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 第四十一章

作者 ︰ 張振鵬

36.尋釁滋事︰要遠離,不讓孩子湊「熱鬧」

儒家經典《弟子規》言︰「斗鬧場,絕勿近。+言情內容更新速度比火箭還快,你敢不信麼?」意思是說,打斗吵鬧的場合,最好不要參與。如今像一些網吧、賭場、夜總會、迪廳等聚眾場所都是容易發生爭吵打鬧的不良場所,也是一些是非之地。因此,對心智還沒有成熟的孩子來說,一定要與這些地方保持距離。

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曾發生過一起令人震驚的青少年槍擊事件,幾十名青少年由打架斗毆演變成槍戰,導致5人嚴重受傷,1人腦死亡。

據說,當時一群孩子們聚集在動物園門口處,最初只是爭吵。突然,一個孩子朝對方扔了一個飲料瓶子,恰好砸在了一個孩子的頭上。頓時,雙方火氣都被頂上來了,紛紛掏出飲料瓶子砸向對方。

形勢越演越烈,一名男孩率先掏出了手槍嚇唬對方,而對方也不甘示弱,掏出手槍。僵持之下,一名男孩扣動了扳機,最後演化成一場血戰。據調查,槍戰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兩名男孩意見不和,這些參與的孩子們最大的不超過16歲,最小的僅11歲。

以上這起青少年打架事件發生在美國,雖然中國的孩子不會發生類似的槍擊事件,但類似的青少年打架斗毆事件卻屢見不鮮,而且這些打架事件大多是由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引發的爭吵,而爭吵逐漸演變成打架,最後只能以悲劇收場。

孩子由于社會經驗比較少,處理問題不夠理智,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情和別人動手。還有一些孩子為了所謂的「哥們兒義氣」,當朋友遇到困難或被欺負了,拔刀相助,和對方大大出手,最後導致兩敗俱傷。

遇到這種情況,父母要讓孩子明白,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它只能讓對方在表面上服從,內心卻積壓怨恨,時間久了,就可能引發新的矛盾。只有讓對方心服、口服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

培養建議

建議一︰減少孩子的暴力傾向,讓他學會和平解決問題

一些孩子不懂得如何處理問題,所以采用最直接的、帶攻擊性的辦法來解決。針對這種情況,父母一定要引導孩子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講道理、尋求父母或者老師幫助等。同時,父母要告訴孩子,打人會傷害別人,也有可能發生意外,只有愚鈍、粗暴的人才會用武力解決問題。

此外,父母要禁止孩子看一些含暴力的動漫書、電視劇、電影,也不能讓孩子玩兒這類電子游戲,以減少暴力書刊、暴力影視、暴力游戲對他心靈上的腐蝕。♀

建議二︰不讓孩子圍觀、甚至參與打群架

父母應該告訴孩子,打架是違法的行為,有了矛盾應該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堅決不能打架。同時,父母還要叮囑孩子,無論是在校園內還是校園外,遇到打群架的情況,不能圍觀,更不能「參戰」,應該趕快離開。即使「參戰方」是認識的人,也要理性對待,切不可礙于情面出手相助。如果這種惡**件發生在校園內,應該趕快通知老師;如果是校園外,可以撥打110報警電話。

建議三︰不讓孩子進入社會不良場所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孟母三遷」的故事,說明環境的好壞對一個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如果孩子多和正直的人在一起,那麼他學會的就是正直。相反,如果孩子總出入酒吧、迪廳、夜總會、洗浴中心、網吧等場所,接觸一些社會的不良人群。那麼,他就和可能感染上一些不良習慣。因此,父母要禁止孩子進入這些場所。

某迪廳門口,3名中學生下了車,其中一名男孩拿著電話,說︰「你在哪呢?快點兒來,我們都在等你呢!」幾分鐘後,只見兩名女孩也聚集到門口,幾個人大搖大擺地走進了迪廳,找到預定好的座位坐下。

不一會兒,5個人在震耳欲聾的音樂和酒精的作用下,很快地搖擺起來。其中一名男孩很不自然,當問及他為什麼來這個地方時,他很無奈︰「我還是學生,很不喜歡這種地方,但是同學今天過生日,人家都訂好了在這里,沒辦法。」

5名中學生到迪廳慶祝生日,其中一名學生還是被迫無奈才去的。可見,這名學生沒有一個很好交友的原則,更缺少一定的是非觀念。因此,父母要告訴孩子,這些場所會污染人的心靈,污染嚴重了,就可能和一些壞人同流合污,所以一定要遠離這些是非之地,多與有德行的人交往。

金玉良言

要保證孩子的安全,父母要淨化孩子的生活環境,從兩個方面要求孩子,一是不讓他打架斗毆,不要意氣用事,不能采用武力解決問題;二是遠離是非之地,禁止他進入不良場所和一些混亂的環境,當發現別人聚眾打架時,要遠離,並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

37.抵制迷信︰盡早教孩子崇尚科學

在今天,日益發達的科學技術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物質生活。然而,社會上仍存在一些不法分子,將一些迷信活動披上「科學」的外衣到處招搖撞騙。孩子是祖國的未來,父母應該教他從小抵制迷信,鼓勵他從崇尚科學,用科學戰勝愚昧,用理智戰勝盲從,培養他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精神。♀

12歲的黃亮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被一名中年男子攔下,男子神秘兮兮地對他說︰「小伙子,你必須在今晚12點前燒掉114元錢,否則3天內‘你要死’,知道嗎?這是老天的安排。照我的話做,老天會保佑你的。」

黃亮上下打量著這名男子,男子看黃亮止住了腳步,繼續說︰「除了燒掉這114元錢外,還有一個辦法,你可以把一半錢交給我,我替你消災解難,還可以替你省一半錢。」听到這,黃亮已經听出了男子騙錢的伎倆,徑直走了。男子被識破後,仍然不死心,對黃亮大喊︰「記得啊!114,需要幫忙的話,你可以到這來找我。」

黃亮走後,知道這件事不是真的,但是心里一直忘不掉「114」這幾個不詳的數字。經過3天精神上的折磨,黃亮不但沒有死,反而通過這次磨練,又多了幾分抵制迷信的信心。

路邊男子妖言惑眾,試圖騙取黃亮的錢,而黃亮識破了男子騙錢的把戲後,拒絕了他。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佔卜、算卦、看相、風水等活動,且先不論這些有沒有一定理論根據。但近些年來,街頭、路邊蔓延開來的算命、觀風水、看手相、測字的路邊地攤兒卻非常不可信。這些人利用人們好奇心,運用一些伎倆,使人們上當受騙。尤其是對于好奇心比較強的孩子來說,千萬不要陷入迷信的「泥潭」,都應該向黃亮一樣,對這種行為采取置之不理的態度。

父母在教孩子抵制迷信之前,先要明白什麼是迷信?「迷」是不明白,「信」是相信,意思就是凡事沒有把某件事搞清楚,就盲目相信了,是迷信;反過來,對某件事物不了解,就盲目批判、否定,也是迷信。比如,拿中國傳統經典《易經》來說,它注重推理和條件約束,通過象、數、理的推演,揭示了我們目前所處的宇宙空間的真相,對儒家、道家、中醫、政治、軍事、文化、民俗等領域的影響非常廣泛,可謂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可是大多數現代人卻把他當成一種算命的工具,這難道不是一種迷信?

那什麼是科學?科學是求真務實的態度和思維嚴謹的研究方法,它是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知識體系。可見,科學本身不是迷信,但是有人自以為科學是無所不能的,能解釋一切事情,無論什麼都依賴科學,其實,這也是一種迷信。

孩子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模仿能力比較強,這段時間正是他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黃金階段。而迷信的思想不僅會妨礙孩子形成科學的世界觀,還可能誘發心理疾病。因此,父母一定要為孩子設置一道思想上的防護網,讓他抵制迷信,崇尚科學,培養他求真務實的態度。

培養建議

建議一︰父母一定要抵制迷信

要破除孩子的迷信心理,首先父母一定要端正心態,抵制迷信活動,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領路人,如果父母拋棄了孩子、家庭,去尋求所謂的「飛升」,那麼,撫養孩子的責任在哪里?對家庭的義務在哪里?因此,父母自身一定要抵制迷信活動,相信科學道理,相信自己的能力。

建議二︰讓孩子明白哪些是迷信活動

在教孩子抵制迷信之前,父母一定讓他明白哪些是迷信活動,迷信活動一般指一些迷信職業者利用一些巫術,裝神弄鬼,妖言惑眾,騙人錢財的活動。這類活動一般會破壞社會秩序、擾亂人心、損害人的身體健康,父母要孩子學會辨別。

建議三︰讓孩子遠離網絡迷信

如今,孩子之間流行一種星座測試、佔卜等「高科技迷信」,當迷信和科學技術混合在一起時,有些人就失去了判斷力,認為網絡上的佔卜是憑借高科技分析出來的,不算是迷信。可是有些孩子卻由最初的好奇心,轉變成深信不疑,最終不能自拔。因此,針對這種網絡迷信,父母一定要有辨別是非的能力。

上初中2年級的媛媛,最近迷戀上了「研究星座」一類的網站。每天回家後,她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查詢自己第二天應該穿什麼衣服,不應該做什麼事……媽媽最初只是認為她只是覺得好玩兒,新鮮兩天就沒事了,也沒有制止她。

一段時間,媛媛不再理睬她的好朋友,原因竟然是網上說她的命和那個好朋友的命相克,不能在一起玩兒。事情愈演愈烈,突然一天,媛媛對媽媽說︰「我要改名字,因為網上顯示我的名字不吉利,將來的運氣會不好。」

這下,媽媽可著急了,媛媛對網絡佔卜深信不疑,這令媽媽很擔心。最後,媽媽不得已強行斷了網絡,和女兒攀談了很久……

媛媛迷戀于網絡佔卜,甚至依照佔卜結果指導自己的交友、衣著、言行。可見網絡佔卜已經對她的行為和心理都產生了負面影響。而像媛媛的這種現象絕對不是個例,網絡佔卜已經成為孩子間的一種「時尚」行為,像星座、運勢等都已經成為學生的課余話題。因此,父母一定要幫孩子揭示網絡迷信的本質,讓他遠離網絡迷信的侵害。

建議四︰引導孩子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無知是迷信的根源,科學知識是戰勝迷信的有利武器,能幫助人們戰勝愚昧。因此,父母要用科學知識武裝孩子,讓他具備理性的思維、積極的心態。此外,父母要淨化孩子的生活環境,不講述神秘古怪的故事,也讓他遠離低級電視節目、雜志、報紙,還有書攤上的相術、算命之類的書。總之,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多用智慧去辨別科學與迷信。

金玉良言

父母不要將宗教信仰與迷信活動混為一談。宗教是一種特定形式的思想信仰,是一種世界觀,為世界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符合國家法律和規定的宗教活動是受保護的。而迷信是一種盲目的邪信,迷信活動是破壞社會秩序,擾亂人心的。因此,父母一定要教孩子區分開宗教信仰和迷信。

38.預防艾滋︰孩子自愛才能身體健康

在與艾滋病的斗爭中,孩子一直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群體。但這些年來,艾滋病兒童越來越受到國際、國內社會的重視,兒童和青少年的預防知識也在各大學校普及開來。同樣作為教育者的父母,也要重視孩子艾滋病的預防工作,向孩子傳播有關艾滋病的知識,讓他懂得保護自己,也懂得關心他人。

某中學推出案例教學、模擬體驗教學等方式,讓防「艾」教育走進課堂,收到了明顯了效果。

學校開設的防「艾」知識課程,讓孩子了解艾滋病,了解艾滋病的傳播途徑。為了能讓孩子們「消化」枯燥的防「艾」知識,該校每年定期舉行「預防艾滋病」的小品表演,讓孩子們了解艾滋病的危害。每年,學校還會利用「世界艾滋病日」等時機,開展防「艾」黑板報評比活動。

同時,老師還告誡學生要注意個人衛生,不與他人共用牙刷、牙簽等物品,不去不正規的地方打針、輸液、理發,以避免被動感染艾滋病。老師還指導學生在與異性的交往中,要自尊、自愛,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這些年來,艾滋病受到世界的廣泛關注,艾滋病和公共衛生問題已被列入2010年全國發展的十大問題之一。根據國內外調查,中小學階段受過預防艾滋病和毒品知識教育的人,患病和染毒的比例要遠遠低于沒有受過教育的人。這所中學的教育方式十分可取,父母也應該在認識和預防方面對孩子進行艾滋病知識教育。

艾滋病迅速蔓延,威脅著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它傳染性強,潛伏期可達10—12年之久,艾滋病患者表面看上去很正常,可以沒有任何癥狀地工作、生活很多年,但卻能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

某市曾對295名兒童做過一項調查,結果表明︰68.1%、61.7%、74.6%的兒童知道艾滋病可以通過接觸感染者的傷口、與感染者發生性行為、母嬰方式傳播;64.1%、55.3%、68.5%的兒童不知道和感染者共同進餐、擁抱,吃患者做的菜不會傳播艾滋病。

當然,這個調查並不能代表全部的孩子,但多少可以證明,孩子對艾滋病的認識還比較低,預防意識也比較薄弱。因此,父母要讓孩子對艾滋病和艾滋病患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從預防開始做起,將預防艾滋病當成是每一個家庭的責任。

培養建議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最新章節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文閱讀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