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良言
一般來說,父母對孩子過于嚴厲或溺愛都會導致孩子的性格比較冷漠,不懂得替別人著想。♀+言情內容更新速度比火箭還快,你敢不信麼?所以寬松和諧、管教有度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此外,父母要想讓孩子體察別人的感受,父母先要以身作則,做一個熱心腸的人,從關注孩子的需求開始,重視他心理健康的發展。
無私無我︰給孩子一顆遠離自私自利的心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達人之障。
——(中國)呂坤
大明無私照,至公無私親。
——(中國)張蘊古
8歲的琪琪是家里的獨生女,她非常小氣,平時家里來了小朋友,她的玩具都不肯讓別人玩,分給她的糖果餅干,即使她不愛吃也會自己放好,不肯送給別人。
有一次,琪琪的姨媽提了兩盒糕點來琪琪家,一盒是送給琪琪媽媽的,另一盒是要送去給琪琪外婆的。從姨媽一進門,琪琪就開始「監控」那兩盒糕點。當姨媽吃過飯,準備拿另一盒糕點去琪琪外婆家時,琪琪立即飛奔過來扯著糕點盒不肯松手。任父母怎麼勸說,她都大哭大鬧堅持不讓姨媽拿走糕點。琪琪媽媽滿臉尷尬地說︰「唉!我怎麼會生出這麼一個自私小氣的孩子!」
後來,琪琪放學回家後常常悶悶不樂。媽媽向老師去了解情況,老師說琪琪在學校和同學相處時,要求誰也不準動她的東西,否則不是去告老師就是和同學吵架。漸漸地,大家都不喜歡和琪琪一起玩,她漸漸地被同學們孤立了。
自私的孩子除了具有食物不肯給別人吃、玩具或學習用品不願借給他人等明顯的特點外,還具有佔有欲強、極力保護自己的物品、時常搶奪不屬于自己的物品、心胸狹窄、奉獻精神差、斤斤計較、愛講條件、孤僻多疑等特征。
孩子在自我意識形成和發展的最初階段時,他的心理活動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在這個關鍵時期如果得不到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很容易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越,特別是祖輩和父母的眾星捧月的態度,容易使孩子形成說一不二的性格,這樣會助長他的獨佔欲,也會強化他的自我中心意識。
寵愛不利于孩子的性格發展,會讓他將自己局限于自我的狹小空間內,只知道享受和索取,變得情感冷漠、性格極端。♀所以,父母應該讓孩子學會關注他人、愛護他人、為他人付出。這樣才能讓孩子在越來越注重合作精神的社會中立足,不至于被排斥和孤立。
培養建議
建議一︰給孩子無條件的理智的愛
一個沒有被父母無條件地愛過的孩子,是不會真正愛別人的,他往往自私而冷漠,不懂得顧及他人的感受。讓孩子做到無私無我,父母首先要無條件地去理智地愛孩子,讓他感受到愛的溫暖,並自然而然地去愛他人、為他人付出。
讓父母無條件地愛孩子,並不是要無條件地包容孩子犯錯,而是無論他有哪些缺點和不足,亦不管自己對他的期望有多高,還不管孩子的表現如何,都要對孩子給予並表示愛。不因他表現不佳而厭惡,也不因他總讓自己失望而不耐煩。
9歲的琳琳學習很好,媽媽也很注重她的成績,為了督促琳琳努力,媽媽常說︰「琳琳要加油哦,要是考不進前五名,媽媽可就不愛你了。」
有一次,琳琳考了第七名,站在家門口不敢進門。爸爸下班看到站在門口的女兒問︰「琳琳站在這里做什麼?為什麼不回家?」她沉吟半天突然「哇」得一聲哭了,說︰「我沒考進前五名。媽媽很可能已經不想要我了。」
常常听到有父母對孩子說︰「你要乖,不乖媽媽就不要你了!」「再考這麼點分,我就沒你這個兒子!」類似于這樣的話,會讓孩子覺得只有自己做到某種程度,父母才會繼續愛自己。如果孩子不覺得父母對自己的愛是無條件的,他就不會有安全感,更不能舒展自己的心靈去坦然地愛別人。
所以,父母應該肯定孩子的價值,並讓他懂得無論如何父母都會一直愛他。這樣,他在長大後,也會無條件地去幫助和關愛他人。當然,這種無條件的愛是理智的愛,而不是溺愛。
建議二︰教孩子學會奉獻
有諺語說︰「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誰都有需要幫助的是時候,施人以援手對被幫助者是一種幸運,對助人者也是一件樂事。奉獻,從來都不只是單方面的付出,當孩子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會溫暖自己的心靈。
11歲的張純從小生長在富裕的家庭中,但她從不亂花錢。爸爸為她在銀行開了一個賬戶,並讓她把每年的壓歲錢存在里面,並常常半開玩笑地告訴她說︰「這里面可是你以後上大學的錢。」
有一次,爸爸帶她去參加捐資助學的慈善會,想不到張純竟然把自己賬戶里的積攢多年的15000元錢都捐了出去。事後,爸爸問張純︰「你把錢都捐了,以後怎麼上大學啊?」張純以為自己真沒有錢上大學了,但還是咬了咬唇說︰「可是,山里的孩子已經連小學都念不了了。」爸爸笑著拍拍她的肩膀說︰「女兒!你是好樣的!」
有人說,一個心里只有自己的人是痛苦的,因為總會患得患失不易滿足,而處處為他人著想、為他人奉獻的人卻是幸福,因為總會在別人的快樂中得到滿足。所謂「得道者多助」,讓孩子學會為他人付出,為他人做貢獻,他才會得到更多人的賞識和幫助。得與失,不是簡單的加減法,一個勇于放下自我、奉獻自己的人,注定能比自私的人得到更多的幸福。
建議三︰正確糾正孩子的自私行為
當父母發現孩子的自我意識較強,表現得過于自私時,要及時地幫他糾正。
首先,父母要取消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要合理地滿足孩子的要求,讓他知道自己在家庭中與其他家庭是成員是平等的,消除他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再者,還要引導孩子尊重和關心長輩,要學會在享受時先想到長輩。如吃飯時要引導孩子將好吃的菜先夾給長輩,舒適的位置要讓長輩坐。
另外,父母還要在生活中讓孩子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自己洗手帕、整理書包,給父母倒茶水。讓孩子體驗父母勞動的辛苦,能讓他懂得體諒父母、感恩父母,並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在關注他人的過程中,孩子會了解到他人的需求,同時也會漸漸遠離狹隘的自我中心,從而避免自私自利行為的產生。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