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片花兒 第十一章鵲橋

作者 ︰ 劉心中

天還蒙蒙亮,趙子龍一個人坐在,離村莊不遠的山坡的大青石上,眺望著東方的地平線,冉冉升起的一輪紅日。最新更新:苦丁香書屋心中回想起昨夜的愉悅、**的天庭般的夢境……內心十分迷茫。馬路上的行人漸漸的多了起來,街市上的車名聲,賣小吃的叫賣聲,晨練人的喊嗓聲,熙熙嚷嚷喧鬧起來。這時,山腳下由遠而近走來了兩位女學生。前面的正是尚明珠,緊跟其後的是趙飛。

原來,韋紅從夢中醒來時,發現床上的陛下不見了。她急忙下床,穿好衣服滿院尋找,未見人影。心想︰「天還沒亮,他干什麼去了?」正在她心急如焚時,突見一張寫滿字的k4紙,平放在電腦桌的鍵盤上面。她趕緊拿起來仔細觀看。只見這k4紙上,高山流水式寫著是二十多個大字︰「我有早起晨練習慣,去村外的山坡上,呼吸一下山中新鮮空氣。勿念!」微紅看完,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嫻熟的收拾起了昨夜翻滾的床上用品。不大工夫整理完畢,然後,她開始忙活起了早餐。早餐剛做完呢,趙飛醒了不見爸爸……哭著要爸爸,韋紅忙叫醒明珠,讓明珠領著趙飛到小青山叫子龍叔叔回家吃飯。

大老遠趙飛就大聲叫︰「喂!老爸,阿姨叫你吃飯了。」趙子龍這才從天庭回到20112。他急忙應聲,說︰「知道了。」趙飛小跑著來到爸爸眼前,用手拍打著趙子龍的**,哭喪著臉說︰「爸爸,你昨晚上睡哪里了?你急死我了。」趙子龍微笑著對女兒說︰「爸爸,昨天睡在客廳的大沙發上,天剛亮我就到山坡上晨練。」明珠說︰「叔叔,我們回家吧!早餐媽媽做好了,我媽媽等我們吃飯呢。」

「好!我們就快點回家。」趙子龍說完,三個人急匆匆的趕回家。韋紅早已把煮好的涼面盛好,放在餐桌上。她見三個人笑容滿面的走進家門,便大聲說︰「你們三人快洗漱去,洗完了好吃飯。吃晚飯我們去織女洞。」明珠和趙飛一听去織女洞玩,高興地連蹦帶跳。不多時,吃完早餐,趙子龍洗刷碗筷,韋紅給孩子們準備爬山用品,衣物,礦泉水、隻果、照相機等。韋紅又打電話安排好上班的工人。這才開車拉著她們出了家門。汽車來到城南的京華加油站,韋紅下車加滿了油箱,趙子龍趕緊走上前付了油錢。韋紅興高采烈地開著車,放著《山路十八彎》歌曲,向著大賢山織女洞飛去。

大賢山在沂源城南26公里。汽車大約飛馳了40分鐘,她們來到了美麗的大賢山腳下。韋紅一邊給趙飛和明珠照合影,一邊給我介紹著美麗的大賢山織女洞的故事……

「沂源縣燕崖鄉牛郎-織女旅游區。大賢山海拔532m,面積約4.5km2。這里山上重巒疊嶂,懸崖如削,巨石嵯峨,松柏森列,百鳥翔集,風光旖旎。山下沂河如帶,勢若游龍。織女洞位于大賢山東北麓。

《沂水縣志》雲︰「縣西北百三十里,沂水經其東北崖畔,有織女洞,臨沂水,高峻險絕,莫敢俯瞰,轉眺西北一瀑飛來,勢若游龍」。織女洞就建于這一40多米處懸崖絕壁上,洞口是二層樓閣式古建築,青磚灰瓦,朱門綠窗,構思維妙,精巧玲瓏,門楣上鐫有「織女仙洞」四字,遠遠望去,若空中樓閣,縹緲在雲霧之中,透出古色古香的風韻。織女洞的圍岩為寒武紀砂質灰岩,下有古老片麻岩呈整合形式接觸。洞因溶蝕作用形成,高約8m,寬7m,深10m許。洞中有洞,左右相連,西北有一小洞,內有一石鼓,敲之有聲,音韻深沉。左側有石磚砌成的織女梳妝台和寢室,並塑有王母、織女彩色塑像各一尊。洞壁前置有一圓窗,織女憑窗而坐,含情脈脈,與牛郎廟隔河相望。洞內還保存宋、清石碑數塊,碑面返潮,可準確預見三日必雨。

一是以織女洞牛郎廟為代表的愛情文化人文資源,是國內唯一一處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主題的古建築遺址。二是以神清宮為代表的道教宮觀古建築資源,具有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蘊。神清宮建于宋代,佔地4200m2。院內有千年赤松,碑碣林立,清古幽雅。三是以大賢山、青牛山、白馬河為代表的自然生態資源。大賢山海拔252米,面積約4.5平方公里,建有唐代迎仙觀、老子廟堂,院內有中國唯一一棵「葉籽銀杏」。10余公里白馬河將神清宮、黑虎泉、織女洞等景點連在一起。青牛山海拔695米,面積2平方公里,建有女乃女乃廟、三官廟、南天門等古建築。

洞外右側有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邑人王松亭題、雲溪居士書《登織女台》詩碑,字體俊秀流暢,其詩雲︰「高盤石磴赴仙關,洞口如逢列宿還。仿佛星河垂碧落,依稀牛女降人間。縱知機杼此中有,那信鵲橋渡後閑。我欲乘槎誰接引,客星高听水潺潺。天孫台上望仙樓,危檻平臨景物幽。山徑南隨林麓轉,沂河東折古今流。泉溪聲急晴疑雨,松柏風寒夏亦秋。但于此間得少趣,尋源何事問牽牛」。織女洞口南側天然峭壁上,還刻有光緒二十一年、長白錫元手書「鐘靈毓秀」四個大字,高約4m,寬約1m,字體蒼勁有力,古樸大方。利用「織女圓窗」和「織女鏡」看日出,並通過反射原理,將東升的陽光引入洞穴,堪稱一絕。織女洞是全國唯一一處以牛郎—織女傳說為題材的古建築遺址,在國內同類資源中具有壟斷性。山下沂河猶如天河,位于沂河東岸的牛郎廟與織女洞隔河相望。此廟始建成于明萬歷七年(1579年),系二層樓閣式建築,青磚碧瓦,彩繪斗拱,清幽別致。廟內塑有牛郎及其子女像,旁臥金牛塑像一現已圯毀為廢墟,只有10余塊碑碣尚存。織女洞和牛郎廟是我國影響最大的民間傳說型古建築遺址,因此被專家稱為「中國愛情文化源地」。它選擇西高東低,沂河縱穿並把二者分開的自然山水環境,以建廟為形式,形成兩對景,以附會牛郎、織女傳說文化內涵,之奇、之絕、之妙,堪稱世界奇觀。織女洞南有古銀杏樹兩棵,高大挺拔,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其中一棵樹桿高16m,胸圍3.35m,樹冠覆蔭196m2,尤其稱奇的是有20%的果實結在葉片上,極為罕見,被人們稱為「葉籽銀杏」,在全國只有這一株,有專家研究認為它是一種植物返祖現象。

天孫台上望牽牛︰織女洞在中國大地乃至整個華人世界,關于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不知已經流傳了多少年多少代。生活在人間的牛郎織女與天上的牽牛星、織女星一一對應,讓講故事和听故事的人們睹物生情,浮想聯翩,幾乎確信了所有的故事情節,而忘記了它原是人類創作的神話。

沂源縣燕崖鄉大賢山上,有一處始建于宋代的關于牛郎織女的實物遺存——織女洞。相傳當時有人路經此地,听到洞中隱隱傳出喳喳機杼聲,感到十分神奇,隨後祀織女塑像于洞中;與織女洞一河之隔的對面村子里,自明代就有一座牛郎廟,與懸崖峭壁上的織女洞相得益彰,遙相呼應。據說這一類景觀在國內只此一處,因而被新聞媒介稱做「中國旅游資源中的絕景」。1997年公布為淄博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沂源縣人民政府立石質標記。

燕崖一帶在1944年沂源設縣之前,隸屬沂水縣。舊《沂水縣志》記載︰「縣西北百三十里,沂水經其東北崖畔,有織女洞,自頂至麓古柏森列,逶迤三四里,舊志名鳳凰山。山有織女洞,臨沂水,高峻險絕,莫敢俯瞰。轉眺而北一瀑飛來,勢若游龍」,織女洞的佳麗風光躍然紙上。

自沂源縣城南行10余公里,便到了綠色植被覆蓋下的大賢山東北麓,但見巨石嵯峨,懸崖如削,松柏倒掛,一派旖旎風光。沿山路上行片刻,右側山崖邊有一處小巧的的山門,便是織女洞的院門。門樓內石灰牆壁上,書有唐代詩人杜牧的七言絕句《秋夕》,導引游人步入歷史與神話交織而成的時空隧道︰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走進織女洞院門,抬眼望去,左側懸崖峭壁缺口處,有一處凌空的高閣前臉瓖嵌其上,下方便是織女洞口。織女洞內部是一座朱門綠窗、青磚灰瓦的二層樓閣,洞高8米,寬7米,長約10米。洞中存有古碑數塊,年代最早的可以上溯到宋代。織女和王母的彩色塑像端坐在第二層上,左側設有織女梳妝台與寢室;樓閣第二層的前臉上,有一個上圓下方的窗戶,正可讓脈脈含情的織女臨窗端坐,與河對岸的牛郎隔河相望。

據文史資料記載,牛郎廟建于明萬歷七年(公元1579年),清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重修後始具規模。牛郎廟也是一幢二層閣樓式建築,青磚碧瓦,彩繪斗拱。殿內為牛郎和子女的塑像,旁邊是一尊臥著的金牛。院內古柏參天,清幽別致。如今牛郎廟早已坍塌,僅存遺跡。而牛郎廟所在地一個五六百人口的小村莊,就叫做「牛郎官莊」。崖上與山下,盈盈一水間的兩處建築,演繹了遙遠星空中銀河岸邊的動人故事,顯示了先人們獨有的匠心。「天空有銀河,地上有沂河」,這一天作地造之巧合,為牛郎織女的傳說增添了更加神奇的色彩。

大賢山一帶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早已聞名遐邇。歷代文人墨客多有登臨游覽者,留下許多詩文摹刻。在織女洞南面的天然峭壁上,鐫刻著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沂水知縣白錫元手書「鐘靈毓秀」四個古樸大方、遒勁有力、蓄意深邃的大字,高4米寬1米;洞口一側立有清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沂水人王松亭所題《登織女台》詩碑。其詩曰︰

高攀石凳赴仙關,洞口如逢列宿還。

仿佛星河垂碧落,依稀牛女降人間。

縱知機杼此中有,哪信鵲橋渡後閑。

我欲乘槎誰接引,客星高听水潺潺。

天孫台上望仙樓,危檻平臨景物幽。

山徑南隨林麓轉,沂河東折古今流。

泉溪聲急晴疑雨,松柏風寒夏亦秋。

但于此間得少趣,尋源何事問牽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片花兒最新章節 | 三片花兒全文閱讀 | 三片花兒全集閱讀