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我不想再猶豫不決了!——訓練孩子果敢決斷的能力
今天穿紅裙子去上學還是穿白裙子?早晨要喝牛女乃還是豆漿?穿球鞋還是穿涼鞋?11歲的靜靜每天都要因為這樣的小事猶豫半天,有時媽媽看得著急了,就催促她說︰「快點!每天都這麼猶豫,什麼時候能果斷點?」
有的孩子遇到什麼事情都要猶豫半天。♀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發,搜索+你就知道了。偶爾問他要不要買某件東西,他也要想半天︰「是買呢?還是不買呢?」許多時間就被他這樣給「猶豫」掉了。甚至,他在不能下決心的時候,還要依賴我們幫他作決定,或者用拋硬幣的方式來決定某些事。
看到孩子遇事如此沒有決斷力,我們實在是覺得很頭疼。雖然,我們不希望他魯莽行事,但是遇事過分猶豫也不是好習慣。可是,孩子為什麼會如此猶豫呢?其實,這與他過分依賴我們有很大關系。
如果長期以來,我們習慣了大事小事都替孩子做主,他就沒有自己作決定的機會。他習慣了依賴我們,從我們這里得到建議,就減弱了自己作決定的能力。可是,他不能一直都如此,他總會長大的。將來,無論是他要擇友、擇業、擇偶都需要自己作決定,他怎麼能總是猶豫不決呢?因此,我們應該從現在起就訓練孩子果敢決斷的能力,不要讓他成為一個猶豫不決的人。
找到孩子愛猶豫的原因
孩子為什麼總是猶豫?導致孩子猶豫的原因有很多。有時,孩子猶豫是因為他太貪心,比如當他在考慮拿零花錢買零食還是買漫畫的時候往往會猶豫不決,因為這兩者他都想要;有時是因為他太怕出錯,怕做錯了決定受到我們的責罵,所以他才會左右衡量。
找到了孩子愛猶豫的原因之後,我們就可以「對癥下藥」。當孩子因為過于貪心而猶豫的時候,我們要及時提醒他,只能選擇其一,要盡快作出決定;當孩子因為怕受到責罵而猶豫的時候,我們可以告訴他盡管大膽作決定,只要他不是故意犯錯,我們是不會責罵他的。♀孩子一旦沒有了後顧之憂,就不會過于猶豫了。
教孩子懂得衡量「選項」
孩子猶豫的過程其實就是他不斷衡量「選項」的過程,到底是選「a」還是選「b」?由于他不懂得如何衡量,所以就不斷猶豫。要幫孩子擺月兌猶豫不決的壞習慣,我們就應該教給他學會衡量這些選項。
如何衡量呢?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在面對選擇的時候,要做一些必要的分析。比如,在做事情的時候,要分辨出事情的輕重緩急,要知道哪些事情是必須要做的,哪些事情可以暫緩。
孩子在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就會減少作決定所需的時間。當然,任何習慣的養成都是需要時間的,我們也不必太著急,要相信孩子的判斷能力逐漸提高之後,他作決定的時間就會慢慢縮短。
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作出決定
如果孩子總是遇事猶豫不決,我們該怎麼幫助他呢?有的媽媽喜歡催促孩子——「快點下決心!」越是催促他,他就越是著急,心神不安反而不容易作出決定。
張民遇到什麼事情都愛猶豫不決。星期六,媽媽問他想去哪玩,張民說︰「去動物園或者科技館。」
「嗯?到底要去哪兒呢?」
張民又開始猶豫了……媽媽說︰「給你5分鐘的時間,如果你還想不好,我們今天就不去玩了。」不到5分鐘,張民就說︰「媽媽,我想好了,我們去科技館。」
每次孩子猶豫不決的時候,我們都限定他思考的時間,讓他在一定時間內必須作出決定。這樣,孩子就沒有更多的時間猶豫,他只好快速作出決定。當然,這種快速決定不等同于草率決定,所以,在要孩子所作的決定方向或原則方面,我們還應該幫他掌控一下。
24. 我也想有周密的安排!——教孩子做事有計劃,少依賴父母
有人將「做事沒有計劃性」列為許多公司經營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實上,做事沒有計劃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很難有成績。對于正在成長的孩子來說,做事有計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習慣。
快要考試了,張亮開始每天晚上「點燈熬油」地學習。媽媽催促他幾遍,他還是不肯睡,還滿臉委屈地跟媽媽說︰「我還沒有學完呢!」
媽媽納悶地說︰「怎麼算學完啊,都快12點了還不睡覺。」張亮愁眉苦臉地說︰「別提了,快考試了,我還有許多知識沒有掌握。」
「哦?那你平時都不復習嗎?快考試才臨時抱佛腳?」
張亮低頭不語,他已經很懊惱了。媽媽撫模著他的頭說︰「好了,先去睡吧。以後記得學習要有計劃性,就不會臨到考試這麼著急了。」
這樣的場景對于許多媽媽來說都很熟悉,由于孩子做事沒有計劃性,所以把生活、學習搞得一團糟。我們如何才能培養孩子做事的計劃性呢?
了解孩子為什麼做事沒有計劃性
做事沒有計劃性是孩子在兒童時期的常見表現,由于他的邏輯思維不強,所以不容易將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就常常替孩子安排生活。比如,我們早晨叫他起床,傍晚催促他寫作業,晚上監督他按時睡覺,周末還要安排他去哪里玩。于是,孩子常常在我們的指揮下生活,他根本沒有自己做計劃的機會。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