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樂觀的孩子長大後,憑借樂觀的性格,從報童到好萊塢明星,又到州長,最後當上了總統,他就是美國第四十九屆總統里根。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發,搜索+你就知道了。
樂觀的人就是這樣,即使在逆境中也能看到光明面,並鼓舞自己往好的一面發展;而悲觀的人即使生活在蜜罐里,也依然體會不到蜂蜜的甜美。里根之所以能從最初的報童成為一名總統,相信這和他樂觀的性格是分不開的。
樂觀是一種性格傾向,更是一種生活態度。樂觀的人總能看到事情有利的一面,期待更美好的結果。一項調查結果表明︰樂觀的人不易患憂郁癥,在學習和工作中都容易成功。同時,樂觀的人身體狀況比悲觀者更健康。
人生道路上順境和逆境是相伴的,人一定要學會用平和的心態面對人生的缺憾,盡可能接受它,然後找到彌補的措施,如果只是專注于缺失的東西而不能自拔,那麼只會讓自己更痛苦。
如今的一些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極其脆弱,經不起打擊,遇到問題,第一時間總是想到最糟糕的一面。顯然,這種悲觀的情緒和處事態度不是他這個年齡應該有的。但生活中他卻常常不得不面對一些令他悲觀的事情,如學習成績差、沒有好朋友,等等。因此,作為父母,一定要用心溫暖孩子的心,引導他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
培養建議
建議一︰父母要具備樂觀的思維方式
要培養樂觀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具備樂觀的思維方式。一般父母處理家庭問題、自身問題時的樂觀態度都是孩子效仿的對象。有時,父母對某件事的態度也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態,比如,下雨了,父母說「這該死的天,怎麼又下雨了」和「太好了,又下雨了」就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對比之下,後面一種態度更能給孩子帶來愉快的心情。
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曾說︰「父母批評孩子的方式,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是樂觀還是悲觀。」因此,父母在批評孩子時要恰如其分,對事不對人,也要原諒曾經犯過錯誤的孩子。
建議二︰幫孩子擺月兌悲觀情緒
當孩子遇到困難挫折時,難免會有悲觀情緒,如果暫時不能擺月兌困境,那麼父母可以教他調節情緒的方法,使不良情緒或心理障礙及時化解。比如,當孩子抑郁時,父母要傾听他的訴說。
再過一個月,趙強要參加中考了,3次模擬成績都不是很理想,導致他心理壓力非常大,他甚至懷疑自己能不能考上重點高中。爸爸看出了他的心事。
一天晚上,爸爸陪趙強一起打籃球。♀父子倆在籃球上瘋狂地「決斗」,好像把趙強馬上要喪失的斗志全都激發出來了。比賽後,兩個人躺在籃球上暢談著夢想。趙強說出了心中的壓力,爸爸則安慰他︰「你能不能考上重點高中,都是我的好兒子。」這句話一直讓他很感動。後來,趙強如願以償地考上了重點高中。
李強的爸爸借著打籃球的機會不僅讓他有一個釋放壓力的過程,也引導他說出了心中的想法,這種聊天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他的精神壓力。因此,當孩子有消極悲觀的情緒時,父母一定要尋求恰當的時機引導他。此外,運動是一種很好的發泄方式,父母可以借鑒。
建議三︰引導孩子看事物積極的一面
俗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任何事物都存在兩面性,當經歷失敗時,只有看到有利的一面,才能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引導孩子辯證地看待問題,即使看起來有害的事物,也要引導他從另一個角度看有益的一面。
肖研月考物理成績不理想,遭到老師嚴厲的批評,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家之後,肖研和媽媽抱怨老師的嚴厲。媽媽說︰「老師的話是有些嚴厲,但是他為什麼這麼嚴厲?」肖研沒好氣地說︰「因為他看我不順眼。」媽媽搖了搖頭,說︰「他之所以這樣嚴厲,是因為他對你有很高的期望,而你沒發揮好,卻讓他失望了。」
當孩子對老師存在偏見時,如果不及時擺正心態,那麼很可能影響他這門學科的學習。肖研的媽媽正是從客觀的角度出發,讓她正確看待老師的批評,從而建立起對老師的恭敬心。由此看來,不管是遇到挫折,還是面對別人的負面評價,父母都要讓孩子看積極的一面,進而培養他積極的心態。
建議四︰賦予孩子幽默感,提高其受挫能力
幽默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能力,如果孩子能在失敗中運用幽默,心中就會少一分憂愁,多一分輕松和愉快。
9歲的盈盈在語文課上睡著了,被老師發現。老師一氣之下,罰她在課上站了一節課。可是盈盈卻認為在課上出了丑,不願意再去上課了。爸爸知道這件事後,用自嘲的方式,和她說起了自己因為上課說話被老師飛來的粉筆頭砸中的經歷,引得盈盈大笑不止。
一個很小失敗,對于大人來說可能一笑置之,可是對于孩子來說可能是「世界末日」。就像盈盈被罰站的經歷讓她很難堪一樣,而爸爸通過講述自己出丑的經歷,讓她感覺到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父母自嘲的方式往往比安慰更有效,因此,當孩子出了洋相時,父母不妨用幽默的教育方式,和他一起回憶自己出丑的經歷。
建議五︰讓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塑造樂觀性格
一般性格悲觀的孩子比較內向,不願意與人交往或者參加集體活動。因為他往往在很多人面前比較緊張或者尷尬,甚至害怕在眾人面前出丑。但是,如果孩子總是一個人待在家里,就會失去與別人交往的機會,朋友也比較少,性格也就會更孤僻。因此,父母要鼓勵孩子參加一些集體活動,讓他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學習別人的樂觀精神。
王品上初中1年級,性格比較孤僻。暑假期間,班里組織暑期夏令營活動。王品本來不打算參加的,媽媽得知後,詢問其原因,王品說︰「夏令營沒意思。」媽媽說︰「也可能會很有意思啊!你不一直希望帶上單反相機游玩的嗎?夏令營正好是你當攝影師的好機會啊!」
媽媽的一番話說得王品心動了,可是他還是有擔心和同學相處不來。媽媽看出了他的心事,繼續說︰「我希望你能參加,如果半路你覺得沒意思的話,可以回家。」
在媽媽的鼓勵下,王品參加了夏令營活動,還拍了很多精美的照片。回來後,王品明顯變得開朗了許多,和同學的關系也更融洽了。
一般性格內向的孩子往往沉浸在自己的消極情緒當中,找不到出口。如果這個時候身邊有幾個比較樂觀的朋友,往往能幫他轉換角度看待問題。同時,成功的人際交往能讓孩子更快地融入到集體當中,體會成就感。因此,父母要增加孩子與別人交往的機會。
金玉良言
一些孩子有了一點兒成績後,就沾沾自喜;遇到一些困難時,又垂頭喪氣。事實上,這種過于情緒化的性格不利于孩子樂觀性格的形成。樂觀的性格應該是建立在正確的自我認知的基礎上的,因此,父母要讓孩子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增加他自我分析的能力。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