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 第四十三章

作者 ︰ 張振鵬

實際上,小孩的回答才是最好的回答。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只來+因為他已經把後一個新問題化歸為先前已能解決的問題了,這正是數學家思維方法的一個特點︰不直接對問題進行「攻擊」,而是對它進行變形、轉化,化歸為已經解決或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對于科學研究來說,這種思維方法是非常有用的。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小孩的這種思想常常遭到成人的否認。在學校里,學生發現的解題方法因為太過繁瑣也許會得不到教師的肯定,許多教師愛說的是︰「你這個方法太麻煩,應該用老師講的這個辦法。」殊不知,時間一久,學生的想象、探索、創新能力就被扼殺了。從此,他不再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等待老師告訴他「最好」的方法。

其實,在生活中父母要想培養孩子的想象力是很方便的。父母可以經常給孩子提一些「開放式」的問題,讓孩子用多種答案來回答,就是啟發孩子的想象力的好方法。比如,爸爸在陪孩子看有關飛機的圖書時,就可以問孩子︰「你能想象未來的飛機是什麼樣的嗎?如果讓你造一架飛機,你會怎麼造呢?會造出怎樣的飛機呢?」

孩子在思考和回答的過程中,定然會充分地發揮其想象力。♀在問題中,父母可以一步一步地啟發孩子,讓孩子在自由的想象空間里馳騁。不過要注意,父母一定不要輕易打斷孩子或者否定孩子的想法,否則,孩子的興趣一下子就無影無蹤了,更不用說想象力了。

另外,還可以鼓勵孩子畫畫,畫畫是啟發孩子想象力非常好的方法之一。

菲菲剛剛學會了折紙,她用心折了一個小兔子貼在紙上,高高興興地拿給媽媽看。這時媽媽問︰「菲菲,小兔子生活在哪里啊?」菲菲想了一會兒,揚著小臉說︰「生活在草地上,我要畫一片草地。我還要給小兔子畫一座小房子,它們一家人都生活在那里。」

接著,菲菲給小兔子畫了一個漂亮的房子,還有綠草地、美麗的小花。接著媽媽又說︰「好漂亮的家啊!小兔子一定會很喜歡的,可是,你知道小兔子吃什麼東西嗎?」

「它最喜歡吃胡蘿卜,我得給它畫些胡蘿卜!」菲菲高興地繼續畫著。♀畫完後她看了看自己的玩具,又在紙上給小兔子畫了一些玩具,然後,又畫了小兔子的爸爸、媽媽、朋友……菲菲開始設計出越來越多的東西。原本只貼了一只小兔的白紙,現在花花綠綠的漂亮極了。菲菲看著自己創作的畫紙,開心地笑了起來。

可見,孩子的想象力是無處不在的,孩子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傾訴欲,稍微遇到新鮮的事情,便會興致勃勃地告訴父母。父母其實不需要做太多的事,只要開放自己的思維,放開孩子的手腳,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教子小貼士︰

人類的發明,都來自大腦。大腦,就像一個「沉睡的巨人」。所以,天下的父母要用心幫助孩子開發大腦,當這個巨人醒來之時,正是即將成功之日。不過,在有的父母看來,孩子自認為新奇的東西,有些並不新鮮,有些屬于一知半解。不僅如此,他在描述這些想法的時候往往還夾雜著差錯和偏見。但是,父母不要為這些小差錯就去打斷孩子。有些父母還會諷刺說︰「你知道的可真多!」其實,這些都會使孩子想象的翅膀折斷。

人只有張開想象的翅膀,才能有勇氣打破事物原有的模式,創造出新的事物。所以,當孩子擁有奇妙的想象後,父母應該學會愛護孩子的想象力。這樣,一個個動人心弦的主意才會產生出來。

鼓勵孩子探索新事物

探索力是一個人發展的智慧泉源,也是促進潛能發展的原動力。探索力可以將無用的知識變成有用的,可以使孩子更聰明。都知道智力受先天的影響比較大,而探索力卻可以借後天的訓練加以激發。

當孩子拿起剪刀,將桌布剪了個小洞;拿起媽媽的口紅,在牆上畫些美麗的圖案時,你是痛斥還是鼓勵?破舊的桌布可以換,涂花的牆可以重新粉刷,但孩子的探索力如果被抑制了,就很難彌補了。

對于孩子來說,這個世界是多麼神奇啊!面對這個未知的世界,他什麼都想去嘗試一番,他什麼都想知道。當他還不會說話的時候,會東模模、西看看、什麼都往嘴里塞;到稍微大一點了,就開始弄壞玩具,撕壞東西;會說話時,就開始不停地問「為什麼」。

這都是由于好奇心的驅使,父母該如何面對孩子「強大」的探索精神呢?是要培養一個充滿創意和想象力的孩子,還是要一個呆呆的、懶惰的孩子?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父母的引導。

放手讓孩子去探索,這里有個很經典的「吃生餃子」的故事。

當什麼都不懂的孩子,抓起桌上剛包好的生餃子就要往嘴里送時,在一旁的大人一般都會阻止他們。但是,有一些父母則不然,他們絲毫沒有要阻止孩子的意思,而是「眼睜睜」地看著孩子把沒法吃的生餃子送進嘴里,然後又看著孩子把餃子吐出來。

這些父母明白,孩子只有親身體驗到生餃子不能吃,才會總結出經驗,以後不做類似的事情。「吃過一次,他就知道不好吃了。」這些明智的父母這樣說道。

其實,通過親身實踐和親身體驗得到的直接經驗是很寶貴的,相比于機械記憶的間接經驗,直接經驗更能被孩子所掌握,並內化成個人能力的一部分。當然,父母可以阻止孩子吃生餃子,一邊阻止,一邊向孩子講述生餃子不能吃的原因。但是,這遠遠比不上讓孩子親自嘗試一下來得印象深刻。

父母要知道,孩子一生要走的路很長,不可能每次都在他要「吃生餃子」的時候出現在他身旁。所以,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多去探索、嘗試,因為能力的培養是依靠經驗的累積。孩子體驗越早,經驗越多,能力也就越強。

孩子生來就有一種學習和探索的**,好奇心促使他一次又一次地嘗試自己感興趣的每件事,直到他掌握為止。有人說,孩子是年輕的科學家。因為,孩子往往喜歡自己動手做事,並在做的過程中尋找答案。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最新章節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全文閱讀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