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 第六十三章

作者 ︰ 張振鵬

遺憾的是,如今許多孩子只想吃好的、穿好的,什麼都想要父母順著他,總覺得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從來不知道感恩。♀尋找網站,請百度搜索+稍有不稱心,就會大發脾氣,好像父母欠他的,難怪有人說︰「孝子,孝子,孝敬兒子。」

重陽節那天,《解放日報》記者進行了一次隨機性的街頭調查。結果顯示,多數被訪的年輕人不知道當天是重陽節,有的知道重陽節,但不知道重陽節與敬老之間的關系。

有機構就親子關系及孩子尊老敬老的行為習慣,對100名學生做了一次測驗,測驗結果不得不令人深思︰75%的學生回答不出父母的生日;82%的學生不清楚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準確年齡;23%的學生不知道父母的工作單位;46%的學生不了解父母的愛好;61%的學生不曉得父母最要好的朋友是誰;35%的學生在家里從不做家務,自理能力很差……

調查表明,現在的孩子缺少的正是孝心!時代在發展,尊老敬老的美德也應該發揚,並不斷賦予新的內容。♀但為什麼孝順這一美德在孩子的身上找不著影兒呢?

實際上,孩子的孝心需要父母來培養。但是,因為今天很多家庭的教育錯位,導致了孩子孝心的缺乏與弱化。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孝心呢?

第一,給孩子做榜樣示範。

古時候有個少年叫孫元覺,他心地非常善良,對長輩十分尊敬。可是,他的父親卻對祖父極為不孝順,看到老人年老多病,就很厭煩。

一天,孫元覺看到父親把祖父裝在一個土筐里,要推到山溝里扔掉。孫元覺放聲大哭,跪在父親面前哀求,父親不理會,硬是推著小車上山去了。元覺在後面跟著,邊哭邊喊,但也攔不住。♀到了山溝里,父親將祖父連筐一起扔到了地上。父親正要轉身推車回家時,元覺卻哭著把父親扔在地上的土筐拾了起來,放在車上。

父親說︰「那個土筐咱們不要了!」說著,就要把那土筐給扔掉。

元覺連忙阻攔說︰「不,別扔,我有用。」

父親不解地問︰「有什麼用?」

元覺一字一句地說︰「將來等你也像祖父那樣老的時候,我就用它來裝你,也把你扔到山溝里。」

父親一听,大吼道︰「哎呀,你是我兒子,怎麼能說出這種無情無義的話來?」

元覺說︰「父親,您就是我的榜樣。你這樣對祖父,我也會這樣對你。」

所謂身教重于言傳,父母的表率是培養孩子孝心的最好方法。要孩子做到的,父母先要力行。如果身為父母,卻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又怎麼能期望孩子孝敬你呢?為人父母者,只有以身作則,時時處處孝敬老人,才能使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在心靈中播下孝心的種子。

第二,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孝心」訓練。

教會孩子同情人、關心人、體貼人、照顧人,並且要長期堅持。如對長輩應有禮貌,早上起床應向父母問聲「早上好!」出門上學應對父母揮手說「再見!」見到老師應說「老師早!」放學回家見了父母應打招呼「爸爸(媽媽)好!」父母下班回家,應說「爸爸(媽媽)辛苦了!」長輩給自己東西或替自己做了事,應道一聲「謝謝!」長輩病了,應主動問候,並能誠懇、主動地為病人端水送藥……

第三,尊重孩子,關心孩子的生活和成長。

父母絕不能用家長作風來替代對孩子的愛。父母對孩子的愛,不僅表現了一種親子血緣關系,更重要的是表現為一種責任。所以,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是愛的最高表現,也是最集中的表現。但是,父母對孩子的愛不能是無節制的溺愛,應該是智慧的愛。

第四,培養孩子的孝心,必須從小抓起。

要讓孩子從小明理,讓他知道,孝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沒有孝心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讓孩子知道媽媽懷胎的艱辛,知道父母的養育之恩。還要讓孩子知道怎樣做才算是有孝心。有孝心的孩子懂禮貌,會為父母分憂解難。

第五,培養孩子孝心應注意細節。

可以給孩子多講些古今故事,給孩子機會去行孝,因為真正的孝心要通過實踐去培養。平時,告訴孩子應該做哪些事,讓他分擔一些家務勞動,等等。慢慢地,孝心就會在孩子身上扎根。

是否懂得孝順父母,不僅表示一個人是否具備了做人的基本標準,也決定他是否能擁有幸福的生活。孝心是一切美德的基礎,沒有孝心,其他的美德就像空中樓閣一樣,只是一句空談。一個人如果連對父母最基本的孝道都做不到,那他的人生之路一定不會很平坦。

教子小貼士︰

「孝,其為人之本也」,只有懂得孝順父母、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所以,父母要教孩子學會感恩,讓孩子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孝敬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如果能教會孩子這些,他的生命就會因為學會了知恩報恩而變得更加美麗!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最新章節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全文閱讀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