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 小戎 第二十四章 威震西戎

作者 ︰ wuli小星星

一回到政事堂,便看見公孫賈還是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嬴渠梁和景監一起拱手作揖,嬴渠梁道︰「中大夫久等了!景監此行不辱使命,凱旋而歸,與中大夫一起為秦國立下了大功啊!下次朝會,本公定為你等慶功。」公孫賈只是微微一笑,沒有作答。景監沉思片刻,道︰「此番出使魏國,感觸最大的便是山東諸國的文華物澤,遠非我秦國所能攀比。」嬴渠梁不禁也嘆了一口氣︰「景監所言甚是啊!我這些天閱讀山東名士的經典,無不彰顯我秦國之鄙陋。往小了說,本公想要求賢,老秦士子竟是寥寥無幾,不得不向山東六國伸手;往大了說,老秦人向來爭勇斗狠,只知戰場廝殺,卻不懂治國安民,如此下去,我堂堂華夏諸侯又與那草原上的戎狄胡人何異?」

嬴渠梁此話擲地有聲,公孫賈一拱手,緩緩道︰「君上所慮無不道理,只是文明之事非一蹴而就,老太師提出的先君新政,便是希望君上傳播文明。」听到這話,嬴渠梁又一次木訥了,先君新政這四個字算是最讓他糾結的了。一方面來說,理確實是這麼個理,如果秦國廢除新政,恢復舊制,順著孟西白那些老世族的意思,只怕邦國的危亡禍在旦夕;但另一方面來講,嬴渠梁也曾讀了些山東諸國的變法條文,先君新政與之相比,實在是相去甚遠。甚至可以說,僅僅只是其中的兩三成皮毛,就連楚國吳起半吊子的變法都比不上,如此不徹底改革,真能有多大見效嗎?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嬴渠梁是不信了,只好敷衍道︰「中大夫所言甚是,本公或操之過急了。」

車英收了君命,嬴渠梁賜給他符節、金印、佩劍,並去領了三千輕騎,便浩浩蕩蕩地向隴西出發了。一路上,騎士們顯得格外輕松,這倒也怪不得他們,畢竟是去手下敗將的地盤,又有什麼好畏首畏尾的?但車英斷然不敢這麼想,他知道這件事情一定要妥善處理,既不可訴諸武力,更不能鎩羽而歸。

差不多到了隴西諸部的地界,車英下令,全軍分為三撥。前軍五百人,跟著車英繼續前行;中軍兩千人緊隨其後;後軍五百人以防不測。

大馱部在這十二部中算得上是矮子里拔高了,因此其余十一部的頭領都帶著各自的人馬到大馱部集中。大馱族長見車英僅率五百騎前來,便笑眯眯地認定了這件事情妥妥的,應該不會出什麼變數。車英一個個地拜過了那些族長,還行了隴西胡人的禮節,更是讓那些族長心滿意足。

大馱族長笑道︰「特使客氣了。咱們隴西各族本就隸屬于秦國,幾百年下來,更是有不少秦人和戎人融合。只是某些族群不識好歹,非要行事乖張,咱們自是不能同他們同流合污。」此言一出,剩下的十一族族長幾乎全都附議,表示贊同。車英拿出那張羊皮紙,親自遞交給大馱族長道︰「族長請過目,諸位的聯名上書,君上和國府已經蓋下大印。」

正當車英同十二族族長愉快的交談時,場外果然出了事情。幾乎各部都有人不願意歸附,而率眾騎馬跑了,卻不料沒走出幾里遠,就看見清一色黑衣黑甲的秦國輕騎早就嚴陣以待。不需扯那襄公、穆公,單單是經過上次的戰役,他們便明白了秦軍的強悍,再加上他們大多都是散兵游勇,沒能擰成一股繩,更不敢發生正面沖突。

車英早就下令,為了保證和平解決,不到萬不得已,不得動用武力,因此那些騎士們倒也是客客氣氣地將他們轟了回去。還有些戎人見前一批秦軍剛走,便以為是鑽到了空子,沒成想車英還有後招,便是那五百人的後軍,哪里不對點哪里,soeasy。兩千五百名騎士幾乎將大馱族四周要道包圍得水泄不通。

「將軍!」一名士官突然闖進了大帳,車英向族長們揮手示意。士官道︰「將軍,各部都出現逃散事件,不過都被攔了下來。」一听到這話,十二族族長們便開始嘰嘰喳喳了起來。有些人是真的驚訝,有些則是在裝腔作勢了,他們自己還會不知道自己族里是怎麼個事?

族長們連同車英一並來到大帳外,卻見有不少人三五成群的在草地上來回游蕩、滿臉尷尬,旁邊則有秦國騎士看著。車英道︰「還請諸位族長清點一下族內的勇士,讓他們都出來列陣。」族長們只得照著做,不一會兒,上萬名戎狄勇士便聚集了起來。遲則生變,車英趕緊下令他們五十人為一個方陣,拉開間隔站列,然後又讓各族族長們依次一個一個下去點人數。點完人數,車英又不斷地讓他們變陣,總之就是不能閑著,也不能給他們商量的時間。族長都看得一頭霧水。

就算是這樣,還有些愣頭青的,居然集體掏出彎刀、短刀來,準備玩個魚死網破,卻被周圍幾個方陣的人給擋住了去路,行動速度大為降緩。該族的族長沒辦法,只好下令其他人前去制止。正在這時,布置在外圍的兩千五百輕騎也全數趕了過來,團團圍住。族長們這才明白車英的後招。

又有幾股亡命徒準備暴起,車英這回可沒讓族長們出馬了,而是下令所有秦軍騎兵進行分割,然後拔出寶劍。車英那威風凜凜的樣子,讓戎人耳朵里自動播放起一句畫外音︰大秦西亞!不少戎人見到車英的氣場,和他們的小伙伴一起驚呆了,殊不知他們早就逃不出去了。

車英親眼觀看了那些族長們處置企圖叛逃的族人,抓的抓、管的管,毫不客氣。各族族長又挑選出了幾十名代表,跟著車英返回櫟陽復命,車英見局勢已定,便以秦國國府的名義向各位族長問候道別。正當車英打算率軍班師之時,一支商隊卻攔住了他們。車英也知道他們沒什麼惡意,便面對面地交談了起來。這支商隊不同于胡人的馬隊,除了幾匹高頭大馬之外,更多的便是駱駝了,背上裝滿了貨物。且人數眾多,約模有一百來人,其中還有不少是帶著兵器的護衛,看樣子必有土豪。一位與其他人長相皆不相同的戎人翻譯站了出來,道︰「將軍,我們是月氏國的商隊。听聞貴國一舉肅清了義渠等部的叛亂,女王殿下決定恢復與秦國的商貿往來,還派遣了使節前往貴國國都。」一听聞女王二字,車英頓時……但即刻恢復了鎮靜。車英從小便是在隴西長大的,他也知道在隴西更西的地方有個月氏國,控弦之士二十萬,便是隴西三十六部加在一起也不過這月氏國一半強大,于是便下馬道︰「貴國王上此舉利于兩國往來,本將定親自護送諸位前往櫟陽。」

與車英接連的捷報相反,景監此刻卻收到了壞消息。原來,當初離開安邑的時候,景監也不放心衛鞅他們獨自前行,便暗中派了幾個人跟在後面保護。不想緋騎過于自信,結果帶錯了路,偏離了官道,走到荒郊野外去了。等到那些密探們來到的時候,正好發現一群野狼和地上的尸骨,本來他們也不信衛鞅死了,但是方圓幾十里找下來,活不見人死不見尸,才認定衛鞅凶多吉少。而當他們剛趕上車隊時,景監卻已經先行一步返回櫟陽了,無奈只好又晚了一步。

景監本來也不相信的︰「我不信!我活要見人,死要見尸,這才幾具白骨,你們便認定衛鞅死了,這也太任性了吧?」但還沒過稍許片刻,卻又如同變了個人似的,起身大吼︰「衛鞅,你……你騙我!你若真是經世大才,又怎可能是個路痴?衛鞅!你定是嫌棄秦國窮弱不肯來了,是也不是?」那些手下見景監突然如此瘋態,無不是同他們的小伙伴一起震驚了。

原來,景監也曾在竹簡中提起過衛鞅,雖然可能君上沒有引起重視,但畢竟是自己舉薦的人,若是就這麼沒了,成何體統?景監有火沒處使,吼道︰「且先不管那衛鞅了!你們再去探,最近可有入秦的山東士子?」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秦風 小戎最新章節 | 秦風 小戎全文閱讀 | 秦風 小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