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人生必定會經歷許多選擇,戰略制定亦如此。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發,搜索+你就知道了。
這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資源的有限性我們的資源永遠是有限的;二是外面世界的誘惑性外面的世界總是很精彩的。
取舍就意味著需要放棄些什麼。有時候,選擇「不做什麼」顯得更加重要。
二、戰略決策︰在資源與誘惑中取舍
先秦有一個特別有名的故事,說的是戰國時期魏國的著名哲學家楊朱。有一天,楊朱來到一個三岔路口,猶豫片刻後,突然放聲痛哭。旁人都覺得很奇怪。有一個位好心人上前詢問是否家中有變故。楊朱搖搖頭說,我是因為不知道該走眼前的哪條路。來人听了直搖頭,大呼不值。楊朱鄙夷地看了看這人,滿臉憂愁地說︰「你哪里知道,人生到處都是這樣的三岔路口啊。」這就是鼎鼎有名的「楊朱臨路而泣」的典故。
人生必定會經歷許多選擇,戰略制定亦如此。當我們運用戰略思維進行系統的戰略分析之後,我們會發現自己面臨許多選擇,而選擇的結果就是決策,這也是戰略制定流程中至關重要的一步。
《拿破侖傳記》的作者路易斯梅德林是這樣描述這位大人物的︰「他會同時掂量三、四種可能的方法,並努力設想出各種可能的結局,尤其是最糟糕的結局。這樣深思熟慮後得出的預見,通常能夠讓他為任何可能的挫折做好準備。他總是算無遺策。」
18世紀著名軍事家句色特說過一句透切的話︰「所有的作戰計劃一定要有幾個分枝,每個分枝都需要經過詳細的思考,在這些分枝當中至少會有一個是不會失敗的。」也就是說,我們其實可以規劃出許多選擇,經過詳細規劃的選擇必然有一個選項把我們引領向勝利。
戰爭需要決斷,我們在戰略制定中也總是面臨著取舍。這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資源的有限性,我們的資源永遠是有限的;二是外面世界的誘惑性,外面的世界總是很精彩的。取舍的同時也將意味著需要放棄些什麼。有時候選擇「不做什麼」顯得更加重要。
希特勒之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失敗,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戰爭狂人過于狂妄自大。他手下的很多將領看出了軸心國的最大破綻,他們認為最大的難題是,德國缺乏人力、槍炮、坦克、飛機和運輸手段等各種資源,無法實現希特勒所要求達成的目標。做出正確的選擇可以幫助我們高效地利用資源,我們每個企業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戰略學家邁克爾波特說︰「有所為,有所不為。企業常犯的錯誤就是他們想做的事情太多,他們不願意舍棄一些東西,不願意做出選擇。」
只有選擇對了正確的方向,才能選擇做正確的事情。許多大師一再強調︰做正確的事情比把事情做正確重要100倍!
哲學理論中的矛盾論很好地體現了戰略決策的思想︰
1.矛盾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並不是所有的矛盾都同等重要;
2.分清矛盾的主次和輕重緩急,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3.以主要矛盾為綱,綱舉目張。
導讀
戰略制定者在戰略失敗的時候往往會抱怨︰「要是你們這群笨蛋能好好執行我這完美的戰略,結果就會截然不同。」
戰略執行者回敬道︰「既然你那麼冰雪聰明,為什麼不能制定一個我們這樣的笨蛋也能執行的戰略呢?」
如果不考慮執行的話,任何戰略就只是一個沒有意義的思考、會議和寫作訓練。
三、把執行設計在戰略中
abb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巴內維克關于戰略與執行的一個說法,讓我至今記憶深刻。他說︰「成功=5(百分號)的戰略95(百分號)的執行。」
戰略和執行是如影隨形的,我們不能拋開執行談戰略。如果戰略與執行月兌節便成了空想、幻想,就不能稱其為戰略了。
通常人們談戰略管理,都是指戰略規劃,往往把執行分開來談。實際上,戰略管理包括兩大塊︰戰略設計和戰略實施。戰略思維、戰略分析、戰略決策毫無疑問都屬于戰略設計的範疇,而戰略執行並不是單純的包含在戰略實施里,它也是戰略設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個有效的戰略,要達到預期目標就必須執行下去,而只有在戰略設計的時候充分考慮了戰略的可執行度才能順利的執行下去。
關于戰略與執行,這里有個陷阱︰是先有戰略,再來配置資源努力執行,還是在制定戰略的時候就充分考慮戰略的可執行度?不言而喻,我們都會認同後者。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很多企業都會在不知不覺中掉進這個陷阱。我們經常在制定戰略的時候就忽略了可執行度的問題,直到後來才會發現問題,就去責怪相關部門的執行力度不夠。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