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 第十四章

作者 ︰ 張振鵬

與人合作︰讓孩子更快地實現目標

不管一個人多麼有才能,但是集體常常比他更聰明和更有力。♀友情提示這本書第一更新網站,百度請搜索+

——(俄羅斯)奧斯特洛夫斯基

人們在一起可以做出單獨一個人所不能做出的事業;智慧、雙手、力量結合在一起,幾乎是萬能的。

——(美國)韋伯斯特

從前,有一個農夫,他有8個兒子。他們從小就打打鬧鬧,這讓農夫費了不少心思。日子一天天過去了,農夫越來越老,兒子們也漸漸長大,可是,他們仍然不知道互相謙讓,為此,農夫很著急。

一天,農夫去請教一個智者,希望他能幫自己解決問題。于是,智者把他的兒子們召集到一起,取出8雙筷子,分別分發給他們每一個人,說︰「你們使勁地把筷子折斷吧!」孩子們都很不懈,說︰「折斷這麼細的筷子需要使勁嗎?」說著,每個人都很輕松地把筷子折斷了。

一會兒,智者又拿出8雙筷子,把他們綁在一起,然後對孩子們說︰「現在,你們還有誰願意試試,把它折斷?」老大毫不猶豫沖上前去,使盡了全身力氣,憋紅了臉,最終筷子紋絲不動。♀接著,幾個弟弟不服氣,都分別試了試,筷子依然沒有被折斷。

這時,父親說︰「孩子們,你們明白了嗎?你們每天爭吵不休,都只顧自己,就像一雙筷子那樣,很容易就折斷了。但如果你們像這8雙筷子捆綁在一起那樣,團結起來,那樣的力量將是無窮的。」

幾個兒子頓時羞愧地低下了頭,終于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也明白團結的力量是堅不可摧的。最後,他們互相道歉,攙扶著父親回家了。

正如智者所說的那樣,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大家團結在一起的力量是無窮的,集體的力量總是大于單個人的力量。曾有人說過︰一個人有一個隻果,兩個人交換後,還是一個隻果;但是一個人有一種思想,兩個人交換後就是兩種思想,因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需要合作,越來越需要富有合作精神的人。

合作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人際交往,而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結成互助互利的雙贏關系,是今天這個時代的人必備的做事能力。一個人的力量僅是滄海一粟,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有自己的特長。♀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的今天,與他人合作的這一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與人合作的本質在于尊重差異、接受差異、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弱點。一個人只有在合作中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他的才華,才能創造出人生的輝煌。

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明確,與他人合作,才能獲得生存空間。善于合作,才能贏得明天。與人合作能力必須從小加以培養。那麼,父母在生活中應該怎樣做呢?

培養建議

建議一、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合作對象,所以父母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參加勞動,讓自己成為孩子的合作者,進而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周末的時候,父母可以列出一張家務清單,給孩子分配勞動任務,全家人一起合作完成這些家務。父母還可以找一些很有趣的工作,全家人一起完成,比如拼圖、包餃子等,讓孩子感受到分工的樂趣。

建議二︰引導孩子欣賞別人的優點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但同時也有缺點。而善于發現優點的人總是比看到缺點的人更快樂。所以,父母要讓孩子接受同伴間的差異,包括個性、能力、興趣、愛好等,讓孩子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

小潔上初中1年級,開學剛一個星期,她對新環境很不適應,對新老師和新同學都很不滿意,有了換班的想法。

一天放學回家,小潔向媽媽抱怨︰「班里的同學太差勁,上課有人吃東西,入學考試有人作弊,學習風氣太差。」媽媽理解地說︰「這樣啊!」女兒說︰「是呀!我都想換班了!」

媽媽繼續說︰「你先別著急下結論,既然你觀察得這麼仔細,媽媽交給你一個任務,你現在換個角度看問題,把你們班上課「最」的人給我挑出來,比如,最積極回答問題的人,上課紀律最好的人,人緣最好的人,受老師表揚最多的人……一個星期後告訴我,如果那個時候你還是覺得這個班不好,媽媽再給你想其他的辦法。」

就這樣,媽媽列舉了20多項「最」讓女兒去挑選。小潔最後照做了。幾天後,她不好意思地對媽媽說︰「媽媽,其實我們班也挺好的,感覺大家都很熱心,很團結。每個人都有優點,我不能只看他們的缺點。」

懂得欣賞別人,是和別人友好合作的前提,如果只知道挑別人毛病,那麼恐怕很難與他人保持好的合作關系。當孩子抱怨環境、某某人不好時,父母不能只听孩子片面的言語就下結論,應該引導和鼓勵孩子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別人,讓他善于發現他人的優點。

建議三︰讓孩子懂得尊重別人的意見

一個團隊合作里面很容易出現意見分歧,當別人發表觀點時,孩子只有耐心地傾听,才有機會真正了解別人的意見,所以父母要讓孩子接受差異性,尊重別人的意見。

13歲的正林是班長,每次听到同學的意見和自己相左時,就很憤怒。但是有時冷靜下來後,發現別人的意見也不是沒有道理。為此,媽媽和正林一起定了3條規則︰

第一,不正面反對任何人的意見,當和別人意見不和時,仔細思考後再作決定;

第二,凡帶有肯定含義的字句,像「當然」「無疑」等話,都改用「我推斷」「我揣測」,或者是「我想象」等話來代替;

第三,當別人肯定地指出錯誤時,放棄立刻就反駁的意念,而是先思考,然後婉轉解答。

後來,正林自己說︰「不久,我就感覺到因為我的態度的改變,和同學們討論時更加輕松、愉快了。」

父母要改變孩子說話的語氣和用詞,就像媽媽和正林定的幾條規則那樣,這樣能讓孩子有一個謙虛的態度,進而能听進別人的建議,尊重別人。

另一條讓孩子懂得尊重別人的黃金法則就是教孩子不要打斷別人的話,學會傾听,有效地回答別人的話,而不是自己想自己的,這是尊重別人的基本原則。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最新章節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全文閱讀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