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能力勝于分數
孩子的分數高就一定有前途嗎?未必。友情提示這本書第一更新網站,百度請搜索+如果孩子只會考試,而其他能力有所欠缺的話,顯然是不能在今天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立足的。所以,父母在關注孩子分數的同時,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上來。好父母一定會讓孩子成為一個心理健全、身體健康的人,要讓他會智慧做事,會高效學習,會自我管理,會與人交往,會**生存……這樣,孩子才會真正快樂,才會找到屬于他自己的人生舞台。
分數高並不等于能力強
不要把分數看重了,要把精力集中在培養訓練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
——(中國)**
教育是陶冶身心,培養健全的個性,以便能夠從容不迫地適應生活中的各種變化,這是從學校和課本知識中所得不到的。♀
——(印度)甘地夫人
10歲的陸杰有一位表姐,大學畢業去找工作。用人單位先拿出一張對口專業的卷子讓她做,在學校里一向成績很好的她很快就做好了,但當招聘人員問「你對工作有什麼見解」「你將如何做這項工作」等問題的時候,她卻憋了半天也沒能回答出來。招聘人員說︰「我不得不承認,你的業務水平很好。但我們需要的是業務能力和其他能力兼備的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陸杰的表姐就因為對工作沒有主見,缺乏必要的能力而被這家單位拒絕了。
表姐回家後向父母哭訴,正巧陸杰的媽媽也在場。她除了安慰外甥女之外,自己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陸杰的表姐從小到大,父母就只要求她注意學習,只要成績好其他都無所謂。♀看來這種只重分數而忽視能力的做法,並不能給孩子帶來良好的發展。
陸杰的媽媽決定,要改變對陸杰的教育,一定要讓他不僅學習有成績,在能力方面也要有所發展,不能讓陸杰在未來重蹈他表姐的覆轍。
陸杰的表姐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學習有好成績,卻不具備其他能力的人,在未來社會中是很少有用武之地的。正如那位招聘人員所說,社會需要的是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在現今社會的大環境下,學習成績的好壞,幾乎已經被大多數的父母作為判定孩子是否能夠成才的唯一標準。父母用分數來約束孩子,讓孩子將高分數當成不斷努力追逐的目標,而孩子便也在父母的這種所謂的「成才教育」下為分拼命。
但是實際又如何呢?有多少孩子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做?有多少孩子只因為考試成績差就變得心理不健康,離家出走、自殺,甚至傷害父母?大學生畢業後的應聘,又有多少人因為沒有能力而成為無人問津的「高學歷失業者」?
因此,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應該是與知識學習同步發展的。孩子只有學識與能力都得到提高,將來他才有可能在社會上立足,才有可能成才。
培養建議
建議一︰父母首先要正視分數問題
在現今社會,只看重孩子分數的父母把主要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提高孩子考試成績的教育上,但卻往往就此忽視了對孩子的能力培養。
父母只有自己首先正確認識到分數真正意義,才能讓孩子能夠正確面對自己的成績。孩子的分數沒有達到理想的目標,也許有許多原因,或者是粗心,或者是理解能力有待提高,或者是由于種種心理原因導致。父母要能看到分數背後所反映出來的更深層次的意義,而不要只單純地憑借那幾個數字來對孩子直接下定論。
建議二︰告誡孩子不能「紙上談兵」
有許多孩子在父母的「高分」教育下,也會單純地認為,只要學習成績好,那麼將來做什麼事都沒問題;只要將書上教的東西都背會、學會,將來的困難也能迎刃而解。
9歲的兒子喜歡讀書卻不愛動手,無論什麼事都在嘴上說得精彩。父親有一天對兒子說︰「戰國時趙國有位名將叫趙奢,他的兒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論軍事頭頭是道。後來他做了趙國大將,但在長平之戰中卻只知道按照兵書辦事,不懂得變通。最後導致40萬趙軍被秦兵所敗。」
兒子驚訝地問父親︰「趙括不是按照兵書做了嗎?」
父親搖搖頭︰「紙上談兵,哪里能比得上實際操作?你若只是將知識學會了,卻並不實際操作,也沒有其他變通的能力,你的未來就有可能會如趙括一樣兵敗。」
兒子听後思考了許久,終于恍然大悟。于是他開始注重知識的實際應用,爭取讓自己能夠學識與能力並舉。
在孩子認為「只要參照書上所說就可以做好一切」的時候,父母要及時糾正他的錯誤想法。孩子只有結合知識,學會實際應用與隨機應變,才算真正將知識學會了。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