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 第四十八章

作者 ︰ 魯鵬程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往往都會越俎代庖,替孩子做好一切,承攬下孩子的一切過失,讓孩子覺得一切都有人做,一切錯誤都有人承擔,自己是個局外人。友情提示這本書第一更新網站,百度請搜索+這樣,孩子的責任感就一定會缺失。所以,我們不要擔心孩子犯錯,要引導他認識錯誤,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用自己的行為去感染孩子

我們的行為對孩子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孩子效仿的典範。如果我們做錯了事情,總是尋找借口,不能勇于承擔錯誤。長此以往,孩子受我們的感染,他也會處處為自己尋找借口,逃避責任。一個對孩子、對長輩、對愛人、對家庭、對社會毫無責任感的家長,即使想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孩子也會很不服氣,也會很不以為然。

所以,我們要首先要為孩子做好榜樣,要嚴格要求自己,別注意自己的行為規範,那麼,孩子在我們正確行為的燻陶和感染下,就一定會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具有高度的責任感,進而自覺地去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鼓勵孩子勇于承擔責任

孩子在犯錯之後不敢承擔責任或是推卸責任的行為,有時候也會讓我們感到惱火。所以,我們一定注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要鼓勵孩子勇于承認過錯,勇于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1920年,有一位美國男孩,因為在被禁止燃放爆竹的時間燃放爆竹,而被警察罰款12.5美元。12.5美元在當時的美國可以買125枚雞蛋,可見,這筆錢對男孩來說是多麼巨大。

闖禍的男孩雖然向父親認錯了,但父親卻鼓勵他自己去承擔責任。男孩說︰「可是我沒有錢……」父親說︰「這12.5美元先借給你,但你一年後要還我。」男孩答應了。

從此,這位男孩每逢周末或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于掙足了12.5美元,還給了父親。這個男孩就是後來的美國總統里根。他在回憶起這件事時說︰「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我懂得了什麼叫責任。」

父親沒有替里根承擔過錯,而是讓里根自己承擔過失,這使得里根不得不靠自己的勞動去承擔他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里根父親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不為孩子錯誤的行為找借口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會替孩子找一些合理的借口,使孩子逃避自己的過錯。比如,孩子在玩的時候,可能會不小心跌倒,他就會大哭起來。而我們很多媽媽就就會趕緊過去把孩子扶起來,並且拍打地面說︰「打你這個壞地面,打你這個壞地面,讓你再使壞。」地面是沒有在那里好好的,它怎麼可能會犯錯誤?我們為什麼不鼓勵孩子找出跌倒的原因,讓他下次注意呢?其實,這是我們在為孩子開月兌責任,也使孩子失去了一個認識錯誤的機會。

所以,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狀況,在孩子出現過錯時,我們不要為他找借口,當然也不允許他為自己找借口,而應該引導他承認自己的過錯,正確認識自己的過失,這對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是非常有利的。

50.別我說什麼就是什麼!——千萬不要一味地遷就孩子

一味地遷就孩子,並不能使我們培養成一個優秀的孩子,相反,還使是孩子成為一個自私自利、蠻橫無理的人。對于孩子的要求,我們不要一味地遷就他,不要他說什麼就是什麼,我們應該去分辨是否合理,然後再給予他答復,這樣,孩子才會懂得合理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6歲的軒軒和5歲的表妹雯雯一起玩,媽媽分別給每人兩盒酸女乃和一瓶可樂。軒軒很快就喝完了所有的飲料,而雯雯卻還剩下一瓶可樂。看不懂當雯雯玩累了,喝可樂的時候,軒軒也向爸爸要可樂喝。爸爸考慮到軒軒已經喝了很多飲料,就拒絕了他的要求。沒想到,軒軒就趴在地上,哭著打起了滾。爸爸沒辦法只好拿來半瓶可樂,遷就他。沒想到,軒軒一看是半瓶就把瓶子撇到地上,還拿腳踹,而且哭得更厲害了。媽媽只好拿來一整瓶可樂給他,他才停止哭鬧。

軒軒的父母一味地遷就孩子,只能導致孩子變本加厲地向他們索要東西,也會使孩子成為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人,最終受害的還是軒軒自己。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最新章節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全文閱讀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