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掠奪了我們的臉 第十一章

作者 ︰ 陳染

1、與另一個自己相遇

通常時候,一杯清茶,一段白天的獨處的寂寞時光,或者入睡前一段鉛華洗盡的夜晚,窗外是早春或者暮秋細密的涼涼的風,cd機里響著綿綿長長的帶著苦澀又顯得疲倦傷感的音樂,它就走來了,它那樣真切地走近我,靠近我柔軟的心,佇立下來,然後,我們相視而坐,細語般交談。♀尋找網站,請百度搜索+

然後,我們會被一陣現實的喧嘩所打斷。譬如有人敲門,或者只是一陣急迫的電話鈴聲,它忽然就匆匆離去,頭也不回一下就離開我。它是那樣的脆弱與虛幻,那樣地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我必須在現實的嘈雜中努力掙扎著進入一種「深度」,才可以打開生活之外的另一扇窗,保存它,保存住我的另外一種生活,才不至于被廣闊而強大的現實洪流所完全地湮沒。

感謝上帝,讓我享有這種短暫而神秘的只在內部發生的生活,而更多的人群,早已在塵世粗礪的摩擦中退化或者斷絕了這種「信息」,他們的全部激情似乎只是在人群之中拼殺,完全忘記了還有另一扇窗通向自己,與另一個自己相遇。

更多的人死于**。

也依然有人迷戀心碎,哪怕只是一瞬間。

2、一間自己的屋子

浮華的這個城市

我依然願意,與之

保持審慎而適度的隔膜

固執地走進一個

非現實的屋子,萍水相逢

我的缺陷將在這里盛開花朵

半顆心在這里隱居

神疲力倦我奔赴而來,你讓我

與自己重逢,相伴

半顆心,給外邊的喧嘩

臉上虛構著成熟的現實

我和我的身體秘而不宣

我向身體里的敵人致敬

安魂曲垂掛在指間,我只

躲在鍵盤上默哀未亡的心弦

窗外依然是她他們的世界

依然是她他們的天

偏僻處,我心甘情願

凝神諦听紛亂的雲朵

曲盡而人不散,懷抱城市夜晚的

余溫,我低聲訴說晚安

3、哪個「我」才是我身為自己的時候

一些細微瑣碎的小事,經常在夜間我忽然醒來時,在腦際盤桓縈繞不去,停滯下來。結果是,接下來的睡眠就此被打斷,無法繼續。

那都是些什麼樣的小事呢?譬如,幾天前的一個會議上某一個人的某一句話,或者某一個人的某一個小動作。記得當時我並不以為然,但是幾天以後的夜深人靜月白風清時分,它便會清晰地躍入我的腦中成為一個問題,我常常會順著彼時明晰的思路展開聯想。這樣的夜晚往往會出現一次無聲的不太長的「自我交談」,然後得出一個隱蔽在深處的判斷,之後朦朧睡去。

我在這樣的夜晚產生的判斷,往往被後來的事實證明大多是有根據的。

為此,我常常詫異︰我基本上算是一個敏感的人,為什麼一些判斷我無法在當場捕獲而是在幾天以後忽然冒出呢?我想,首先,我算不上是一個精明的人;其次,我懷疑自己的意識擁有一些迷障,易于被聰明的人引向歧途。但是,幸好,我有一個連我自己都常常會忽略忘記的潛意識,它把一些信息不知不覺儲存起來,適當的時候出其不意地跳入到我的意識中來,神秘而叵測。

我曾在《我和另一個我》中,提到一個人同時也是另一個人。

現在,我想,有的人可以同時是三個以上的人︰

1.人群中「我」常常是一個「別人」。

2.思維狀態時「我」是一個成熟理智的人。

3.潛意識中「我」是一個復雜微妙的人。

……

在我們的人群當中,有多少人不是如此的呢?

我被現實分割成諸多面,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游戲規則」中「游戲」,至今沒有「分裂」。甚至由于寫作,我連自己最為內在的東西業已外化,而那些所謂內在的東西,摻雜了多少身為他人之時的感受,也未可知。

哪個「我」才是我身為自己的時候?

其實,我知道,很多的人,一輩子誰也不是。

4、記憶緬懷老家舊相識

連日來看美國作家懷特的書,斷斷續續,有時只消看上那麼幾段文字,我心里的狀態立刻就被拉回到一個舊遠、曠漠、傷逝、悵然的意境,仿佛夢境里回到舊居,熟識的氣味色調在周身彌漫。然而,這似乎與懷特已經沒有什麼關系了。

那樣的一種遠在異國他鄉的午後低沉的情緒似乎一直纏繞在我的生命中,不曾離去。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誰掠奪了我們的臉最新章節 | 誰掠奪了我們的臉全文閱讀 | 誰掠奪了我們的臉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