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反正你們會保護我!——教孩子自我保護,而不是過度保護他
我們總覺得孩子很容易就會受到傷害,比如他會不小心被開水燙傷,會不小心走路跌傷,會受到壞人的欺騙,會被不良事物引誘……如果沒有我們保護著,他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危險。友情提示這本書第一更新網站,百度請搜索+于是,我們「不得不」去做孩子的盾牌,幫他擋下各種各樣的傷害,讓他能在「純淨」的空間中向「正確」的方向成長。
可我們的保護能持續多久呢?當孩子最終不得不從我們的保護圈中走出來時,他豈不是還要面對重重困難?
在《西游記》中,孫悟空為了保護唐僧不被妖怪抓去,就在地上畫了個圈,讓唐僧不要走出圈子,否則性命不保。我們對孩子的保護就像那個圈子,但很顯然,我們不是孫悟空,我們沒有那麼神通廣大的本事,所以保不了孩子一輩子。♀既然這樣,與其讓孩子總躲在圈子里受保護,倒不如教他學會自己保護自己。孩子對自己的保護才是他的「貼身防護服」,要遠好過我們這種隔空設下的安全網。
有位老師講過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春游,中午吃飯時我看見班上的小威對著雞蛋發愣。我問他是不是需要幫助,他皺著眉頭為難地說︰「老師,在家吃雞蛋都是媽媽給我剝好皮的,她不讓我自己剝皮,說是怕扎了我的手。現在媽媽不在,我不敢自己剝呀!」我不禁覺得驚訝,小威已經是4年級的小學生了,剝雞蛋皮還能扎著手嗎?媽媽的保護有些太過了吧!
也許我們之前看見孩子有一次剝雞蛋皮不小心扎到了手,于是我們就此推斷孩子以後剝雞蛋皮就肯定會扎手。♀我們所謂的「保護」,卻讓孩子形成了不正常的依賴。
而且,依賴之下,有的孩子還可能會反其道而行之,反而「迎難直上」。因為在他心中已經有了這樣的認知「反正你們會保護我」,他可能就會魯莽地去冒險。
所以,我們該好好反思一下了,為了讓孩子不再依賴我們,還是教他學會自我保護吧。
別用打罵來「保護」孩子
曾經有位媽媽向心理專家咨詢過這樣的一個問題︰
我還是能放開手讓女兒自己玩的,只是一看見她有危險動作,我就直接說她。如果下次再犯,我就打她手心來懲罰她,直到她不敢再犯為止。我想知道我這樣做對嗎?
我們也來想想這個問題吧,我們之所以會去打罵孩子,就是因為他做了讓自己陷入危險的事情。我們將自己的心情歸結為擔心,便忍不住訓斥他,希望他能記住。可孩子對世界有一種強烈的探索**,而我們的恐嚇卻會傷害他的**,反而讓他的膽子變小了。我們想保護他,但最後實際卻傷害了他。顯然,這位媽媽的做法是錯誤的。
如果我們要保護孩子,就要丟掉這種以擔心為借口的「打罵」,少說類似于「讓你別做,你非去做,活該」這樣的話,多提高孩子的危險意識,讓他自己主動不去做危險的事情。
適當地允許孩子冒點「小險」
我們不希望孩子遭遇危險,可我們怎樣才能讓孩子自己躲開危險呢?
有一個很普遍的例子︰我們告訴孩子開水杯很燙,可還是有很多孩子被開水燙著。這就是因為,孩子沒有明白「燙」是什麼意思。正確的做法是,我們讓他輕輕地踫一踫裝了開水的杯子,讓他體會到被燙的感覺,這樣下次他再看見開水時,自己就會躲開。
同樣的,我們要適當地允許孩子冒一些「小險」,故意在家里亂堆東西,教他如何繞開或跨過行走;走路時故意擠一擠他,讓他知道如果遇到過道狹窄時他該怎麼走;等等。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陪在他的左右,雖然我們不能過度保護,但最基本的保護還是要有的。而且,當孩子犯了錯時,我們別去訓斥他,而是告訴他應該怎麼做,讓要他體會正確的做法。
教孩子逐漸熟練掌握應對危險的能力
我們不願意讓孩子踫菜刀,因為怕他拿不穩而切到手,但為什麼我們切不到自己的手呢?因為我們熟練了。所以,我們也可以多給孩子一些鍛煉的機會,讓他能熟練處理各種危險,讓他也能積累一些處理危險的經驗。
我們可以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讓孩子接觸更多類似于做飯這樣的事情,讓他多動動手,在做之前我們要將工作的要領完整地教給他,最好還要示範給他看,然後就要放手讓他去做。當孩子從不會到學會,再到熟練之後,我們還用擔心他遭遇危險嗎?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