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 第四十二章

作者 ︰ 張振鵬

建議一︰向孩子傳授預防艾滋病的知識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預防艾滋病日」,這天各大新聞媒、電視都會傳播有關預防艾滋病的知識。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發,搜索+你就知道了。借此機會,父母也要有意識地向孩子傳授這方面的知識。

父母要告訴孩子,艾滋病是破壞人體免疫系統的一種疾病,傳染性強,死亡率也比較高。一般它的傳播途徑有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目前還沒有一個系統的治愈方法,但孩子可以從預防做起,包括︰

第一,使用一次性或經過嚴格消毒的輸液器,到合格的醫院就診,不去消毒不嚴格的醫療機構打針、拔牙、針灸、手術;

第二,注意個人衛生,不與他人共用牙刷、剃須刀、牙簽等生活用品;

第三,不到消毒不嚴格的理發店剪頭發、獻血等。

當然,這樣的預防教育並不一定非要在12月1日進行,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

建議二︰讓孩子不要歧視艾滋病患者

除了以上提到的三種傳播方式,目前還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艾滋病病毒可以通過空氣、水、食物、土壤、人與人之間的日常生活接觸傳播。因此,父母要讓孩子對艾滋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要歧視艾滋病患者。

此外,父母還要告訴孩子與艾滋病人握手、擁抱、交談、用餐,共用電話、交通工具等是不會傳染上艾滋病的,只要注意衛生,和他們共同生活、學習都是安全的。在孩子對艾滋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後,父母可以帶他參加一些抵抗艾滋病的公益活動,進而培養他的愛心。

建議三︰告訴孩子要潔身自愛

如今,一些孩子很小接觸到了黃色電影,由于好奇,小小年紀就有了性行為,其惡果十分慘重。因此,父母一定要淨化孩子的生活環境,對孩子進行必要的性教育,讓他潔身自愛。像一些迪廳、網吧、酒吧類似的地方,父母一定要禁止孩子進入。當發現孩子與異性有異常過分的親密接觸時,父母也要提高警惕。

建議四︰一定要讓孩子遠離毒品

近些年來,我國艾滋病感染者和吸毒人員呈現遞增趨勢,這二者有一定的必然聯系,因為以靜脈注射方式濫用毒品後可能會感染上艾滋病。因此,父母一定要讓孩子遠離毒品。

金玉良言

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在積極預防、傳播艾滋病知識的同時,也要承擔一份社會責任,多給艾滋病患者一些關愛。父母首先不應該歧視他們,進而影響孩子的言行,從自身做起,努力為他們營造一個友善、健康的生活環境,鼓勵他們積極面對生活,配合醫生的治療。♀

39.流行疾病︰教孩子掌握相關處理方法

2003年,傳染性**型性肺炎(sars)在全球各地爆發;2009年,甲型h1n1流感也在全球肆虐。對于孩子來說,手足口病又是多發而常見的傳染病。由此可見,父母將流行性疾病的預防與處理方法教給孩子,並讓其牢記並掌握,對于保證孩子的健康來說,意義重大。

2009年,甲型h1n1成為了全世界人們都關注的焦點。它以傳播速度快、人群對其普遍易感,且能造成死亡等特點,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國各地的中小學更是對其無比重視。

某市一所小學在暑假前,給每位學生都發了一份預防甲型h1n1流感知識的資料,並留了一個暑假作業︰要求學生記住並能靈活運用資料上的內容。

而開學第一天,老師們最先檢查的就是學生們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同學們增進對預防措施的了解。在課堂上,老師將基本的預防措施也教給了學生們。例如,多喝水,不能和別人共用一個水杯,和別人說話要保持適當距離,等等。在老師的教育下,學生們都慢慢糾正了生活中不注意的小細節。

流行病,是指能在短時間內廣泛蔓延的傳染病。這種病可以感染眾多人口,有些可以只在某特定區域流行,而有一些疾病,則有可能會如sars、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大爆發,給人們帶來心理及生理上的威脅。其實,流行性疾病的到來,都是有其原因的。疾病之所以流行,也都是有其特定的傳播途徑的。所以,倘若對這類疾病表現得過于緊張,就有可能會使身體因為緊張恐慌而抵抗力下降,反而會更容易感染。

因此,父母首先要穩定自己的心態,要能正確看待流行性疾病,不盲目輕信社會上的某些謠言,也不盲目進行「防御」。父母安穩的情緒將會感染孩子,使他的內心也平靜下來。之後,父母再和孩子一起積極采取相關措施進行預防,即使傳染了疾病也要積極地去治療。這才是應對流行疾病最為準確的處理方法。

培養建議

建議一︰幫助孩子做好流行性疾病的日常預防

孩子多會在不注意的時候,就感染上了流行性疾病。因此,父母要提醒孩子盡量做好流行性疾病的日常預防,幫助他防患于未然。

孩子應該做到以下幾點︰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睡眠,加強體育鍛煉,多進行室外活動以增加自身抵抗力;室內要多通風換氣;要勤曬被褥、勤換洗衣服;飯前便後,或者手接觸了不放心的物品後,要及時洗手;不挑食,多喝白開水,飲食應清淡,多食瓜果蔬菜,不要生食;衣物增減要適度;保持個人衛生,勤剪指甲、勤洗澡;在流行病高發時期,要盡量避免到公共場合和人口密集的地區去,減少串門和集會的機會,等等。

建議二︰教孩子學會應對和處理呼吸道傳染疾病

呼吸道傳染病是指病原體從人體的呼吸道(鼻腔、咽喉部、氣管及肺部)侵入而引起的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尤其是在冬春兩季,由于天氣寒冷潮濕,且變化無常,呼吸道傳染病就比較容易發生。常見的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風疹、流腦、流行性腮腺炎、肺結核等,甲型h1n1流感也是呼吸道傳染疾病。

在這個時候,父母首先要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通過積極的運動、防範,使自己遠離呼吸道傳染疾病。之後,再教孩子學會應對。

綜合性的預防措施包括︰經常開窗通風,搞好家庭環境衛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勤鍛煉,保持均衡飲食,注意勞逸結合,注意天氣變幻酌情換衣,少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

若是已經感染了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有發熱、咳嗽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感染此類疾病的孩子應主動與健康人隔離,防止感染他人。若孩子在家中休養,父母應保持家中空氣新鮮,經常開窗換氣。

建議三︰接觸性傳染疾病的預防與應對也不可或缺

經由直接踫觸而傳染的方式稱為接觸性傳染,這類疾病除了直接觸踫外,也可以通過共用毛巾、餐具、水杯、衣物等傳播。主要有病毒性肝炎、細菌性痢疾、各種腸道感染(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細菌性食物中毒、手足口病、紅眼病,以及各種腸道寄生蟲病(如蛔蟲病、絛蟲病、蟯蟲病、姜片蟲病)等。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最新章節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文閱讀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