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 第三十一章

作者 ︰ 魯鵬程

我們應該借鑒小芸媽媽的教育方式,給孩子創造一個民主的溝通氛圍,凡事都先問一問孩子的意見。♀特麼對于+我只有一句話,更新速度領先其他站n倍,廣告少

一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不知道如何發表自己的意見,我們可以用「好不好」、「行不行」、「對不對」來詢問他的意見。比如,帶孩子去買衣服,他還不懂得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款式,我們就可以挑選一款適合他的,然後問他︰「這款好不好?」如果孩子說好,我們就可以讓他試穿;如果孩子說不好,我們就要為他選擇其他的款式。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也會隨之提高,這時候,我們就可以詢問孩子「你覺得怎麼樣」、「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以此來引導他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讓他對一件事情發表自己的意見。

無論孩子發表的意見是否合理,我們都應該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以此增強他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耐心聆听孩子的意見

一個10歲的男孩在給媽媽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每當我發表自己的意見時,您總是打斷我的話,然後向我表明您的立場和意見,讓我听從您的安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為什麼我必須要听從您的安排呢?難道我就不能保留自己的意見……」

想一想,孩子的話不無道理。很多時候,一旦我們決定的事情,無論孩子發表怎樣的意見,都會被我們回絕。結果呢?孩子會失去與我們溝通的意願。

所以,我們應該耐心聆听孩子的意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做出聆听的姿勢,與他保持平視狀態,眼楮要注視著他,根據他敘述的情節配合一些相應的回應,如「是嗎」、「下面呢」、「怎麼回事」等等。這樣,孩子會覺得我們很重視他,願意听他的意見,那他才會更願意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盡量尊重孩子的不同意見

由于我們和孩子各自站的立場和角度不同,接觸的面不同,思維方式也不同,所以對于同一件事情,我們和孩子會有不同的意見。對此,我們應該尊重孩子,允許他有不同的意見。

曉光10歲了,一天,媽媽對他說︰「我給我的老朋友寫了一封信,你上學的時候順便幫我寄出去,好嗎?」

曉光說︰「好的。不過,媽媽,現在是環保時代了,上次我看到報紙上都寫了,倡導用電子郵件代替紙質書信。」

「你說得對,我以後盡量不用紙質書信了,那以後就得麻煩你幫我發郵件了。」

「沒問題。」

只要孩子的意見是合理的,我們就應該尊重,並在實際操作中采取他的意見。這樣一來,孩子會覺得自己的意見是有價值的,他就會提出更多有意義、有價值的意見。

32.我可以說出不同的看法!——鼓勵孩子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曾看過這樣一則幽默故事︰

在一所國際學校,老師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對于世界上其他國家糧食緊缺的問題,請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看完這個題目之後,美國學生不知道什麼叫「其他國家」,非洲學生不知道什麼叫「糧食」,歐洲學生不知道什麼叫「緊缺」,而中國學生不知道什麼叫「自己的看法」。

這雖然只是一則幽默故事,但是卻發人深省。為什麼中國學生不知道什麼叫「自己的看法」呢?

很多媽媽總是把孩子當成小孩子看,覺得他沒有自己的看法,更不要提什麼獨到的見解,對于他的所有事情,都全部包辦代替了。結果,孩子的很多看法和見解都被我們扼殺在了萌芽狀態。長久下去,難免會有依賴他人、盲目隨從的心理。

事實上,孩子自從懂事以來,就會主動思考周圍發生的事情,並逐漸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這說明,孩子擁有**思考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獨到見解,並尊重他的見解。

菲菲上4年級了,媽媽看到周圍人都給自己的孩子請家教,于是對菲菲說︰「孩子,媽媽想給你請個家教,幫助你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問題,你覺得怎麼樣?」

菲菲答道︰「媽媽,我覺得沒必要請家教,因為我能夠自主學習,再說了,我學習也不差啊!」

「媽媽是希望你能在學習上更上一層樓。」

菲菲想了想,說︰「我們老師曾經說過,請家教是有一定弊端的,像我們班有的學生自從請了家教,上課注意力就不集中了,因為他覺得‘反正回家還有家教可以幫我補課’。」

「你這麼一說倒是提醒了我,肯定會存在這個問題。但是,如果你在學習上遇到問題,怎麼辦呢?」

「我可以請教其他同學,也可以請教老師,您就放心吧!」

「媽媽同意你的看法,希望你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學習上更上一層樓。」

對于請家教的問題,媽媽沒有獨自做主,而是征求了菲菲的看法。當菲菲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卻不同于媽媽的看法時,媽媽並沒有要求她听從自己的安排,而是尊重了她的看法。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最新章節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全文閱讀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