社有的是紙。
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在田納西州首府納什維爾有一處住宅,據可靠消息稱,他家的用電量和天然氣用量驚人,超出全美平均水平20倍以上,他每個月花費在電費和天然氣上的開支就接近3萬美元。此消息一經歐美媒體披露,即遭到許多歐美公民的非議,甚至是鄙視——你一個有身份的人,一個諄諄告戒人們該買什麼樣的燈泡和冰箱更節能的「環保主義者」,居然如此揮霍人類的寶貴資源,太虛偽了吧!一時間呼聲不斷。看來,美國和歐洲國家的很多普通公民,都可以拋開財富看待人類的資源,這一點,是我們的公民意識所不能望其項背的。
隨著全球變暖趨勢的愈發顯著,「綠色」意識業已在全世界各文明國度愈發凸顯。譬如德國,做為全世界最重要的汽車王國,省油節能、減少污染一直是他們汽車工業追求的方向,不僅在汽車制造技術上注重燃油消耗和尾氣排放環節,而且連個人開車方式所造成的無意識的些微損耗也不曾忽視。比如︰提倡公民開車時盡量提前識別路況,遇紅燈或前方需要停車時,提前松開油門靠慣性滑行;再比如,候車時盡量熄火等候等等。難道德國人沒錢買汽油嗎?我想,那應該是「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綠色」公民意識吧。
前些天,在東三環輔道上,我一眼瞥見一只白色的京巴流浪犬正沿著環道路邊和我的車順向跑著,我立刻減慢車速,揪心地看著它。令我觸目驚心的是,它的身上居然背著一只黑鍋蓋,確切地說,是它自己的毛毛堅硬地粘連一體形成的貌似鍋蓋似的一個硬殼——那是有人往它身上潑了大量油漆或黏性液體形成的,它就那樣背著一只「黑鍋蓋」沒有盡頭地在北京三環的大馬路上跑著。我心里立刻涌滿了疼痛,繼而義憤填膺︰人啊,你怎麼可以如此地踐踏摧殘一個身處弱勢的生命!我一邊跟著它,一邊迅速地在腦中盤算著有什麼辦法。我後邊的車流正在不停地鳴笛催促我,由于我的減速,後邊的車流已經滯行,而我在一兩分鐘里是想不出什麼辦法的。我遲疑著,終于忍痛離開了。回到家,我依然沉浸在京巴犬事件中,懊喪並自責于自己的無能為力。我曾听說北京有一位張呂萍女士收養了幾千只被遺棄的流浪貓狗,並為此建立了一個小動物保護基地。于是,我設法從一個作家朋友那里打听到她的郵址,以收養一只小動物的名義匯去了錢。然後默默地想,就讓我在意念中收養那只背著「黑鍋蓋」在三環路上跑大圈的京巴犬吧。對不起了,狗狗,我沒能幫助你,我只能祈禱你能幸運地遇見一個可以收養你的人,給與你溫暖和保護,讓你遠離一切人類的惡行。
我當然無意縱容自己悲天憫人的多愁善感,只是想踐行「尊重他者的生命,即是尊重我們自己的生命」這一樸素的道理,只想遵循「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這樣一個綠色的理念罷了。並且,願意在我的有生之年,為此奉獻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
海洋肆意填,江河任意斷,森林濫砍伐,動物亂虐殺,能源揮霍膨脹,基因無節度改造……到頭來,毀滅的將是我們自己啊。
我多麼期待,我的朋友小幽不戴cd墨鏡,也能在我們自己的城市天天看見「歐洲的天」。讓我的朋友們在迷人的仲夏之夜,在霓虹閃爍、燈紅酒綠的人造美景中,偶一抬頭,即可遙望到那深邃的穹隆之上的晶瑩剔透的鑽石般的星星。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