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小貼士︰
一位母親這樣寫道︰「因為把孩子當朋友,所以會尊重他,和他平等交流和溝通;因為把孩子當朋友,所以父母不會縱容他;因為把孩子當朋友,所以會和他一起勞動,一起分享;因為把孩子當朋友,所以不會向他隱瞞自己的苦惱,讓他分擔父母的憂愁……」做孩子的朋友,表現了父母對孩子人格的尊重,也體現了父母的家庭教育智慧。♀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發,搜索+你就知道了。把孩子當朋友吧,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和孩子都會受益。
請放下父母的架子
德國心理學家黑爾加•吉爾特勒這樣告誡父母︰「如果您放棄權力,放棄您的優越感,那麼您得到孩子信任和尊敬的機會就更大。」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能夠這樣做的父母卻是極少的。
有個男孩今年12歲,在家里他總是不愛說話,一說話就會頂撞父母,這讓父母感到很苦惱。可是,在同齡人面前,他卻是個很開朗的人,經常眉開眼笑地和同學侃侃而談。這實在讓父母模不著頭腦,他們不明白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會叛逆。
男孩的母親找到了孩子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分析和對比了孩子在家和在外面的表現後,對這位母親說︰「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和父母出現了隔閡,而這種隔閡往往是父母造成的。♀」
母親驚訝地說︰「我和他爸爸都非常關心他,經常對他的生活和學習噓寒問暖,難道這樣做還不夠嗎?」班主任笑著說︰「其實不是不夠,也許是太多,或者關心的方式不對。」
看著母親疑惑的表情,班主任繼續說︰「與孩子溝通,重要的是父母要放下架子,不要把自己凌駕于孩子之上,不管自己說的對錯,全要孩子接受,這樣,孩子不會服氣,也不會尊重父母。」
這時,母親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道︰「這我們還真沒想到,看來,我們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不能端家長的架子。這樣說來,我們真的做錯了。」
從那以後,男孩的父母改變了對待他的態度,漸漸地,男孩變得願意和父母交流了。
可見,要放下架子是很多父母沒有想到的。許多父母誤認為自己對待孩子很關心,其實,如果不能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的。因為,父母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不知道他的問題在哪里,也就無法「對癥下藥」。
不要以為孩子還小,就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如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就會與父母對立起來。♀所以,父母要想和孩子建立融洽的親子關系,就必須放下架子。這樣做,孩子會感覺父母在乎他的存在,就會願意與父母交談。
劉梅的女兒已經兩歲了,小家伙非常可愛。女兒出生,劉梅在她身上寄托了無數的美好願望。劉梅看著女兒一天天地長大,內心十分開心。
身為一名教師,劉梅深知「嬌慣」給孩子帶來的危害,所以她對女兒要求十分嚴格,有時甚至忽略了女兒的感受。長期以來,女兒都很害怕劉梅,劉梅也感到這沒什麼不好。可是,有一件事情卻讓她改變了對待女兒的態度。
那天晚上11點多了,勞累了一天的劉梅想要馬上休息,可是,女兒還在興致勃勃地玩著。劉梅耐著性子對女兒說︰「乖,咱們睡覺了。」孩子搖搖頭,繼續玩玩具。這時,劉梅不由分說將她的衣褲月兌掉,塞進被窩,孩子卻哭著鑽出了被窩。
劉梅心軟了,心想︰還是再讓她玩一會兒吧!半個小時之後,劉梅再次哄女兒睡覺,女兒的精神頭卻越來越大,哭著還是不睡。劉梅火冒三丈,開始高聲責罵孩子,在她的責罵聲中,孩子哭聲越來越響。
劉梅更惱火了,朝著女兒的小上「啪、啪」拍了兩下。孩子哭得更委屈了,還掙月兌著要爬下床,嘴里不停地說︰「到姥姥家去,到姥姥家去。」劉梅把女兒按倒在床上,心里嘀咕著︰好大的脾氣呀!不料,孩子卻一咕嚕爬起來,掙扎著要下床。
孩子的這一舉動讓劉梅深有所思︰雖然孩子還小,還不會完全表達自己的意思,但她有自己的思想,也是一個個體。雖說自己讓孩子睡覺的動機不錯,但是,對待孩子的方式卻不能讓孩子接受。不能仗著自己身為父母,就粗暴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
劉梅的反思是正確的,在孩子面前,父母應該有原則,不能太嬌慣孩子。但是,這並不代表父母要太過強勢,試想,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可以用「拳頭」和孩子說話,那麼,等到孩子長到比父母還高的時候呢?到那時候,孩子的「拳頭」已經比父母的「拳頭」還硬,他會不會用從父母那里學到的方式來對待別人或父母呢?
所以,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應該放下父母的架子,提起理智的態度,真正地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孩子受到了尊重,他一定會從心里尊敬父母,也會變得更加懂事。那樣,父母看孩子,也不是什麼都不懂的毛孩子了,而孩子看父母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統治者」了。
那麼,到底要怎樣做才能放下父母的架子呢?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入手︰
第一,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身為父母,應該負起對孩子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溫暖的家園。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好孩子的榜樣,不能因為情緒原因,對其他家庭成員和孩子隨意斥責。要注意營造家庭成員之家互相關懷、互相幫助的良好氣氛,讓孩子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環境。
第二,做個「深入人心」的好父母。
要想做個好父母,首先要抓住孩子的心理,要以理服人,不要以勢服人。用平等、真誠的態度與孩子溝通。這樣,孩子才願意向父母吐露心聲,才能從「不听話」變為听話,從「對著干」變為愉快合作。
第三,主動與孩子交流,耐心傾听孩子。
孩子之所以不喜歡和父母說心里話,而喜歡和朋友交流,就是因為父母總喜歡凌駕于孩子之上,不能耐心地听他訴說。其實,孩子十分渴望與父母交流。因為沒有兄弟姐妹,他是很孤獨的,如果父母能與他分享喜怒哀樂,那他一定會非常開心。所以,父母要主動與孩子交流,耐心地傾听孩子。
教子小貼士︰
都說孩子長大了,就和父母有一道深深的鴻溝。其實,大多數時候,這道鴻溝是父母自己親手挖下的。「解鈴還需系鈴人」,父母要想逾越這道鴻溝,就必須放下架子去和孩子交朋友,去學著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如果孩子能把你當成知己和一面鏡子了,你們之間的關系就會更加融洽。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