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 第三十六章

作者 ︰ 張振鵬

要想增加說服力,應該講一些生動的事例,這往往比抽象道理更有效。特麼對于+我只有一句話,更新速度領先其他站n倍,廣告少所以,平時應該多搜集一些教育孩子的成功實例,在熟悉的範圍內多留意他人在這一方面的好的做法與經驗。當你積攢了足夠多的生動實例時,不僅會讓自己受益,也會有效影響對方。

第四,以積極的態度和成功的教育實踐,爭取讓對方認可。

成功的教育需要正確的教育理念,也需要隨時隨地將這種理念落實在具體言行中。如果你確信自己的教育理念正確,那麼,請你積極行動起來,告訴另一半該怎樣去做,這樣就能夠實現教育的一致而不會再相互「拆台」。

教子小貼士︰

父母教育孩子時要保持一致性,如果相互「拆台」,很容易導致孩子形成雙重性格,讓他學會鑽空子,見風使舵……不利于他人格的健康發展。所以說,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分歧,也應該背著孩子相互協商,不要當著孩子相互擠兌,要懂得互相為對方樹立威信。

父母要表現得恩愛一些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父母的精神支柱。♀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牽動著父母的心。父母將孩子視為掌上明珠,將畢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渴望他听話,長大後有出息。

但現今,每當談起孩子,面帶笑容的父母們如同六月的天,說變就變,笑容不見了,表露出來的是滿臉的惆悵,有的父母甚至以淚洗面。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孩子,10歲那年,父親與母親離婚了,從此父子倆相依為命。父親是一位沒文化的農民,每天早出晚歸去干活,就連陰雨天也舍不得休息,省吃儉用,掙錢供孩子上學。曾有人勸他,趁年輕再找一個伴,但為了孩子,他放棄了一次次機會。他又當爹又當媽,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孩子身上,希望孩子以後有出息。

因為孩子失去了母愛,父親就格外順著他,讓孩子穿得好,用得好,吃得好,對孩子百依百順。也許是母親的離去,讓他幼小的心靈受到撞擊,小小年紀竟然怨恨起了父親,嫌父親不好好對待母親,讓自己成了沒媽的孩子。♀在他眼里,父親對他的呵護與體貼,竟然是在為母親的離去向他表示懺悔、贖罪。他對父親的種種行為並不領情,不願意回家,也不願意與父親見面,在社會上結交了一群狐朋狗友,曠課、遲到、早退常事。

中學畢業後,他竟然不辭而別,離家出走了。當天晚上,勞累了一天的父親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到家中,看兒子還沒有回來,就急忙炒菜做飯,等兒子歸來……他實在太累了,背靠椅子睡著了。他醒來時,已經是晚上11點多,看到兒子還沒回來,他顧不上吃飯,趕忙騎上自行車,沖出大門,消失在夜色中……凌晨3點多,他才踉蹌著回到家中,一坐在椅子上,兩眼發呆,直盯著大門口,汗水、淚水都淌了下來……

天剛亮,他又騎上自行車,再次走出家門,去尋找、打听,又氣又恨、又掛念。直到中午,衣服被汗水浸透的他回到家中,還是沒有找到。沒有辦法,他只好告知親戚朋友幫他打听。終于,在傍晚時,有了孩子的下落。但孩子說什麼也不肯回家,不願見父親,並把對父親的各種不滿都傾訴了出來。

當尋找的人把兒子的話傳給這位父親時,一天一夜沒吃飯的他一下暈了過去……在眾人的幫助下,他慢慢醒過來。他傷透了心,辛辛苦苦這些年盼來的結果卻是這樣。從昏迷中醒來的他,強撐著身體去找孩子,讓孩子回家,但因為憂傷疲勞過度,身體很虛弱,他沒有力氣站起來。

看到這樣的情景,一位親戚再也按捺不住,騎車直奔孩子的棲身之處。通過心與心的溝通,孩子流下了悔恨的淚水。回到家中的孩子,雙膝跪在父親床前,大聲痛哭,讓父親原諒他的無知。父子二人抱頭大哭起來……

這是孩子嗎?分明是仇家!父母那顆善良的心,孩子什麼時候才能體會到?今天的孩子,每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但卻認為這理所應當,他們對父母的付出一無所知,沒有感恩心。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主要原因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理智,沒有從根本上對孩子進行德行教育,對孩子一味嬌生慣養,父母、爺爺、女乃女乃、外公、外婆對孩子的百般依從,無論孩子對還是錯,一味地應聲附和,從而助長了孩子的壞習氣。

俗話說︰「嚴是愛,松是害。」如今的悲劇,是父母親手造成的。孩子就是一棵樹苗,父母慣他什麼樣,他就長什麼樣。事實上,無論社會怎樣進步,父母都不要忘記有理智地教育孩子;無論工作多忙,也不要忽視對孩子人格和道德素質的培養。孩子有一個好心地,才會有一個好未來。

在家庭中,孩子所受到教育應該說都是來自一個合力,也就是父母長輩多方合作的整體效應,全家取長補短形成的最佳合力。父母雙方教育孩子的態度要一致,需要嚴時就得嚴,需要寬時真正寬。每位父母都應該是有嚴有慈,集嚴慈于一身。其實,這就是說,教育孩子要理智,而不要感情用事。

當然,在孩子面前,父母也應該表現得恩愛一些,當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孩子就會感覺到父母的合力。正如一位家長所說︰「為了讓孩子感受來自家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有時有必要在孩子面前展現出父母恩愛、甜蜜、幸福的一面,在孩子面前只要不是太過分的親密動作就行,讓孩子覺得父母恩愛,這個家就是幸福的。」這樣,就不會出現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互相數落對方不是的尷尬場景。

遺憾的是,生活中總有一些父母,經常會對身邊的另一半說不太友好的話,而此時孩子也在旁邊,就看在眼里,當然也會放在心里。更有的父母,為了一點雞毛蒜皮小事,當著孩子的面就大吵甚至大打出手。要知道,他們在平時為了教育孩子,花再多的錢也一點都不在乎,而此時此刻,竟然一點也不在乎孩子的感受。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最新章節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全文閱讀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