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喜兒走過去,給大昌媳婦的杯子里滿上茶水,她感激地對著羅喜兒笑了笑,端起杯子喝了些茶水。
大昌媳婦放下杯子,又接著說︰「我那時見嫂子在咱們擺了攤子的第二天就沒有再去集市上賣了,心里很不安。可咱們都嘗到了甜頭,哪能就從此不做了呢,我娘家的嫂子是更加不可能同意的。後來,我听到村里人說,你們家是批給別人去賣,我才安心了些。嫂子,我真的不是有心想搶你們家的生意的。」
她停了一會兒,嘆了口氣又說道︰「唉,說實話,要是我能找到些別的活計,我都不想做這個小生意了。我是自個兒試過了才曉得,要掙這點錢,太不容易了,費工夫還費神。本來辛苦點也沒啥的,就是每天要是能賣得完,也還好說,要是賣不完,還不曉得要咋辦的好。為了這事,我跟我娘家嫂子都吵了幾回了。」說完,她自個兒就面露尷尬之色。
羅喜兒听了,心里一動,就開口問道︰「嬸子,你家是咋地處置那些沒賣完的豆腐花的?」
大昌媳婦更顯得不安了,竟忸怩了一會才答道︰「沒賣完的都留著,第二天再跟新做的豆腐花混著來賣。」
周氏幾個听了,面面相覷了好一會兒,周氏才說道︰「大昌媳婦,哪能這樣做的呢,這,這要是有人吃壞了肚子可咋辦呢?」
大昌媳婦先是愣了愣,然後垂下了頭,「唉,我開始也擔心這個來著,不同意的。就是我娘家大嫂一個勁地說,這鄉下人家,剩的飯菜啥的還不都是第二天熱一熱,照樣吃掉的,能有啥事。她死活不答應倒掉了。我說不過她,回家來我就想了個法子,把豆花桶子放涼井水里泡著,第二天早上提出來一聞,也沒壞掉,我自個兒還吃了一碗,也沒見吃出啥事兒來,就同意了。後來只要哪天有剩下的,就一直這樣混著賣了。」
羅喜兒搖了搖頭,不贊同地說道︰「嬸子,你會做豆腐花。你應該曉得,放了一天**的豆腐花,先不說會不會壞掉,但一定是不新鮮的了。人家來買豆腐花,就是圖個新鮮又女敕的。這味道都不同了,人家還能吃不出來麼,這估計也是你們家豆腐花後來不好賣的原因了吧。」
「就是。咱們會做豆腐的人,都曉得這個理的呀。你可不能為了節省這麼一點兒,就搞砸了自己的賣買了。你想想,人家要是吃過了一回覺得味兒不一樣了,還能再回來買第二回麼?換你,你也不會再回頭買了吧。」周氏也說道。
大昌媳婦沉默了好一會兒,才又抬起頭來,苦笑著說︰「嫂子和喜兒說得對,我是糊涂了。以為吃不壞人就行了。那我以後不能這樣混著賣了,賣不完,我就是倒掉或分給別人吃了都好,也不能壞了自個的生意。」
「嬸子,要是這樣做的話,你還不如不要做那麼多豆腐花去賣呢,一天只做幾十碗,肯定能賣得完的。」羅喜兒說道。
周氏點了點頭,說道︰「對。咱們一開始那會兒,閑集日子,只做五六十碗,趕集的日子,就多做了些,一百碗左右。都賣得挺好的。不過,那時就咱們一家在賣。後來咱們不在集市上賣了,也不曉得現在那里是個啥情況了。大昌媳婦,你要自個兒拿主意,看每天做多少去賣才妥當。」
「雙搶前,我看到集市上還有別的三家也在賣,加上咱們這一家,就是有四家在賣了。我娘家大嫂還說了農忙之後咱們要多做些去賣的呢,多賣一些就多一些收入。可依我看,這以後怕是一天都賣不出四十碗了呢。還多做,那不是剩得更多了。」大昌媳婦一臉發愁地說道。
羅喜兒見她一口一個娘家大嫂,心想,她這個大嫂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她怎麼還啥都听她大嫂的呢。不過,她可不能當面說這些話。
周氏听了,也是皺了皺眉,一樣地沒有說什麼。畢竟她們是外人,可不能插手到別人家的家事中去了。
周氏母女都不接話了,大昌媳婦便又問道︰「嫂子,喜兒,那你們有沒有啥好的法子幫幫我,看能不能補救一下的呀?現在集市上的人都不怎麼過來咱們的攤子問了。我也不是說要賣很多,就是當天做出來的能賣掉就行了。」
周氏和羅喜兒都搖了搖頭……羅喜兒心里清楚,如果還是由著她那個要貪小便宜的娘家大嫂說了算的話,就是再好的方法,也是不頂用的。
大昌媳婦一臉的暗淡,支支吾吾地,手指不停地纏著衣角,看著就像個憋屈的小媳婦,再無往日那潑辣爽快的樣子。
周氏看了心里就有些憐憫了,便向羅喜兒望去,這個閨女平時想法多,主意多,說不定就能想到啥能幫上忙的。
「嬸子,咱們也沒有好的法子。咱們在賣的那會兒,就是保證了每天的豆腐花都是新鮮的。咱們估計好了每天能賣出去多少就做多少,不會貪多了去。每次做的時候,也不能馬虎了事,都是用心地做,都是放足了料的。嗯,另外,在賣的時候,我也是記住了別人說的,要和氣才能生財。咱們幾個是一邊賣一邊多留意的,有啥不好的地方就改進一下。這後面也沒有別的了……說到底,這賣買的事兒還是要你自個兒做主,應該怎麼做,要做多少,要咋樣子去賣。不能听別人說啥就是啥。」羅喜兒以自家的情況為例子簡單地說了一下,最後那句才是重點。就看大昌媳婦以後能不能自己拿主意了。
大昌媳婦低著頭想了好一會兒。她也明白了自家豆腐花不好賣的原因在那里了。都怪大嫂貪心,想一天就賺到兩天甚至三天的錢,一天比一天做得多,賣不完了就留到第二天混著賣,而且,做新豆腐花時還偷工減料的,多摻水進去。在賣的時候,如果有人說她們家的豆腐花味兒不對啥的,大嫂還凶巴巴的損人家,一文錢還想吃到啥山珍海味呀。不放足料不新鮮不和氣,這哪一條不是在搞砸了自家的生意呀。也都怪自己,啥都听大嫂的,都讓大嫂來做主了。真是自作自受呀。如果不是四嫂和喜兒點醒她,估計還會一錯再錯下去吧,直到一碗豆腐花都賣不出去。
大昌媳婦想清楚了,才又抬起頭來誠懇地說︰「我曉得了。這都是咱們自個搞壞了自個的賣買。以後,我會按嫂子和喜兒說的那樣,看能不能挽回來一些生意來。真是謝謝你們的提點了。我今兒沒白來這一趟。唉,其實那樣子做,我心里也不太安心的,我當初咋就還能真的全都做了呢。這都是,都是我一直有那個想法,想著自己不會那麼倒霉的吧。呵呵。」說完,就自嘲地笑起來了。
羅喜兒想她是在說,她一直抱著僥幸的心理。以為不會有人吃得出來的。或者是一次兩次不會對生意造成太大的影響。
這事就談到了這里。大昌媳婦千恩萬謝的離開,一個勁地說以後要老老實實地做這個小賣買。最後,羅喜兒還請她不要對任何人說起,她是來她們家請教後才做了這個決定的。一來這算不上啥指教,大昌媳婦自個兒也曉得這樣子的做法不對。二來她想著這大昌媳婦和她大嫂估計會因為意見不合而吵上一番的,她可不想自家也卷了進去。大昌媳婦心里頭明白,也一再地保證不會對任何人說起今天談論的內容的。人家好心提醒了她,她怎能恩將仇報呢。
之後,周氏和大昌媳婦兩人之間的走動就多了起來。大昌媳婦本來就感謝周氏兩母女不藏私地提醒了自個,她按羅喜兒給的例子老老實實地去賣豆腐花,生意又逐漸地好轉起來。後面又相處多了才發現她人很不錯,並不像外邊有些人傳的那樣一肚子歪心眼子,所以更是念著周氏的好了。而周氏呢,只要人家對她好,她也會以禮相待的。大昌媳婦跟她娘家大嫂後來分開來賣豆腐花了。羅喜兒有次踫到她,听她說起了這些,就告訴她不一定非要在集市上擺攤,另找人流多的地方或挑著擔子沿街賣也能賣得不錯的。這些都是後來發生的事兒了。l3l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