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 第二章

作者 ︰ 張振鵬

2.強化孩子的安全意識

孩子的社會常識和生活經驗往往會比成年人少很多。友情提示這本書第一更新網站,百度請搜索+而孩子容易發生危險的原因,就是他並不知道安全隱患會帶來嚴重的傷害。孩子是無知的,而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從「無知」到「有知」。那麼,讓孩子時刻提起安全意識是父母重大而又艱巨的責任。

李老師是小學1年級的班主任。每天上班時,她和同事們每時每刻都處處留心孩子們的安全,還特別注重對孩子們的安全教育。

李老師每天都會利用活動課和游戲時間,給孩子們講一些有關安全的小常識和有關安全的小故事。她還會給孩子們看一些有關安全的圖樣,放些有關安全的小歌曲。有時,李老師還會讓孩子們學一些簡單的安全小兒歌。

不僅如此,李老師總是會不斷提醒孩子們的安全意識,總是把「出門要小心點兒」、「走路要慢點兒」等語言掛在嘴邊。孩子們無論是在排隊、喝水、游戲,還是入廁時,李老師都要叮囑孩子們的安全事宜。家長們對李老師的做法也是贊嘆不已。

李老師認為,孩子們一開始都不太懂得安全對他們的重要性,他們的安全意識大部分是靠父母和老師培養出來的。♀因此,她在每天與孩子的交往中,都對孩子們叮囑很多注意安全的話。李老師說︰「我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有關安全的大小事情,都會交代給孩子們。在學前教育工作中,我把安全教育放在了首位。」

俗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小牛犢之所以不害怕老虎,是他不知道老虎的厲害,不知道老虎會給他帶來的危險。所以,孩子在成長的時候也會因為無知而把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那麼,父母應該理所應當地承擔起一種責任——告知和提醒。如果父母能夠時常提醒孩子,時常讓孩子提起安全意識,孩子遠離危險的幾率就會越大。

當然,父母讓孩子時刻能提起安全意識的方法有很多,這里推薦幾種方法以供父母借鑒。

培養建議

建議一︰反復使用灌輸法

孩子的安全意識教育是一個經常性、重復性的工作。父母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某一個場景,給孩子灌輸安全意識。比如,過馬路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如何做才是安全的;切菜做飯時,可以給孩子講講安全使用廚房用具的事項;外出郊游時,可以給孩子講講如何和諧與大自然相處……只要父母時刻給孩子灌輸安全意識,孩子的安全意識會在不知不覺中提升。

對于一個安全事項,父母僅僅灌輸一遍往往是不夠的,可能要灌輸好幾次。因為很多安全知識,孩子需要一個記憶的過程。比如,用電的安全事項中,孩子需要反復了解什麼樣的材質容易導電,什麼樣的材質是與電絕緣的。只有孩子準確的記憶才能夠在關鍵時刻轉危為安。因此,請父母在適當的時候,把安全意識反復灌輸給孩子,孩子一定會受益。

建議二︰趁機使用提醒法

當今社會,安全事故比比皆是。雖然誰都不願意看到或听到慘痛的事情,但是,為了讓孩子遠離危險,父母可以借用別人的事例來提醒孩子,讓孩子從中提起安全意識。

10歲的王路遠常常利用雙休日和寒暑假回農村女乃女乃家玩耍。他經常和小伙伴們在溪邊、水塘邊游玩。路遠的父親經常給他灌輸相關的安全事項。一次,電視中報道7個孩子在水塘邊玩耍時,全部掉入水塘後遇難,無一幸免,最小的4歲,最大的12歲。警方分析原因時發現,一是和水塘地勢有關,二是有可能一個孩子掉進之後,其他孩子去營救,但孩子們都沒有游泳的經驗,結果導致無一幸免。

當看到這則報道後,父親趕快乘機提醒路遠說︰「你和伙伴們在水邊玩耍時,一定要注意地勢、水流的大小、水的深淺,只要不確定是否安全,就不要接近。而且,如果有小伙伴落入水中,不可以憑沖動下水去救人。首先要看自己有沒有能力,如果沒有能力,就立刻去找人救援,不要一意孤行……」

路遠听得很認真,因為他本性的善良也為那7個孩子悲傷,同時,更不希望自己和伙伴們遇到類似的危難。不久之後,父親就帶路遠去游泳館學習游泳。父親希望路遠通過游泳增強自己的體質,同時也會獲得一項自利利他的技能。

父母可以通過他人的事故案例、實物、圖片來提醒孩子,讓孩子感同身受,喚起保護生命的安全意識。

建議三︰適當使用警戒法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小小的踫撞和不安全因素。一些程度較小的危難往往能夠更加喚起孩子的安全意識。當孩子遇到小危難後,父母要讓孩子以此為戒,不要重蹈覆轍。

孩子遭遇小小的危難並不是壞事,但之後一定要跟上的就是父母對孩子的警戒教育。這樣,孩子才能借助這次危難成長起來,從而進一步避免類似或更加嚴重的事情發生。正如,5歲的小敏不小心在玩耍中把自己鎖在了房間里,父母費盡心力打開鎖後,母親在安慰小敏的同時,進一步教給她如何使用門鎖,並告誡她玩耍時不要關門等。這樣,孩子經歷的不僅僅是一次害怕,而是安全意識的提升。

建議四︰常常使用溫情感染法

父母讓孩子時刻提起安全意識,不是指父母沒完沒了地對孩子嘮叨安全事項。這樣,即使是一片好心,也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在孩子的成長環境中,父母應盡量為孩子考慮周全些,並把安全教育落實到細微之處。當父母用關懷和愛心給孩子提醒安全細節時,孩子不但不會反感,而且會感受到父母對自己安全的重視。孩子會在父母溫情的感染下,更加提起安全意識。因為,孩子漸漸懂得了「身有傷,貽親憂(自己身體受到傷害,父母親人就會憂傷、擔憂)」的道理。

金玉良言

一般情況下,父母重視哪個方面,孩子就會在哪個方面做得更好。父母如果想辦法讓孩子時刻提起安全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孩子就會對安全重視起來。所以,孩子的安危大部分是由父母的重視程度決定的。如果父母真希望孩子能夠平安一生,就請幫孩子把安全意識變成一種思維方式。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最新章節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文閱讀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