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 第三十二章

作者 ︰ 魯鵬程

平日里,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鼓勵他發表自己的見解。尋找網站,請百度搜索+當孩子想要表達自己的見解時,我們不要打擊他,不要敷衍了事,而是要耐心地傾听,盡量尊重他的見解,這有助于他形成不依賴、不盲從的個性。

引導孩子從「別人說」轉化為「我說」

對于年齡小的孩子,他不善于思考,很少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總是說︰「爸爸說」、「媽媽說」、「老師說」……對此,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從「別人說」轉化為「我說」、「我覺得」、「我的看法是」……讓孩子懂得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遇到的問題,而不是凡事都依賴我們。

放手讓孩子**思考、安排自己的事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自我管理和教育的潛在能力,我們給予孩子為自己做主的機會越多,他就越能學會為自己的事情負責,他的積極性自然就會被調動起來。♀

所以,對于孩子自己的事情,我們不要直接替他安排,不要總是把我們自己的看法強加在他身上,不要總是對他說一些諸如「你這樣不行,必須听我的」、「不听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之類的話,而是用尊重的語氣問他「你有什麼看法」,听一听他的看法和見解。當我們放手讓孩子思考、安排自己的事情,他才能真正獲得成長。

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獨到見解

其實,但凡一個有思想的孩子,都有自己看待問題的獨到見解,只是有時候,他不敢表達自己的看法,尤其是自己的看法與大多數人相悖的時候。

對此,我們應該鼓勵孩子,給他信心和勇氣,讓他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獨到見解。我們可以這樣引導孩子︰「有自己的看法就大膽說出來,只有說出來才能讓大家知道你的看法,才能與大家共同探討,從而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

尊重孩子的獨到見解

對于孩子的獨到見解,我們應該持尊重的態度。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完全听從他的見解,而是在尊重他的基礎上,與他一起分析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采取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把正確的道理和看法自然而然地傳輸給他,讓他自己去思考。經過慎重的思考,孩子自然就會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事情了。

33.我一定要自己作出選擇!——支持並尊重孩子的自主選擇

一位哲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奮斗,而是抉擇。」的確是這樣,人生是由一個又一個選擇組成的,而每一個選擇往往會決定未來的道路,只有選擇對了奮斗的方向和目標,才有可能在學業或事業上取得成就。

然而,很多媽媽總是以孩子年齡小、經驗不足為借口,不敢讓他自己作出選擇。

明軒10歲了,從小到大,他的所有事情都由媽媽來決定。每當明軒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他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才好,總是無助地問周圍人「怎麼辦」,同學們都開玩笑地叫他「怎麼辦先生」。

明軒之所以成為「怎麼辦先生」,是因為媽媽凡事都替他決定,從沒有讓他自己作出選擇,從而讓他形成了依賴的心理。可能有的媽媽會說︰「我替他選擇,也是為了他好,不然他要是選擇錯了,可是要吃大虧的。」

的確,孩子年齡小,經驗不足,他作出的選擇並不一定合適,有時甚至是錯誤的。但是,如果我們不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他豈不是連如何選擇都不會嗎?孩子的未來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未來的路還需要他自己走,我們不能幫助他一輩子。

因此,我們應該把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不要怕孩子選擇錯了,而是做孩子人生的向導,及時幫助孩子作出正確的選擇。

把選擇權還給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媽媽都會替孩子選擇,或者否定他的選擇,這樣一來,孩子會認為自己的選擇是沒有價值和意義的,勢必會導致他形成依賴心理,可能會因為不會作選擇而錯失很多機遇。

孩子是一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維模式,對于孩子有能力做好的事情,我們不要替他選擇,而是把選擇權交給他。一開始,我們可以讓孩子從選擇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如今天穿什麼衣服、買哪本書、買什麼樣式的文具、周末去哪里玩、選擇什麼交通方式去玩等等,這將會為孩子今後的自主選擇打下基礎。

讓孩子在規定範圍內選擇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最新章節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全文閱讀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