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 第十八章

作者 ︰ 魯鵬程

18.我只要問,你們就會告訴我答案!——不要輕易告訴孩子答案

從很小時候起,孩子就喜歡問「為什麼」,為了幫他增長知識,我們可能會直接告訴他答案。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只來+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開始上學了,此時他也許還會來問我們問題,不過這時他問的問題也許就是書本上的知識了,此時我們就不要直接回答了,而是需要區分開孩子問的問題到底是什麼性質的,如果他只單純是不了解某項新知識,我們可以簡單地給他說一說;但如果他是在問作業中遇到的問題,或者在問他沒學會、沒記住的書本知識時,我們一定不要輕易就告訴他答案。

小勛的媽媽是高中老師,知識淵博。小勛有時候做作業遇到了問題,都習慣去問媽媽。可每次媽媽都說︰「這個問題啊,我好像也說不好,你先看看書,再看一遍也許就會做了呢!如果你會了就來給媽媽講講啊!」

小勛有時覺得媽媽在騙他,他經常說︰「媽媽,您可是高中老師,連我這小學的題都不會嗎?」但媽媽每次都笑笑,並不反駁。♀

時間長了,小勛慢慢地發現,很多問題果然就是書本上的,他只要自己好好看看,再想想老師講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後來,他有了問題不再跑去問媽媽了,而是先自己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他才去向媽媽請教,同時他也發現,媽媽並不是不會,而是在讓他自己思考,這時他才體會到媽媽的苦心。

對于孩子的問題,尤其是小學時的問題,我們很多人可能都能將答案月兌口而出。只要孩子問,有的媽媽就會直接告訴他答案。我們以為這是對孩子的關懷,可孩子思考的過程被省略了,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他也許會放棄自我思考。我們不能讓孩子喪失**思考的能力,所以最好不要輕易將問題的答案告訴孩子。♀

那麼,我們怎樣做才算正確呢?

正確對待孩子的問題

有的媽媽對「不輕易告訴孩子答案」這件事有一種誤解,會認為「不是不讓告訴孩子答案嗎?那他問問題不理他就好了」。這樣的態度就太偏頗了。雖然我們不能輕易告訴孩子答案,但我們也要正確對待孩子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態度和藹,要認真听孩子的問題。我們可以在沒事的時候翻翻孩子的課本,了解學校里都講了哪些內容。這樣,當孩子再拿上的問題來詢問時,我們可以反過來問問他「書本上有沒有學過」、「你記不記得在哪里看到過這個問題」,這樣就會引導孩子自己去翻書,並慢慢回憶起與問題有關的各種知識內容。

遇到問題,鼓勵孩子自己多思考

其實我們都是孩子身邊的一部《十萬個為什麼》,只不過有的媽媽化身為這本書的「內容」,只要孩子一問,立刻就找出答案來告知孩子;而有的媽媽則只是這本書的「封面」,只引領孩子打開第一頁,剩下的內容則要他自己去查找。

我們要做引領者,當孩子再提出問題時,要鼓勵他自己去思考,可以給他一些小小的提示作為思考的線索。同時,我們還要教給孩子思考的方法,讓他學會尋找問題中的關鍵點,並提醒他一定要圍繞問題去聯想,以防止他想得太偏。

為孩子準備足夠多的工具書與參考資料

孩子要想解決問題,除了會去自己的課本上尋找答案,還會通過別的渠道來進行探索。所以,我們要給他準備足夠多的工具書與參考資料,為他提供解決問題的便利條件。

我們在購買工具書與參考資料時不要盲目,可以參考孩子所學的知識來為他作準備。同時,我們還要考慮它們的實用性。不要買很多同一類別的書,否則孩子無法獲取多方面的資料;也不要買很多讓思維太發散的書,否則孩子可能不但找不到問題的答案,他的想法還有可能被不相關的知識所干擾。

另外,我們也可以多帶孩子去圖書館,或者帶他走進大自然,幫他打開視野。也可以適當讓孩子參閱網絡信息,不過在使用網絡時我們一定要讓孩子健康上網。

教孩子學會將問題舉一反三

有的孩子前段時間剛問過某個問題,我們也剛引導他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可過不了多久他可能又會來問同一個性質的問題。其實,這就是孩子不會舉一反三的表現。

對此,一位媽媽介紹了自己的應對方法︰

我女兒之前挺不愛思考的,有時候遇到同一類的問題,她總是問過了還來問,自己不會聯系思考。後來,當她再問一個問題時,我就多幫她找一些同類的問題,鼓勵她自己多想想,並讓她將這些問題聯系在一起來看。後來我讓她準備了一個問題本,將她遇到過的問題都記錄下來,再遇到相類似的問題她就去本子里翻翻,然後再想想,這樣就不會總問同樣的問題了。

這是位肯動腦筋的媽媽,也是位真正為女兒著想的媽媽。舉一反三是一個人思維能力好壞的反映,我們可以參考這位媽媽的做法,幫孩子學會將同類問題歸類,並教他學會變換問題條件,爭取讓他將那一類的問題徹底弄懂。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最新章節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全文閱讀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