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是個活潑的女孩,每天放學後她都迫不及待地向媽媽說著學校里的趣事。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發,搜索+你就知道了。但是,媽媽下班後要做飯,她覺得女兒在一旁「嘮叨」使她不能專心做飯,就常不耐煩地說︰「沒看我正忙著嗎?每天都這麼多廢話,煩不煩?」
這樣幾次之後,樂樂就不再纏著媽媽「嘮叨」了,媽媽反而有些不習慣,女兒怎麼和她變得疏遠了呢?
女孩不是機器人,不能在我們想听的時候,就說個不停,也不會在我們不想听的時候就主動停下。有時,也許她傾訴得很不是時機,但我們不能粗魯地打斷她的話,這樣會打消她傾訴的積極性。也許我們可以在事後教給她說話要看時機,提醒她以後要注意。
要有主動傾听的意識
不少媽媽在听女孩說話的時候,總是喜歡說「哦,哦」,直到女孩說完了,媽媽也沒有其他反應。久而久之,女孩自然就懶得向我們傾訴了。
在听女孩說話的時候,我們需要有主動傾听的意識,當她說到某件事的時候,我們可以問「然後呢?」表示我們關心接下來的情節,她也會因此願意繼續說下去。♀
善于听出女孩的話中話
女兒︰「媽媽,您一會兒要去商場啊?」
媽媽︰「不去!」
女兒︰「哦!您不去買衣服嗎?」
媽媽︰「不去了。」
也許女孩並不是想知道媽媽要去哪里,或許她想讓媽媽帶她去買衣服,或者她想等媽媽出去後玩游戲……當女孩向我們訴說的時候,我們要善于從她的語言去察覺她的內心真實想法。對于女孩的潛台詞,我們要有足夠的敏感度,如果我們真正關注女孩的真實想法,就不難從她的話語中覺察出其中隱含的意思。
26.這樣說,才會讓女孩听得進去
許多媽媽覺得自己的女孩越大越不听話。有統計表明,90%以上的媽媽曾對女孩大聲斥責,甚至實施體罰。作為媽媽,我們也知道這樣做很不妥,但有時卻顧不上那麼多了!我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在我們看來女孩「不听話」就是她的錯。♀把錯誤完全歸咎于女孩性格頑劣顯然對她有失公允,更多的時候並不是女孩不肯听,而是我們不會說。
家里來客人了,琪琪見到陌生人有點膽怯,躲在媽媽身後。媽媽對張阿姨說︰「這孩子就是這樣,見了生人就不愛說了,真是沒出息!」
琪琪听了媽媽的話趕緊跑回屋里,下次有客人來,琪琪依然不肯和人打招呼。
媽媽的本意是將琪琪培養為一個懂禮節的女孩,但是她的話卻起到了反面作用。她當著客人的面說琪琪「就是」不愛和生人說話,傷害了琪琪的自尊心,也打消了琪琪與客人打招呼的積極性。為了避免下次在客人面前受到媽媽的「指責」,琪琪干脆不和客人打招呼,甚至躲起來。
很多時候,我們的本意是希望女孩如何去做,但說出的話卻往往起到了反向作用。由此可見,只有我們會說,女孩才會樂于听從我們的建議。那麼,我們該如何和女孩溝通呢?
用正面積極的語言影響女孩
「你就不能認真寫作業嗎?」
「連這樣的事情都不會做嗎?」
「你到底能不能把被子疊好?」
「你知不知道襪子不可以亂丟?」
許多媽媽會用這樣的語氣和女孩說話,女孩听到這樣的話不會有好心情,自然也就不願意听我們的話。當我們對女孩有所期望的時候,要從正面表達,不要反話或者消極性的語言。
例如︰
「寫作業要認真!」
「我想這件事情你能夠做好!」
「相信你可以把被子疊得更好!」
「以後請把襪子放在這里!」
一樣的語意,不同的語氣,女孩听到後卻會有不同的感受,當我們用正面積極的語言去和她溝通,相信她會更願意接受我們的建議!
放下架子和女孩溝通
有位媽媽打了5歲的女兒,女兒不滿地質問媽媽︰「您憑什麼打我?」媽媽理直氣壯地說︰「因為是你媽媽!」女兒「哇」地一聲哭了起來,喊著︰「那我不要媽媽了!」
哪個女孩會喜歡端著家長架子發號施令,甚至還實施體罰的媽媽呢?如果我們不想和女孩之間產生隔閡,就應該放下做家長的架子,不以長者的身份和權威去命令女孩。
如果我們總是端著家長的架子,以一副嚴肅的面孔對面女孩,她就會畏懼和我們溝通,也不願意听我們的建議。因此,即使女孩還很小,我們也要和她講道理,像對待成人一樣取得她的理解和尊重,不隨意對她發號施令。
以商量的口吻和女孩交流
潔潔5歲了,在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媽媽發現她總是用命令的口吻對小朋友說話︰「拿來!」「給我!」媽媽糾正了她多次,她總改不了。
後來,媽媽無意中注意到自己正是用這種口吻和女兒說話的︰「潔潔,去睡覺!」「潔潔,來洗澡!」「潔潔,去拿小板凳!」……語氣中不容女兒有任何反抗,久而久之,潔潔也學會了。
有人覺得這是小事,但卻可能影響女孩的一生。用怎樣的口吻與人說話,代表著我們對他人的態度,用商量的口吻和人說話,是對他人人格的尊重。而用命令、不容置疑的口吻和人說話,將會影響到人際關系。假如女孩也學會了這樣霸道的語氣,她將來的人際關系可想而知!
有的媽媽認為,和女孩用商量的口吻說話,她根本就不會听。也許「商量」是沒有「命令」來得快捷,但是隨著女孩的成長,我們的命令會逐漸失去作用。假如我們樂于用商量的口吻和女孩說話,就會給她留有余地,我們就會發現女孩會變得很乖。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